四年级上学期总复习PPT.ppt
《四年级上学期总复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学期总复习PPT.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过程方法关注价值取向关注旧知回生,2009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教材使用建议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冼颂华,数与代数(1)大数的认识(2)三位数乘两位数(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空间与图形(1)角的度量(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统计与数学实践(1)复式条形统计图(2)数学广角(3)数学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各知识点板块的前后衔接,大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下册),小数的深入认识(四年级下册),分数的深入认识(五年级下册),深化,迁移,学习方法推广,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下册),学习方法综合,小数乘法(五年级上册),综合、迁移,除数是两位
2、数的除法,多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部分学习方法推广,小数除法(五年级上册),综合、迁移,角的度量,角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下册),位置与方向(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五年级下册),应用,深化,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形的认识(一年级下册)四边形(三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五年级下册),应用,深化,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三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迁移和比较,部分学习方法推广,各知识点板块的前后衔接,各单元教学课时数安排(1)大数的认识(11课时,机动2课时)(2)角的度量(4课时,
3、机动2课时)(3)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机动2课时)(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机动1课时)(5)除数是两位的除法(15课时,机动2课时)(6)统计(3课时)(7)数学广角(4课时,机动1课时)(8)总复习(8-10课时)除去国庆假期和中秋假期,建议16周结束前(12月18日)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各单元教材讲解参考的结构安排(1)单元教学目标(2)前后知识点的衔接(3)相关的学科本体性知识(4)部分重点章节或例题的教学建议(5)部分习题的使用建议,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
4、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自然数及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定义。(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学生曾在二年级下学期认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本学期将先后认识并掌握亿以内数和亿级数的读写法。学习流程基本与以前一致。,旧人教版(课改实验版)与新人教版,在该知识点内容编排上的不同点:(1)旧人教版第七册要求掌握亿内的数的读写法,第八册要求掌握
5、亿级数的读写法;新人教版是将两项内容统一出现在第七册教材中。(2)新人教版除了要求掌握读写法,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12页第15题)。,相关的学科本位知识,所谓十进制计数法,其核心含义是:(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2)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简称逢十进一)。,教学建议一、建议没有教过新教材“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老师,可以翻查一下二年级下册,了解学生“学数”的认知过程。二、建议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放慢一下节奏,帮助、引导整理学生学习方法,然后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就能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三、通过读写数的学习,进一步培养数感。(1)直观感知、比较,并运用联想,知道所谓的
6、“大数”有多大。(2)了解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常量,从而加深对“大数”的数感。四、养成良好的读、写数习惯。五、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实用意义。,部分课后练习的教学建议(1)P15,例6的“做一做”。(2)用计算器计算的相应习题。,利用计算器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计算结果:(1)3 6=18 33 36=1188 333 336=111888 猜想33333333 33333336=?(2)1 9+2=11 12 9+3=111 123 9+4=1111 猜想12345678 9+9=?(3)1 8+1=9 12 8+2=98 123 8+3=987 猜想123456789 8+9=?(4)21 9=
7、189 321 9=2889 4321 9=38889 猜想7654321 9=?(5)*观察下面算式的特点,试着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并用计算器检验。71 79=5609 72 78=5616 73 77=562134 74=2516 29 89=2581 86 26=2236,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3)会在生活中寻找角的原形,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点的前后衔接(1)学生在二年级认识了线段和角,知道线段的基本特征是“直的”、“有长度的”;知道角有锐角、
8、直角和钝角之分,但只从形状上区分,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2)与直线、角有关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下学期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相关的学科本体性知识,(1)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角叫优角。(2)所有是15的整数倍的角度,均可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一)量角之前,养成先估计角度大小的好习惯。(二)在完成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在画角之前先明确要画的角属于哪一种角,进而可以准确地读取量角器上的读数。(三)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向学生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建议,END,习题一:分一分,下面的角是哪种类型的角?,习题二:分一分,下面的角是哪种类型的角?你是怎样分的?,部分课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学 复习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8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