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doc
《五年级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教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 肖像艺术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2、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3、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教学重点、难点: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自己画的肖像作品,让学生欣赏,讨论。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揭示课题:肖像艺术二、新课1、欣赏书上的肖像作品,说一说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2、学生讨论 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
2、世界。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三、猜一猜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四、画一画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画一幅半身肖像。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五、作业展评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画得好?第2课 画人像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3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二、新课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丽莎,凡高自画像等)三、探索 1、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这又与什么有关呢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
5、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画出几种常见的脸型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五、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画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画同学
6、。)六、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绘画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图片中路的宽窄、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
7、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2、讨论(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二、新授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3、欣赏,分析,讨论(1) 欣赏书上的绘画作品(2) 小组讨论由近到远产生了什么变化?4、画图分析,讲解什么是视平
8、线,消失点?三、指导学生作画1、先找到消失点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3、按近疏远密的、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小结、作业评讲展示优秀作业。提出你的意见或建议。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的: 1、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 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学生作品若干 。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若干花瓶图片,让学生欣赏,分析
9、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揭示课题: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二、新课1、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维鲁维斯的人 (1) 人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 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
10、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4、 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 用比例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准备。第5课偶戏教学目的: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
11、式,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教学过程:一、导入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2、讨论交流课前我让同学们了解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二、新课1、欣赏图片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
12、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生:(按组装饰小纸偶。)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根据内容制作一组布袋偶戏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生:(分工装饰小纸偶。)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
13、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第6课 提线纸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情感目标: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难点:形象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学习材料:师:学生优秀作品、演示材料等。生:彩纸、废旧材料、剪刀、双面胶、线绳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忆什么是偶戏?2、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你们还
14、记得么?今天老师请来了故事中的两个主人翁,谁能来操纵它们、并替他们配音,把故事用自己的创意再演一下。3、你们除了配音,都用了哪些动作来演?4、他们拿的属于什么偶?5、出示课题:提线纸偶二、新授:1、提线纸偶有什么特点?2、分别出示两个不同材料的作品观察:(1)、作品都用了什么材料?(2)如何巧妙运用材料的?(3)各部位怎样互相连接的?(4)还可以用什么材料?3演示作品中的不同折纸方法。4、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思考:(1)、作品巧妙用了什么材料制作?(2)、难点问题在哪?(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改进这些问题?(4)、提线怎样连接可以更灵活?5、交流汇报。6、讨论:(1)、观察你收集的材料应如
15、何巧用?(2)、你们组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偶人?(3)、如何用线连接控制偶人?三、 提作业要求: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进行表演。四、学生动手制作,师辅导。五、小结:1、展评作品。2、小组汇报表演。六、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废旧材料可以利用,请你试试看它们还能做成什么?第7课 动物的脸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
16、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教学难点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准备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欣赏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猫头鹰基本造型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画法配诗:褐墨点头部,接着画
17、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猫头鹰俱画成。画法步骤: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1、画动物的脸,也可以简单的加上身体。四、作业展评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小结学生作业的优缺点。第8课 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 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2、 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教学重点字的结构的掌握。教学难点字的结构。课前准备毛笔、宣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
18、课。二、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古代的象形文字,让学生猜一猜是些什么字?二、讲授新课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三、作业1、你打算用什么字体写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2、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四、小结作业评讲第9课飞天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飞天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飞天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
19、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教学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课前准备水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欣赏和思考: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三、小组交流: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飞天作品?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四
20、、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第十课 色彩的色相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3、学会色彩的调配。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难点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教学准备: 颜料,水,描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也是彩
21、色的,色彩的色相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学习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又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色彩的色相的。所有
22、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 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运用自己喜欢的色相,创作一幅色彩画四、展评师生共同欣赏学生的优秀作业。组织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学生作业,指出优缺点。第11课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水粉笔、调色盘,小水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7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