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doc
《煤矿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1背景1.1 国家要求针对目前国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2016年12月29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通知要求:“大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其他矿井应在“十三五”末完成”。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所要求的升级改造主要内容包括:(1) 传输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模拟量)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促进智能传感器发展。(2) 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
2、)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试验条件:形成完整的系统架构,组成设备的类型齐全;至少一台分站达到满载要求;交换机及接口的每个电口至少带载一台设备。试验加载方法:系统中不同类型组成设备均分别进行试验;试验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即系统传感、传输、显示、控制、执行的功能正常。(3) 推广应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推广使用架构简单系统以及激光、红外等低功耗传感器、自诊断型传感器,鼓励使用多参数传感器。突出矿井的采煤
3、工作面进、回风巷,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瓦斯传感器推荐使用激光、红外等全量程传感器。突出、高瓦斯矿井的回风隅角建议采用无线传感器。建议加装粉尘监测设备。(4) 提升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将采掘面传感器的防护等级由IP54提升到IP65。(5) 完善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系统实现分级报警,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续时间、瓦斯超限范围等,设置不同的报警级别,实施分级响应。各级别报警浓度值的设置可由煤矿企业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和实际情况决定。推行逻辑报警,根据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内在逻辑关系,实施逻辑报警,促进各类传感器的正确安装、设置、维护,监控系统的正
4、常使用,防止违法行为。具体逻辑关系可由煤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完善就地断电功能,提高断电的可靠性,并加强馈电状态监测。推行区域断电,可由煤矿企业根据井下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6) 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GIS技术的有机融合。多系统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采用井下方式。鼓励新安装的安全监控系统采用井下融合方式。在地面统一平台上必须融合的系统:环境监测、人员定位、应急广播,如有供电监控系统,也应融入。其它可考虑融合的系统:视频监测、无线通信、设备监测、车辆监测等。(7) 格式规范化系统主干网应采用工业以太网。分站至主干网之间宜采用工
5、业以太网,也可采用RS485、CAN、LonWorks、Profibus。“十三五”末应采用工业以太网。模拟量传感器至分站的有线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RS485、CAN;无线传输采用WaveMesh、Zigbee、Wi-Fi、RFID。系统改造后支持联网并按要求数据格式上传。(8) 增加自诊断、自评估功能实现系统定期的自诊断、自评估,能够预先发现系统在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自诊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1) 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及定义;2) 模拟量传感器维护、定期未标校提醒;3) 模拟量传感器、控制器、电源箱等设备及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4) 中心站软件自诊断,包括双机热备、数据库存储、软件模块通信。(
6、9) 加强数据应用分析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 伪数据标注及异常数据分析;2) 瓦斯涌出、火灾等的预测预警;3) 大数据分析,如多系统融合条件下的综合数据分析等;4) 可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分析工具对接数据。(10) 应急联动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可自动与应急广播、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的应急联动。(11) 提升系统性能指标1) 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20s;2) 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s;3) 备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由2h提升到4h,更换电池要求由仅能维持1h时必须更换,提高到仅能维持2h时必须更换;4) 具有双机热备自动切
7、换功能;5) 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0.5%;6) 分站的最大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实行分级管理,分别为2km、3km、6km。(12) 增加加密存储要求为有利于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对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信息应进行加密存储,采用如MD5、RSA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无法被破解篡改。(13) 方便用户使用、维护、培训软件界面友好,方便调用,强化帮助功能。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要求,我单位新一代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设备及监控软件均由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系统具有容量大、速度快、更稳定、更可靠、更
8、安全、融合深、改造成本低、安装维护使用方便等鲜明特点,在关键技术及功能、性能指标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完全满足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中所提出的传输数字化、抗电磁干扰、逻辑报警、分级报警、区域断电、自诊断、自评估功能等要求,部分性能及功能指标高于国家升级改造要求和同行业水平。1.2 煤矿在用系统现状山西华晋吉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樊家原村一带,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3341103746,北纬:354805355036。沿井田向东12km的县乡级水泥路即可与209国道相接,沿209国道向北约30km可达乡宁县城,沿209国道向南约15km可达河津市市区,与国
9、道108线及南同蒲铁路接运;井田向东直距临汾市110km,向南距运城市130km。交通条件较为方便。井田位于吕梁山南端,总体地形为中部高南北低,地形切割较为强烈,黄土冲沟发育,主要山梁走向为东西向,最高点在整合区北部的樊家原,标高843.2m,最低点位于西南侧黄河谷地内,标高387.0m,相对高差456.2m,属中山区。经过各大系统建设,吉宁煤矿已建设完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体情况如下:(1)环网情况:吉宁煤矿于2012年8月装备了一套常州天地公司生产的KJ95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地面中心站配备主备机各1台,一主一备,数据传输通过MT8000数据接口箱与井下分站连接通讯。本次监测监控系统升
10、级改造将新建设一套专用百兆级工业以太环网,来作为新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平台。(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吉宁煤矿于2012年安装并使用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KJ95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系统设备主要布置于煤仓、辅运巷、胶带巷、避难硐室、12采区,目前运行情况基本稳定。目前吉宁煤矿使用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系统累计运行5年,系统总体使用稳定,能够满足煤矿的安全需要,但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要求相比尚存在如下不足:传感器能够适用于采掘工作面应用场所,防护等级已达IP65要求,但取证时未按IP65等级要求进行检验;(1) 系统具有预警、报警功能,但未达到升级改造方案所要求的多级要求;
11、(2) 系统可接入瓦斯抽放、矿井压力监测、采空区监测等系统,但多网、多系统融合程度低,未实现井下多系统设备共缆通信,即井下设备级数据融合;(3) 部分性能指标不满足升级改造要求:1) 异地断电时间为2倍巡检周期,在煤与瓦斯突出等极端情况下不能快速断电,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2) 备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2h,不满足4h的指标要求;3) 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1%,不满足不超过0.5%的指标要求。(4) 无加密存储功能。(5) 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有待提高a) 传感器性能不稳定井下环境恶劣,湿度及粉尘大,甚至伴有腐蚀性气体,导致传感器电路、感应元件、接插件等容易氧化,接触不良,造成工
12、作不可靠。传感器在进水、受到振动和猛烈撞击时,输出数据会发生失真。井下狭小空间,存在复杂的强电场、磁场干扰源,导致部分传感器出现误报甚至不能工作。目前采用的传感技术落后,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传感器仍采用催化、电化学技术,导致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且存在零点漂移。部分传感器元件一致性差,检测易受干扰气体影响,测量精度低。b) 传感器供电不稳定AQ 6201-2006规定甲烷传感器到分站的传输距离不得小于2 km。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大,现场需要甲烷传感器到分站的本质安全供电距离已经超过6 km,距离远、线路上的压降及干扰增大,造成传感器无法正常启动,且存在频繁复位等现象。c) 传输线路易受
13、干扰传感器与分站之间采用2001000 Hz模拟信号单向无校验传输方式,抗干扰能力弱,易受传输线路干扰,且无法分辨。目前大多数安全监控系统的矿用传感器和分站的抗干扰设计考虑不充分,未从接口防护、布线方式等方面进行抗干扰设计和严格试验,且在技术方面,抗干扰设计与本质安全设计相互矛盾,这是目前传输线路易受干扰的内因。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测点多、分布广、传输距离长等特点,传感器到分站的距离从几十米到数千米不等,极易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主要包括:在井下狭小的空间内,本质安全型传感器弱电信号线与动力电缆多为平行铺设,形成一个耦合回路;大型电气设备启动和停止时会产生浪涌干扰;井下变频设备、大功率设备工作时会释
14、放强烈的电磁干扰,这些外部干扰会对信号传输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系统极易产生误报警,严重时通信中断,设备无法工作。d) 系统建设成本高传感器与分站之间采用2001000 Hz模拟信号,由于信号不能复用,所以每个传感器必须通过一条独立的电缆与分站进行信号传输,由于传感器的数量多,因此系统建设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大,增加了系统的建设成本。e) 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低目前大部分传感器外壳防护等级仍为IP54,无法满足采掘工作面等恶劣环境使用要求。(6) 系统硬件设备功能需要增加、指标需要提高。a) 系统内各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不足,需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
15、价等级为A;2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b) 电源产品的备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需要增加到4h。(7) 系统软件功能不完善a) 不能进行自诊断、自评估,不能进行伪数据标注及异常数据分析系统不具备自诊断、自评估功能,无法自动检测并提示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如:设备通信故障、设备内部故障、传感器探头故障、电源带载能力不足、数据库连接异常、软件通信异常等故障信息。而且也不能及时提醒用户对传感器进行标校、维护。b) 数据安全性较低数据库存储数据为明文存储,无法有效防止违规删除、篡改监控系统报警、断电等重要数据
16、。c) 图形展示功能较为简单不可导入CAD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进行等比例井下巷道图形显示。不具备煤与瓦斯突出报警系统不能进行实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诊断与预测,不能对掘进工作面应力变化、煤层瓦斯含量变化、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实时显示并预测预警,不能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8) 无井下融合功能,数据综合利用不足a) 监控系统目前仅实现单系统运行,无法实现与井下人员定位、矿井压力、瓦斯抽放等系统设备的井下数据融合,各系统需单独布线,重复设置井下分站、电源,电缆敷设工作量大、建设成本高,安装、维护复杂。b) 在紧急、危险情况下,不能与应急广播、人员定位、电力监测等系统进行应急联动;c) 系统没有实现
17、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GIS技术的有机融合。总之,目前吉宁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要求,需进行升级改造。1 升级改造技术方案1.1 升级改造原则及依据1.1.1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原则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本着架构简单、稳定可靠、低成本、低维护为出发点,以高水准、高质量、高性能价格比为目标,根据国家升级改造要求、煤矿实际使用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设计,保护用户投资。(1) 整体性原则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上至井上的系统主机,下至井下的传感器、执行器,各个设备在系统内相互配合、协调工作,从而完成系统的功能及指标,同
18、时需要考虑整个矿井的安全类监测系统在地面、井下的数据融合,即升级改造要有全局意识,要遵循整体性原则。(2) 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采用简单、成熟,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并且系统应遵守国内、国际上的规范、标准,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3) 针对性原则此次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内容较多,在满足国家升级改造方案及相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不同的系统提出了高于国家标准的性能指标,完成了多于国家标准的功能,高的指标、丰富的功能,是针对不同的需求而设计的,煤矿现场的升级改造需要针对自身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升级附加功能及指标。(4) 有效性原则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是为了
19、提高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在煤矿现场的应用范围,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所以升级改造后的监控系统要确保有效,提高其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确保监测准确、控制可靠,在保证系统有效性的同时,保证升级改造投资的有效性。(5) 易操作性原则针对煤矿工作人员的技术特点,提供先进且易于维护的人机界面功能,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快速工具。1.1.2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现行2016版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
20、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规划(2016)138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矿井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矿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6205-200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6-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
21、技术要求MT/T1008-2006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 矿用分站MT/T1005-2006 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 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 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 矿用网络交换机MT/T1081-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2007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22、GB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50581-2010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光纤总规范GB-T15972.15-1998 爆炸性环境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2010 矿井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209-1990 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全
23、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1.2 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完成情况1.2.1 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简介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新版AQ620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行业标准。系统基于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通信架构,采用分布式控制、多系统数据融合、即插即用、断线续传、电磁兼容、设备故障诊断等技术,对原有系统进行性能及功能大幅提升,部分指标超过升级改造要求及同行业水平。升级改造后,系统容量大、速度快、更稳定、更可靠、融合深、改造成本低,安装、维护、使用方便,适应于各类煤矿安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KJ95N 煤矿安全 监控 系统升级 改造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7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