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doc
《数学论文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论文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而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首先运用多媒体,优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为: 1、直观性原则。 初中生爱看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2、利用它可使数学课的导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俗直观,浅显易懂,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理论,通过学生的直接感知去理解知识。 2、承上启下原则。 数学课的引入要成为联系旧知识的纽带,体现数学知识内在结构的连续性及数学思想的先进性。而多媒体具有连续移动屏幕,简洁明了,操作简单的功能,利用它可增加导入知识的科学性,容量大,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益,优化了导入艺术。 3、趣味性原则。 导入数学课要寓趣味于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导入直线时,只简单用语言描述“直线可以想象为黑板边无限伸长。”学生会觉得乏味,空洞。但利用多媒体的几何作图功能,进行旋转缩放,会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观察中引起
3、求知的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多媒体具有强大的音象等功能,也能使导入自然,趣味横生。 其次为运用多媒体,优化导入的常用方法。 一、归纳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是通过对一类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这是数学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如传统教学,一只粉笔一个黑板,会占去板面大部分空间且不能移动。但利用多媒体,会省时,省力,增加容量。也便于学生比较观察。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时,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1)(X+1)(X-1)=?(2)(X+2)(X-2)=?(3)(a+1)(a-1)=?(4)(2a+b)(2a-b)=?(5)(4+a)(4-a)=? 然后点击出答案并用不同色彩
4、引导学生比较等号左右的特点,通过归纳猜想的方式导出平方差公式。这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导入省去了教师无用的劳动时间,紧凑了教学结构,也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发现的能力。二、悬念激趣导入法。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 -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c/a= -4/3,所以X2=-4/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论文 运用 多媒体 优化 数学课 导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7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