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管理制度.doc
《危险源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管理制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源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控制作业活动中由于人、物和环境因素所带来的伤害,使公司内的危险源(点)得到有效管理,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生产作业场所。3 定义3.1危险源(点):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在企业里指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部位。3.2重大危险源(点):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2、临界量的单元。4 职责4.1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作业场所中危险源(点)的控制和管理。4.2安全部负责对重大危险源和各单位作业活动中三级以上危险源(点)的控制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5 管理内容5.1公司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范围l煤气区域,包括煤气的产生、回收、输送、贮存、使用区域。l氧气的生产、贮存、输送、使用区域。l液体天车、锅炉、压力容器。l贮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区域和仓库。l吊运熔融金属(铁水、钢水)的区域l铁水、钢水生产区域。l各配电室5.2危险源(点)风险评价等级和分类根据发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划分危险评价等级,把危险源(点)共分为四级:l 一级危险源:事
3、故发生潜在可能性很大,并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l 二级危险源: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较大,并较难控制,容易发生伤亡或多人受伤的区域或作业。l 三级危险源:虽然导致中、大事故可能性较小,但事故经常发生或潜在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的区域或作业。l 四级危险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区域或作业。5.3危险源(点)控制管理5.3.1 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的管理要求5.3.1.1各单位要建立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管理制度,各类警示标志齐全。5.3.1.2制订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事故紧急处理与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7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