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doc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doc(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其他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石。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八年制人体解剖学把两者结合了起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形态学课程。学习人体解剖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形态与机能相关,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进化发展和实践第一的观点来观察、学习和阐述人体结构。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结合学生亲自操作,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解剖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体各部分
2、的基本结构、形态、位置、层次关系;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术语,结合原版教科书学习部分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采用文字、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中以统编教材为主,其它教材包括原版教科书为辅,以学习者为中心,带问题进行实习研究、实际操作。讲座与自学相结合。各教学手段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和时数 本课程课内学时,其中讲课50学时,实习40学时。另外安排专题讨论18学时,总课时学时。讲授内容讲授时数实习时数绪论4 胸部44腹部68盆部及会阴21背部21下肢34上肢66头部55颈部55周围神经小结11中枢神经系统 105讲评及测验2 专题
3、讨论 18 第一章 绪论教学时数 理论4学时教学内容 一,概述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与医学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术语人体的解剖学姿势、轴、面方位及运动术语二,运动系统总论骨学总论骨的分类;骨性标志;骨的构造关节学总论关节的分类;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的形态和运动肌学总论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肌肉的附着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三,内脏学总论内脏的一般构造;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管、消化腺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殖系统概述;男、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功能特点四,脉管系统总论心血管系统概述(组成、功能)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动脉、
4、静脉的结构和配布特点淋巴系统概述(组成和功能)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概述第二章 胸部教学时数 理论4学时 实习4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二,胸壁胸椎、胸骨、肋的基本形态胸壁的关节及运动、胸廓的组成及整体观胸壁层次结构乳房的位置及形态构造、血供和淋巴回流胸壁的肌肉(名称及作用)胸壁的血管分布 胸神经前支分布概况及其皮支的节段分布肋间隙肌肉、血管和神经的位置关系胸廓内动脉三,膈膈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裂隙和薄弱区及腰肋三角和胸肋三角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裂孔的位置及穿行结构膈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四,胸腔和肺胸膜、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及胸膜
5、顶的毗邻胸膜隐窝及其临床意义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肺门、肺根、肺韧带及肺门的位置关系肺与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五,心和纵隔纵隔的境界、位置、分部心的位置、毗邻、外形及内腔结构心传导系的位置、组成及功能心包、心包裸区、心包腔、心包横窦和斜窦及其临床意义心和心包内的血管、神经心瓣膜位置、体表投影及听诊部位上纵隔主要器官和结构的排列关系后纵隔内以下结构的位置及其毗邻主动脉弓与动脉导管三角左、右支气管食管胸部胸导管主动脉胸部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胸交感干纵隔左右侧面观的主要结构 纵隔间隙和淋巴结第三章 腹部教学时数 理论6学时 实习8学时教学内容一,(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二,腹壁腹前外侧壁层次结
6、构腹前外侧壁浅层结构腹前外侧壁肌肉(位置及作用)腹前外侧壁血管、淋巴及神经腹股沟区、腹股沟三角、腹股沟管构成精索的组成及位置阴囊的形态、构成睾丸、附睾的位置、形态功能及构造三,腹膜和腹膜腔腹膜被覆脏器的情况腹膜形成的结构腹膜腔分部四,腹腔脏器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及毗邻胃的韧带与网膜胃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十二指肠各部及其毗邻,十二指肠的血管肝的位置形态、毗邻,韧带与膈下间隙、肝门与肝蒂胆囊与肝外胆道胰的位置、毗邻和血管脾的位置及毗邻,脾的韧带和血管空肠和回肠的位置、形态特点、血管、淋巴和神经盲肠与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血管及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形态特征、位置与毗邻、血管和淋巴肝门静脉组成、毗邻、结
7、构特点、属支及收集范围肝门静脉和腔静脉间的吻合及临床意义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被膜肾门、肾蒂和肾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肾的额状切面所见结构输尿管腹部(位置、毗邻、血管)肾上腺(位置、血管)五,后腹壁后腹壁肌肉位置及功能腹主动脉(起止、分支、分布)下腔静脉(组成、位置、属支)腰丛组成、位置、分支分布腰交感干腹壁淋巴结第四章 盆部及会阴教学时数 理论2学时 实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二,盆壁髋骨(髂骨、耻骨和坐骨)的基本形态结构骨盆的组成、功能、大小骨盆分界线、性差及骨盆的测量标志骶丛组成、位置及其分支分布盆部筋膜间隙、肌肉和盆膈盆部血管、神经及淋巴(髂总、髂内动静脉,骶交感干、
8、上腹下丛、盆丛)三,盆内脏器直肠的位置与形态、毗邻、血管、淋巴和神经膀胱的位置与形态、膀胱三角、血管、淋巴和神经输尿管盆部、壁内部前列腺的位置、毗邻、形态及功能输精管、射精管及精囊腺子宫的位置、毗邻、形态、韧带和血管、淋巴和神经子宫附件(卵巢、输卵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和血管)阴道位置、毗邻和形态四,会阴肛区及肛管的位置及粘膜面的结构特点、毗邻关系坐骨直肠窝尿生殖区及会阴浅、深隙阴茎的形态、构成男女尿道的形态特点、分部、弯曲、狭窄及开口部位女阴第五章 背部教学时数 理论2学时 实习1学时教学时数一,(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二,浅层结构三,深筋膜及背肌背部主要肌肉的名称、位置及功能血管和神经四,脊柱
9、脊柱的组成脊柱整体观及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椎骨的连结椎间盘的形态、构成、功能及临床意义五,椎管及其内容椎管构成脊髓的被膜、血管第六章 下肢教学时数 理论3学时 实习4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二,下肢骨下肢的测量、力线及颈干角下肢重要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下肢骨分部、组成、排列及基本形态结构下肢骨的骨性标志三,臀部浅层结构髋肌后群名称、位置及作用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下孔和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髋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血管与神经支配髋周围动脉网四,股部浅层结构(大隐静脉行径要点、属支及收集范围;腹股沟浅、深淋巴结)阔筋膜、骨筋膜鞘髋肌前群、大腿肌名称、位置及作用肌腔隙与血
10、管腔隙股三角构成、内容 (股动脉、静脉、股神经位置排列、主要分支)股鞘、股管构成收肌管构成、内容闭孔血管神经束坐骨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五,膝部窝的组成及其内容膝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血管与神经支配膝关节动脉网六,小腿小腿肌位置、层次及作用小隐静脉行径及收集范围胫前、后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深、浅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七,踝和足足背动脉踝管及其内容踝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足弓的组成及功能第七章 上肢教学时数 理论6学时 实习6学时教学内容一, (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上肢的测量、轴线及提携角上肢重要血管和神经干的投影二,上肢骨上肢骨分部、组成、排列和基本形态结构上肢骨
11、的骨性标志三,肩部与腋腔胸肌名称及作用腋腔结构及内容腋动脉分段及其毗邻腋淋巴结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和流向 臂丛及主要分支上肢带肌名称、位置和主要作用三角肌区及肩胛区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喙肩韧带肩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血管与神经支配肩胛动脉网四,臂部臂前区浅层结构(头静脉、贵要静脉、皮神经)臂肌分群及作用肱动脉分支分布臂部主要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分布)五,肘部肘前区浅层结构肘窝构成、内容肘后区结构肘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血管与神经支配肘关节动脉网六,前臂前臂肌分群、排列及作用前臂前、后区血管神经前臂骨间的连结七,腕与手腕前区血管神经、 腕管构成
12、、内容手肌分群位置及功能手掌层次、筋膜鞘及间隙手的血管(掌浅弓和掌深弓)神经分布桡腕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拇指腕掌关节的形态、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手指结构及腱鞘第八章 头部教学时数 理论5学时 实习5学时教学内容一, 概述(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二,颅骨颅的组成及功能(脑颅、面颅) 颅前面观颅侧面观(颞窝、翼点)颅顶面观(骨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新生儿颅颅后面观三,颅部头肌名称、位置和功能颅顶各区层次结构颅内面观(颅底三窝、脑神经的进出颅部位)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四,面部面部浅层结构面肌、咀嚼肌名称、位置和功能三叉神经纤维成份、三叉神经节的位置、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
13、经行程分布面神经的纤维成份、行程、主要分支与分布面动脉及其分支和面静脉;“危险三角”区腮腺咬肌区层次腮腺位置、形态、毗邻关系,腮腺导管 头部淋巴结位置、收集范围和流向面部脏器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五,眶及眼球眶及眼球构造、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组成作用眶的神经、血管六,口口腔的境界及分部、咽峡的组成牙的种类形态舌的形态及构造(舌粘膜、舌肌)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及开口部位七,鼻鼻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外鼻、鼻腔、鼻旁竇)鼻的血管、神经八,耳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鼓室位置、六壁的形态结构及毗邻、听小骨及其肌肉咽鼓管位置、开口;乳突、乳突小房内耳
14、骨迷路、膜迷路、声波传导途径前庭蜗神经的行程 第九章 颈部教学时数 理论5学时 实习5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二,颈部分区层次结构颈部浅层结构颈筋膜及筋膜间隙颈肌分层、分群及功能三,颈前区下颌下三角组成、内容及毗邻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境界、内容,二腹肌后腹的毗邻颈动脉鞘及其毗邻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在颈部的行径舌咽神经的成份及分布迷走神经的成份及分布,迷走神经的行程,迷走神经的分支分布舌下神经的行程及分布颈交感干肌三角境界、内容四,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区境界、内容颈袢颈根部内容及毗邻斜角肌间隙及其内容椎动脉三角及其内容五,颈外侧区颈丛位置、神经点与膈
15、神经枕三角副神经的行程及分布锁骨上三角境界、内容六,颈部脏器甲状腺的位置、形态、毗邻、被膜、周围的血管神经 喉的位置、软骨支架及活体标志喉腔的分部及形态结构血管神经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咽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七,颈部重要淋巴结群颈部淋巴结位置及回流第十章 周围神经小结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 实习1学时教学内容一,脊神经脊神经的组成、性质、分支分布及纤维成份脑神经脊神经丛组成、位置及分支分布二,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部和进出颅部位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分类脑神经行程、主要分支与分布三,内脏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差别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节前、节后纤维的分布椎旁节、节间支
16、、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及分部椎前节的名称及位置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节前、节后纤维的分布主要内脏神经丛的名称、组成、位置及分布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教学时数 理论10学时 实习5学时教学内容一,脊髓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节段概述脊髓的内部结构(中央管、灰质、白质、网状结构)脊髓的功能:传导和反射(节内反射、节间反射,浅反射、深反射)脊髓典型的损伤二,脑干和网状结构脑干组成、外形菱形窝的构成、境界及表面结构第四脑室的位置、顶、底及交通脑干内部结构的概况(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长上、下行纤维束、网状结构)延髓的内部结构脑桥的内部结构中脑的内部结构脑干概要脑干典
17、型的损伤三,间脑间脑位置和分部背侧丘脑(外形、内构 、丘脑核团按功能分类)下丘脑(边界、 细胞特点、 纤维联系 、功能)底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四,端脑端脑的外形大脑半球的主要脑沟及分叶大脑半球各叶的沟、回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大脑半球的髓质(连合系、联络系、投射系)胼胝体内囊位置、分部、通过内囊各主要纤维束位置及其临床意义五,小脑小脑外形、位置和功能分部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小脑疾病六,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的相关术语基底神经节的毗邻解剖基底神经节的纤维联系基底神经节的闭合环路基底神经节疾病七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概述边缘系统的术语边缘系统相关解剖边缘
18、系统构成、纤维联系、功能八,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深部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内的位置内侧丘系交叉的水平及皮质投射区非意识性深感觉传导路的概念及机能意义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内的位置、交叉的水平及皮质投射区头面部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内的位置、交叉的水平及皮质投射区视觉传导通路组成、视交叉及皮质投射区瞳孔对光反射路程听觉和前庭系统嗅觉系统九,运动传导通路上、下运动神经元概念锥体系锥体束:皮质脊髓束起始、通过内囊的部位、锥体交叉皮质核束起始、通过内囊的部位、对脑神
19、经运动核的支配情况基底神经节、小脑和锥体外系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不同表现十,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脊髓的被膜:硬脊膜及硬膜外腔脊髓蛛网膜及蛛网膜下隙软脊膜脑的被膜:硬脑膜形成结构及硬脑膜窦蛛网膜及蛛网膜粒软脑膜脑和脊髓的血管:脑的动脉来源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供血范围,皮质支、中央支的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及其机能意义脑的静脉脊髓的血管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室系统的组成及交通脑脊液的循环途径Seminar专题讨论1.肌肉功能及周围神经 主要肌肉功能检测及典型的周围神经损伤2.脊髓 脊髓内部上下行纤维束、各种损伤、不同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3.脑干 脑干内部主要断面、脑干各种损伤及表现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学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7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