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数学上册 先学后教 教案.doc
《三级数学上册 先学后教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数学上册 先学后教 教案.doc(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2、3、4页。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是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观察和数格,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度单位毫米二、自学指导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板书课题。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三、出示目标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要明确1毫米有多长,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通过观察手中的直尺知道毫米与厘米、毫米与米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2、要想获得知识,需要大家主动自学,只要大家按我的指导走,你们一定能收获不少。四、自学指导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3页,看图看文字并把3页做一做完成1、看例一重点看第3页的思考过程,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2、4人一小组,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是多少,并记录下估计数据,然后再合作用手中的直尺量课本的实际长、宽、厚。3、那手中的直尺,从直尺上选定一厘米的长度,数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思考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5分钟后,比谁最学得多和快。五、先学(看一看、答一答、做一做)(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学得最快并能做检测题。(二)看一看,学生看课本(三)答一答。1.师提问: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
3、米时怎么办?总结: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就用毫米做单位来表示。2.师提问:刚才数手中的直尺时发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从中你知道1厘米与毫米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总结:尺子上1厘米长度里都有10个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四)做一做请几名同学上黑板板演课本第3页做一做。填一填:2厘米=()毫米3厘米-20毫米=()毫米50毫米+7厘米=()毫米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让学生起来回答,认为回答错误的举手,点名并说为什么错。2.讨论到底第3页做一做中橡皮、钉子、曲别针的长度是多少呢,请大家讨论并说说你的理由。(1)讨论图中橡皮、钉子、曲别针的整厘米读数是多少。学生回答:教
4、师提醒学生注意看所测物体的末端对准哪个刻度。(2)讨论图中所测物体比整厘米还多几格。(3)讨论填一填答案,提醒学生用到的公式就是1厘米=10毫米做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总结:做时要注意看题目需要换算成的单位是什么,然后把不是同级单位换算成题目需要的单位即可。(4)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长:20厘米8毫米宽:14厘米8毫米厚:6毫米六、练一练。课本第5页1、2题,同步练习第1课时的练习题。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学习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分米=10厘米,并会用它们作单位进行测量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板书:分米的
5、认识二、出示目标: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要明确1分米有多长,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请大家齐读一下。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4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厘米与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思考:怎样测量课桌的长、宽比较简便。试着动手测一测,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
6、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回答以下问题,并记录在黑板上(1)1分米=厘米1分米=厘米(2)说说你是怎样测量课桌的长宽的?你所测量的课桌的长、宽分别是多少?(3)比一比一分米大概有多长,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约为一分米?五、后教: 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更正,同时把学生说的记录在黑板上和前一批同学的对比2、议一议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
7、题的第一步? 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a.测量时对准“0”刻度线,尺子放平b.1分米1分米的测量。分米与米、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何关系呢?(师提醒学生数数手中的直尺及所提供的教具米尺)经过讨论得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长约1分米(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1分米有多长,用手比划看看,再想生活中见到的1分米长的物体) 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 (2)给同桌互改对的打“”或错的打“”全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六、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4页5题6题练习:同
8、步练习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明确1千米有多长,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千米的认识,板书:千米的认识二、出示目标: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明确1千米有长,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与米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请大家齐读一下。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页的例3.(看图,看文字,并填空)思考:1千米有多长?;1千米与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想想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情景有哪些?并完成第8也的做一做。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
9、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并能回答刚才我要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2、练习,请几名(最差的同学)回答问题和板演做一做,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五、后教: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
10、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2、议一议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1千米有多长呢?(学生看了课本之后知道1千米=1000米,带学生估想1000米有多长,再具体的以学校花园1圈有200米,几圈有1000米,组织学生走5圈学校花园来体验1千米有多远)做一做中哪几个同学做对了?师提醒:1千米=1000米是几个1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相加3.同桌互改。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
11、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会做题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9页1题2题练习:同步练习题第四课时 吨的认识学习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超市里,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比如一包饼干重100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一箱牛奶重6千克、一袋糖果重2千克。这些商品都用一辆辆大卡车从生产地运来,那么你知道大卡车能装多少东西吗?他们能装好几吨呢?一吨有多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二、出示目标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要知道吨有
12、多重,会用吨做单位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1-12页,着重看讲解1吨有多重的部分。思考: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吨做单位,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四、先学(一)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回答问题并做检测题。(二)看一看,认真看书。(三)说一说 1吨有多重?(四)做一做 做第12页例7和做一做的练习题。五、后教1、学生更正学生说一说1吨有多重并举生活实例说明各抒己见。并找找黑板上做一做的错误,改一改。2、议一议:(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生举例说明)(2)载重2吨是什么意思?超载呢?(3)指算式,3吨=千克5吨=千克认为正确的举手,为什么?师提醒:1吨=1000千克3个一
13、吨等于3个1000千克相加同样5吨等于5个1000千克相加。(4)2吨和1800千克怎样比大小?板书:1吨=1000千克(5)同桌互改作业。统计做题情况。3、小结。六、练一练同步练习册第五课时 复习课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对所学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进行整理归纳,并能进行单位换算。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对所学的质量单位、长度单位进行整理复习。二、出示目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要回忆学过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会运用这些单位进行计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三、练一练(一)检测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清晰、端正。(二)出示检测题(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质量单位有-。(2)我会填。1测量物体的长度单位有
14、()、米、()、厘米、()。2测量物体的质量单位有()、千克、()。3.5厘米=()毫米 30分米=()米 400厘米=()米 1千米=()米 6000米=()千米 7分米=()厘米4千克()克 9吨=()千克 3000千克=()吨 70米=()分米4一瓶醋重2千克,5瓶醋重()千克。5.一盒牛奶重500克,()盒牛奶重1千克。6骑自行车行一圈是400米,小梅每天早晨骑2圈,他每天早晨行()米;再行()米就是千米。(3)画一条长5厘米3毫米的线段。(4)食堂从菜场里买了800千克白菜,200千克土豆,600千克茄子,500千克西红柿。用载重2吨的货车一次运走,超载吗?四、议一议(一)同桌互改出
15、示检测题答案,同桌互改。(二)讨论五、练一练同步练习册练习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就减法(二)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课本15-16页,例1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进位的笔算加法,板书: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二、出示目标: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请大家齐读一下。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6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加法连续进位的方
16、法。思考:第一步先用哪一位上的数相加?相加时,如果满十怎么办?第二步哪位上的数相加?相加时,如果满十怎么办?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三)做一做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做一做
17、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2、讨论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写竖式时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以此来推,数位之间有间距,字写大些。b、进位的数字要写
18、到前一位的右下角并写小一些。c、当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打“”或“”。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一小题的第一步)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加时如果个位上满几十怎么办?板书出示:相加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加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加时,十位满十,仍向前一位进一。 (3)同桌互改。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19、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4)评议板书,全对100,字漂亮小红旗。堂下全对的举手,帮助错的同学更正。(5)在笔算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口述小结:在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进1不要忘了加1.六、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17页2题3题练习:同步练习册 第七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18页例2。教学目标:会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0、。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板题)。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三、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18页例2,看数据看文字,重点看下面的笔算过程和小精灵说的话。思考:得数中百位上的6是怎么得来的?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1)
2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1)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谁来说一下计算过程?追问:十位上为什么是4?百位上的2是怎么来的?(要说明错因)(2)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追问:十位上为什么是0?百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要说明错因)(3)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百位上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数学上册 先学后教 教案 三级 数学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7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