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9篇.doc
《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9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9篇.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9篇 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篇1目的为了确保生产员工在夏季、特别是高温季节的身体健康,有效的保证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实施细则一、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各车间厂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因高温天气引起的员工中暑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二、加强防暑教育工作各车间组织对员工进行防暑降温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使每人掌握防暑降温安全小常识,加强夏季工作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把防中暑、防食物中毒、防火灾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三、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调整夏季饮食加强食堂管理,切实加强食
2、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因食物变质引起的中毒事件。同时做好食堂食谱调整,高温季以清淡、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餐谱为主,搭配清凉解暑的汤品,例如海带南瓜汤、冬瓜汤等。四、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五、积极改善现场生产环境要认真落实作业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作业现场必须安装电扇、冷风机等。六、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箱、电焊区、仓库(油漆、机油)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七、落实防暑降温物
3、品各车间负责人按实际人数申购解暑药物。各车间应在综合处备足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保证员工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八、申请适当的高温补贴1、发放标准:一线高温岗位_元/日/人,非高温岗位_元/日/人,每月按30日计。2、发放时间:暂定。3、发放范围:以实际在岗名单为准。九、应急救援预案1、轻度患者施救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让其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2、严重患者施救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伴有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现
4、象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所在班组的班组长,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或有空调的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立即组织应急救治。症状严重者,应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并上报公司。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篇2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项目部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员工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部门开展连续梁挂篮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一、演练时间:6月10日下午3点钟二、演练目的:1、防止野外高温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人员高温中暑事故。2、在发生中暑事故后能快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程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中暑恶化、伤亡。三、演练规则:高温
5、中暑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2、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3、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4任何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高温中暑救援工具、器材、药品等。四、演练方案:(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8号路基侧沟施工中,有一工人在进行水沟电缆槽内垃圾清理时,发生中暑症状。(二)演练领导小组:应急救援组组长:彭鹏光、王红星(协助)组员:应急小组成员、余永班组负责人及班组长(三)演练救援分工:1、应急救援组:由组长郭懿负责,王红星协助,各相关部门成员、协作班组组成。组织进行应急救护。2、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主任孙东晓负责应急
6、救援中人员的基本急救工作。3、对外联络组:由书记肖勇和张福建负责对外联络,联系五通桥区人民医院绿色通道,及时进行中暑人员救护。(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1、救援设备、物资2演练出动项目部各部门相关人员及涉及到的协作队伍,其他人员做好准备。(五)演练地点:8号路基施工现场(六)应急程序启动程序:施工员张平第一时间发现有人中暑(昏厥),立即通知现场副经理郭懿,由郭懿通知项目经理彭鹏光及应急办公室负责人王红星,王红星立即通知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七)演练程序及人员职责:1、演练程序:应急小组接到通知赶赴现场现场初级救护,把伤员抬到平整阴凉处,进行初步降温处理;同时由肖勇拨打绿色通道救护电
7、话,打开绿色救援通道王红星、郭懿立即组织小组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救护人员赶到后,孙东晓负责配合救护人员救护中暑人员,并协助抬上救援车辆陪同赶往医院最后由经理彭鹏光进行总结,并由安全总监王红星讲解高温防暑的预防、自救互救常识,注意事项演练结束。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彭鹏光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在救援过程中,督促办公室、财务部、物机部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和器械,一旦中暑情况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指挥救援。(八)、讲解高温防暑注意事项1、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2、高温作业场所必要时使用送风风扇等局部送风装置,以防暑降温。3、应保持防暑降温设备的完好(顶棚、遮
8、挡物等),出现故障时立即维修。4、多用湿毛巾擦拭皮肤,以清除汗液,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5、对露天作业的施工、维修人员,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作息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避开12时15时的高温时段,尽可能白天作“凉活”,晚间作“热活”,并适当安排工间休息。露天工作时应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员工一次连续作业时间;有条件的班组可搭设临时遮阳棚或遮阳伞。6、遇紧急抢建/抢险时,应多派人员,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工人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在高温设备或炉内进行抢修及其它工作时,应采用送风、喷雾、穿湿衣服等措施;加强现场监护,发现员工有中暑症状时立即救治。7、车辆应加强维护保养,尽量停放在阴凉处,
9、防止爆胎、自燃、乘客中暑等事件发生。8、长时间室外作业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9、穿着工作服外出作业时不要卷袖露膊,避免晒伤。10、应根据高温作业的情况,为高温作业员工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鞋、护腿、围裙、眼镜、隔热服装、面罩等。11、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随时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若出汗较多,应适当补充一些钠和钾,钠可以通过在食物中加食盐、酱油等补充,含钾高的食物有香蕉、豆制品、海带等。12、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13、凡有期及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的患者,更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10、14、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15、一旦发生中暑,应采取下述应急措施: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部、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意识清醒的中暑者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等,还可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患者经治疗后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绿色通道电话335_。全程由孙东晓、王军鸿拍摄
11、记录,演戏结束后,由经理彭鹏光对此次演习做出点评。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篇3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1.1安全风险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1.1.1高温场所内作业;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1.1.3工作强度过大;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1.2发生事故的条件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
12、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3、应急响应3.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3.2中暑后的症状3.2.1中暑先兆
13、: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3.2.2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3.2.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
14、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3.3中暑后的处置方法3.3.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3.3.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3.3.3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
15、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3.3.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篇4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1、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1.1组织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1.1.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
16、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1.1.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1.1.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1.2技术措施1.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1.2.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1.2.3在车间内操作时,
17、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1.3卫生保健措施1.3.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1.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1.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
18、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2、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其应急预案2.1中暑症状的表现2.1.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2.1.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2.1.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为未及时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
19、),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2.2发生中暑事故的应急预案2.2.1发生中暑事故后,应立即将病人扶(抬)至通风良好且阴凉的地方,将病人的领扣松开,以利呼吸,同时给病人服下解署药十滴水,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2.2.2对重症中暑者,除按上述条件施救外,还应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并动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拦截出租车及时将病人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夏季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篇5一、高温中暑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高温中暑的起因1.1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
20、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枢。1.2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枢。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2.高温中暑的类型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高温中暑分类病情表现特点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
21、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且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课恢复正常。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节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3.高温中暑的危害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
22、,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智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二、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1.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2.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次伤害。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高温中暑应急组织体系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高温中暑工作小组:现场处置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办公室)组长:副组长:2.高温中暑应急机构职责2.1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2.2在发生高温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夏季 高温 中暑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6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