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11篇.doc
《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11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11篇.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11篇 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将贯彻执行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并把积极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作为实施主要途径之一,以此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康智慧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2、让学生有选择的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
2、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4、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和交往能力。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今后增设一些集体舞、绳操、花样绳操等,将艺术
3、、体育融为一体。三、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组员:四、实施措施1、时间:每天上午8:409:10分,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共安排30分钟的活动时间,教师不得占用活动时间。2、人员:要求师生全员参与,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生的保护着,同时又是活动者。这样既能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活动结束后,仍由各班主任负责把本班学生带回。3、器材:以学校体育器材为主,易损器材由学生自备(跳绳、毽子、牛皮筋),活动前后,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到体育室借还。注意对器材的保护。4、安全监督:每天活动,由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巡查,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参与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
4、育,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如发生伤害事故,及时处理,报校长室。5、遇雨雪天气安排棋类和室内游戏等。6、下午如有体育课外活动的班级,活动内容和要求参照上午大课间活动进行。五、器材管理负责器材管理的老师记录好每天的出借及归还记录如有缺少及时和班主任联系。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
5、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和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
6、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三、实施措施(一)建立完善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后30分钟,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2、制度保障。学校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制定了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
7、制。3、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面健身,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若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补购或备用。4、安全保障。学校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5、组织保障。学校为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特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建立激
8、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1、实行班级管理考核挂钩制班主任的思想认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将直接决定大课间活动进行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学校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特对此项工作作为班主任的专项考核内容,同时学校对大课境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洗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鼓励活动内容、形式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必须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可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音乐教师、体育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
9、发创新体育、舞蹈、游戏等多种项目,如:校团体操等。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1、课间操、长跑。2、分班活动(见附表)。主要项目有:五、大课间活动流程1、进场:5分钟2、课间操:5分钟3、分散练习:15分钟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篇3)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响应教育部倡导的亿万人民阳光体育运动,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10、,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为宗旨,以群体活动为基础,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锻炼的实效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个性的塑造性及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实提高创新广阔的发展空间。1、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
11、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见附表)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
12、,考虑今后增设一些集体舞、自编操。武术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三、管理责任制1、领导督察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校长、行政到操场参与、督促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2、体育老师负责制:上午第一节课时,体育老师做好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准备工作。(1)活动全程由广播音乐指挥。(2)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4)负责学生排队、广播操、分散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及训练工作。3、班主任负责制:各班主任第一节课后,就必须全部到达班级,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整好两路纵队(男女
13、生各一队),然后带领路队安静、有秩序地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组织学生按要求参加大课间活动。活动中,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活动,维持好本班学生的纪律、安全。退场时,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排好两路纵队安静、有序地进教学楼,到达班级后才能解散。班主任平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四、实施措施1、时间安排。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如果因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趣味游戏(可以以音乐美术为主要内容,器材自备),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安排。2、组织保障。学校为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特成立
14、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z副组长:z成员:z各班班主任及体育、音乐、美术老师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4、安全保障。学校按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各班主任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5、激励措施。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教师的到位情况列入教
15、师个人考核中。二是对班级的考核。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将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内容列入班级专项考核中。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6、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五、活动程序安排1、师生进场5分钟2、分散活动15分钟3、广播体操5分钟4、放松、退场5分钟六、分散活动内容安排分散活动时,以体育大课
16、间实验课题内容为主(见下表),原则上活动内容以年级为单位确定,每月一轮换。各班也可自主选择活动内容,鼓励创编,活动时应提前准备好活动器材。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七、进退场及场地安排进退场时,各班级分别排成两路纵队,从楼梯安静、依次地走。体育老师根据班级下楼的先后顺序依次安排班级站位,并划定班级分散活动。八、活动项目及负责人安排跑步:z球类:z足球z乒乓球、篮球场地:跑步在循环跑道篮球在篮球场乒乓球在乒乓球场九年级在教学楼前负责人:各年级主任单周:七年级球类或体能锻炼活动、八年级跑步双周:七年级跑步、八年级球类或体能锻炼活动九年级:跳绳、跑步、肺活量练习(吹汽球)球类
17、和体能锻炼活动各班场地安排:八年级:1、2、3班在大操场;4班在新篮球场;5、6班在乒乓球场;7班在林荫大道。七年级:1、2、3、4班在大操场;5班在新篮球场;6、7班在乒乓球场;8班在林荫大道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篇4)一、指导思想根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和五项管理等工作要求,保障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从小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
18、进身心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校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二、领导小组组长:_X副组长:_X组员:全体教师职责:(1)领导小组:领导整个活动的开展。(2)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全校性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对全校性的活动质量负责。(3)政教主任:领导、指导全年级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开展好活动,对全年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负总责。(4)班主任老师:是本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责任人,对本班的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负全责。(5)跟班教师:协助班主任负责对相应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秩序的维护。三、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2、让学生
19、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现有资源,努力创新,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大课间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强身健体,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教育功能、团队协作意识强化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分区域,以年级为
20、单位,轮换项目,做到有形式,讲实效。3、全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全体师生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四、实施措施1、制度保障:学校为使大课间活动常态化,建立学生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周一至周五课间操,早午各一次,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3、人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
21、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4、器材保障。大课间活动器材除沙包、毽子、皮筋等由学生自备,其余均由学校提供。鼓励体育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等多种项目,如:跳绳、羽毛球、篮球等。5、安全保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6、组织保障。建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体育教师、班主任为执行者的强大团队,确保大课间有效、有序地开展。五、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一)时间:周一至周五课间操:早第二节课后,午第一节课后。(二)地点:操场(三)对象:各年级学
22、生(四)活动内容:全体教师及学生完成眼保健操、跑步等。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篇5)一、活动意义:为落实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到操场上体验运动的乐趣,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经学校研究决定:变原有单一课间操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举的大课间活动。二、活动时间: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休息5分钟开始,时间为25分钟。注:大课间活动结束,给学生10分钟课间准备时间后开始第三节课。三、内容和形式1、活动内容:游戏竞赛区:捕鱼、玩自行车轮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课间 活动 实施方案 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5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