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doc
《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 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篇1根据关于东丽区中小学教师校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津丽教20_17号)和市教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改革的通知(津教教师函20_14号)文件精神,结合推进落实“区管校聘”工作要求,制定教育系统20_2023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服务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创新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科学有序流动,调整、优化师资资源配置,缩小骨干教师在中心与薄弱(偏远)校际之间分布上的差距,促进各学科师资配备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增强教师
2、队伍活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东丽区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二、工作原则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要坚持合理流动、师资均衡、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促进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偏远)学校流动,达到一名优秀骨干教师带动一批青年教师的效果。三、实施办法(一)交流范围所有教学单位,包括中小学(含育才中学)、幼儿园、少年宫、教师发展中心、职教中心。(二)交流形式1.调动交流(人事、工资关系随人到受援学校)。调动原则:申请调动人员所在学校原则上是超编单位或是学科结构性富余的单位,且工作满五年以上,有合理的调动理由;调入单位须是
3、缺编单位、急缺学科教师或专业人员;工作不满5年的教师、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教师,学校和教育局不受理调动申请。2.优秀骨干教师的交流。3.超职数聘任人员的交流。4.中心地区的学校根据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有计划的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到相对薄弱(偏远)学校顶岗任教交流。5.集团化办学学校之间的交流。6.学校之间的学科对等交流。(三)交流期限教师交流轮岗(调动交流除外)工作一般为两学年,交流期满后回原学校工作。20_-20_学年度交流的教师本学年度延续交流任教。(四)交流程序1.交流教师条件以20_年8月底为时间节点,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及以上的教师。2.交流比例
4、要求本校应交流教师人数为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20%(见点就入),应交流教师中的骨干教师人数为应交流教师人数的50%(见点就入)。3.测算交流人数各校统计本校骨干教师情况,骨干教师称号的范围是20_至20_年经过认定的骨干教师称号;按照交流比例要求,将测算人数及推荐人选填入20_-2023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推荐表;严格按照满教学工作量测算,上报学校的需求学科和富余学科情况。4、教育局人事科汇总后,按照交流轮岗比例要求,结合各校学科需求情况,作出交流轮岗安排。(五)交流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教师交流期间,奖励性绩效工资由接收学校发放,工资关系仍在派出学校,仍享受派出学校的其他福利待遇。(六)交流期间的考
5、核工作交流期间交流教师由接收校负责日常考勤和考核,如实上报东丽区教育系统交流教师工作月报表和年度综合考评资料。派出学校要严格按照接收学校提供的考勤、工作考核情况,落实相关待遇。交流教师在交流期间每月病、事假累计达到10天及以上,接收学校要将情况上报人事科,人事科将视情节决定该教师是否继续交流。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如实上报交流教师的工作情况,不准瞒报漏报,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双方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交流教师在交流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学校的各项纪律要求,服从所在学校的工作安排。对不服从接收学校考核管理的交流教师,教育局责成派出学校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条例作出相应的处分。接收
6、学校要做好交流教师所有材料整理存档工作,以备上级部门的检查。(七)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交流经历和业绩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优先考虑的重要依据。四、工作要求(一)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测算与推荐工作各学校要对学校教师队伍进行分析梳理,召开行政会研究决定推荐人选,填写20_-2023学年度教育系统教师交流轮岗推荐表,上报人事科(本校教师的交流意向只作为参考,不作为最后交流的去向)。(二)严格落实交流比例要求按照测算出来的应交流人数和应交流人数中的骨干教师人数上报推荐名单。推荐的骨干教师必须是在人事科备案注册的教师(附件1的名单)。上一学年度的交流轮岗教师继续交流,计入本学年度学校推荐名单,按今年新
7、的测算比例要求,人数不足的学校再补充新的推荐人选。严格按照市教委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要求,凡义务教育学校,无论超编校还是缺编校,必须严格按照“两个比例”要求完成推荐交流轮岗推荐工作。(三)推荐的交流轮岗教师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放宽条件。(四)上报的数据要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一旦查出将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五)为保证交流轮岗分配工作顺利进行,新学期开学前交流轮岗教师能够按时到岗,各单位要按规定时间将需要上交的材料上报人事科(交流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必须上报)。1.上报形式:电子版通过QQ传给人事科,文件名格式为单位编号+单位名称+附件名;纸质版盖学校公章,主要领导签字,标注学校编号。2.需要上交
8、的材料:东丽区骨干教师情况统计表(附件1)、20_-2023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推荐表(附件2)、20_-2023学年度学科需求与富余情况统计表(附件3)的电子版和纸质版。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_4号),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湘教发20_51号)和长沙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长教通20_121号),以及事业单位
9、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校长教师合理交流,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二、具体措施(一)区管校聘工作1.试点学校望城区向阳中学?望城区茶亭梅园中学2.聘用原则坚持按需设岗、双向选择、公开公平、以人为本的原则。3.聘用流程按需设岗个人申请审核聘用公示结果签订聘书(合同)4.落聘人员由区教育局统筹调剂。5.时间安排3月-5月前期调研,6月-7月制定方案,8月具体实施并完成。(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1.交流轮岗方式(1)支教: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交流:城区与
10、城区、农村与农村学校之间教师交流轮岗。(3)考选:区内农村教师通过考试方式交流到城区。(4)走教:片区或集团学校内部因学科需要跨校兼课;市、区级卓越教师对口支援相对薄弱学校或薄弱学科。城区学校是指街道区域内的学校,农村学校是指乡镇区域内的学校。2.交流轮岗对象(1)公办学校(园)在编在岗教师(幼师)。(2)公办学校校长(园长)、片区校成员。3.交流轮岗原则(1)按个人申报、学校同意、双向选择、教育局审批的流程办理。(2)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3)支教时间原则上1-3年,也可直接办理人事异动关系。4.交流轮岗时间除走教外,支教和交流均在6月28日前完成申报工作(申报审批表交区教育局318室)
11、,8月底前完成有关人事关系异动。5.交流轮岗补助(1)支教教师工作量达学校平均工作量及以上,根据支教学校距离及偏远程度,享受300-900元/人?月的交通补助;享受相应农村学校教师的乡镇工作补贴。(2)走教教师两校工作总量(按课时计算)达所在学校平均工作量及以上,且在走教学校课时工作量达该校平均工作量三分之一及以上的,可享受支教相应交通补助。(3)市、区级卓越教师对口支援相对薄弱学校,交通补贴酌情而定。三、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区管校聘试点学校要制定本校“区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召开教职工“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区属各学校、各片区校要根据长沙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县(市
12、、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长教通20_121号)文件精神,鼓励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支教,鼓励卓越教师支教、走教。(二)摸底申报区属各学校、各片区校要根据各校岗位需求等实际情况,精准制定岗位需求计划,重点摸清紧缺学科、意向交流、支教教师实际情况,引导、规范教师流动。(三)会议审定区教育局根据各校岗位需求,结合教师申请意愿,意向学校教师结构、专任教师需求、岗位设置等实际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统筹调剂。四、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区管校聘”和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2.明确目标,促进交流。以“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调优教师结构,推进
13、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强化保障,激发活力。在教师职务晋升、职称晋级、评优评先、培养培训等方面向有农村工作经历、有交流轮岗经历的校长、教师倾斜。4.严格考核,落实奖惩。一是考核学校。对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均设置专项指标进行考核。二是考核教师。以受援学校为主,派出学校为辅。202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篇3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4号)、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辽教发159号)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1号)有关精神,为建立相对稳定、流动有序、公平合理、资源共享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
14、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特制订本方案。一、交流轮岗工作目标以骨干校长、教师为交流重点,建立并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进一步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覆盖面,科学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区域内优秀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二、交流轮岗工作原则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指各区市县(含先导区,下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而统一组织的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校长、教师的异校流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遵循义务教育规律
15、以及校长、教师成长规律,创新管理模式,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2.公开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程序和办法,严肃纪律,加强监督。3.以人为本。尊重校长、教师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交流,保障其合法权益。4.促进发展。保持和发扬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骨干校长、教师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三、交流轮岗范围和比例(一)交流轮岗范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和教师(以下简称校长、教师)。1.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9年及以上的教师(男55周岁及以下,女50周岁及以下)必须交流轮岗(个别偏远农村地区、
16、海岛学校无交流轮岗条件的除外)。处于孕期、哺乳期或患病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诊断不宜交流轮岗的教师并在校公示后,可暂不交流轮岗;学校传统项目、特色课程的领衔教师,经本人、学校申请,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暂不交流轮岗,但延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对于任教满9年教师较多的学校,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有计划安排在3-5年内完成交流轮岗。2.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三届(每届三年)应交流轮岗,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一届的可不交流轮岗。3.各区市县可以根据本地区师资队伍实际,通过放宽交流轮岗教师年龄等方式,扩大优质师资交流轮岗范围,加大对超编学校和超编学科教师的交流轮岗力度。男
17、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也可参加教师交流轮岗。4.根据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75号)要求,公费师范生服务期由10年改为6年,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公费师范生工作满两年后原则上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其赴农村学校支教交流轮岗。(二)交流轮岗的比例区市县每年交流轮岗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总量应不少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总量的15%。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三年确定一次本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其中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数量原则上分别不超过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30%。城镇学校或
18、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5%,一般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四、交流轮岗期限和方式城区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调转人事关系,形成真正意义的“人走关系动”;以城带乡交流到农村学校或农村学校之间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交流期间的人事关系可因地制宜,灵活管理,交流的时限原则上不少于2年(具体年限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坚持组织选派与个人志愿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1.区域内校际交流。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应交流教师指标落实到具体
19、学校,根据学校层次、学科结构、教师队伍实际等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实施。2.区域内划片交流。对部分地域较大的地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将地域内距离相对较近的学校划定为一个“片区”。“片区”内未完成交流轮岗的,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调配其交流轮岗。3.教育集团内交流。实施紧密型办学模式的教育集团,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可在集团内学校之间交流轮岗,主校区交流至分校区视为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经历,分校区交流至主校区视为异校交流轮岗经历,交流轮岗期限不少于3年。五、交流轮岗实施步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原则上在每学年开学前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交流轮岗实施步骤统一组织完成。具体的交流轮岗实施步骤如下:1.统筹规
20、划。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梳理辖区内学校师资需求和学校用人情况,统筹规划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制定方案。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明确交流轮岗的基本原则、条件、形式、程序、要求及奖惩措施等。3.宣传动员。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交流轮岗政策的宣传,进行广泛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校长、教师充分了解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轮岗的自觉性。4.个人申报。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学校提交交流轮岗申请。5.审批实施。各学校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实际确定交流轮岗教师名单,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校长、
21、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六、保障措施1.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满足教师交流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岗位聘用的需要。探索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推动区(市、县)域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的总体平衡。2.在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含城镇学校交流、支教)、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安排本辖区小学、初中在本校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部分中、高级岗位,专项用于聘任到农村学校、薄
22、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优先任(聘)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校级干部。3.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评特级教师、区市县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时,须有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2年,或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有3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有在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且在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4.要加强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校长教师培训计划和项目,并予以优先安排。对积极参加交流轮岗工作并在新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要在各级评优表彰工作中予以倾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校长 教师 交流 轮岗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4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