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10篇.doc
《《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10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10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1我一向很喜欢古代的东西,再加上电视上也经常有播一些例如福五鼠之三十六计之类的电视,使我也隐隐约约地喜欢上了古代兵法。“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我要讲的孙子兵法里第一章计篇里的大概意思,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根本问题,是不可不认真加以研究的。”下面我来讲一个古典事例。汉武帝死后,8岁的汉昭帝即位,由将军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奉遗诏辅佐。燕王刘旦野心勃勃,汉武帝死后不久,便与刘氏宗室刘长、刘泽等人谋反,结果因为秘密泄露,被人告发。刘长、刘泽被处以极刑,而他则
2、因为是王爷,而幸免于难。按理说,汉昭帝没有处罚他,他应该感谢汉昭帝,并从此悬崖勒马。但是他不但没有停止他的谋反计划,还打起了先陷害大将军霍光再夺取政权的主意。他上书给汉昭帝,说霍光擅自调动军队,企图谋反。汉昭帝虽然年幼,但很聪明,他认为霍光拥有大权,要是有谋反之心,早就行动了,不会等到现在。于是他断定这个奏章肯定是假的,便下令捉拿送奏章的人。刘旦的这一诡计没有得逞,他不甘心,便与上官桀、鄂邑公主密谋杀害霍光,还派出使者用重金到处去拉拢造反的人他的势力不断壮大。正当刘旦洋洋得意准备起兵之时,阴谋再一次被人泄露。上官、桑弘羊等人被处死,而且汉昭帝还下令追究刘旦的罪过。刘旦知道,这次小皇帝是绝不会饶
3、过他了,无奈之下,他只好上吊自杀了。你看,文中的燕王刘旦轻言造反,最后只能自取灭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2孙子兵法首先教给我的,不是如何去打仗,不是去如何布局,他让我感受到的是兵法的境界,用老子的话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最近对这个点感受得很深,我很难用言语去准确地表述他,但他绝非是高高在上的。借用今天论语别裁南师解释崇德的一段话:一个人的德业的成就,和一个人的风格,品行,风度,气质都有关系。有了这样的成就,在外表上是可以一望而知的。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大”的东西,可以超越一个人身体的疲乏,思想的飘忽,情感的局限,到达一种很“自
4、然”的状态。孙子兵法其次教给我的,是一颗“仁爱之心”,要为别人着想,要学会去理解别人。共情是爱的基础,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所经受的,借由别人的口中,文字中表达出来,该是多么亲切的事情!始计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作战篇: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辱,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者,用兵之灾也。用间篇: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多么仁爱,多么有将相风范!孙子兵法再次让我体悟到的:是谋略-缜密的思维方式;在用间篇中谈到: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
5、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以反间为切口,将乡间,内间,死间,生间形成一个环,凝固成一股气,此为谋略。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3足智多谋的人往往会取得胜利,而愚蠢的人往往会不经意间落入他的圈套。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觉得很有道理,只有当你了解清楚了交战双方的优点和缺点时,才能更好地凭借自身的优势,去攻克他人的弱势,这样才能战胜对手。书中有这么一计,叫“树上开花”。这一计是孙膑在敌人围攻他,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制造假像,
6、迷惑对方的兵马,诱使对方的兵马攻击过来。利用这个间隙,带领兵马从第二条路走,从而逃出敌人的魔掌。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在做阅读题时,往往有些题目不会明显地显出答案,出题者似乎会巧妙地用上“树上开花”这一计,来迷惑学生,如果我们不会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就无法正确理解与作答。所以,学习时我们不能被一些字眼迷惑,要多换个角度来思考,不要把答案固定,要全面一点、细心一点,这样你自然会有所收获。我还记得有这么一计,“抛砖引玉”。这一计是说牺牲自己的一些东西来引获另一些更好的东西。是的,有时我们放弃了一件东西,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件,而可能会是许多件。放弃的可能是银,而得到却可能是金。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付出就是砖,
7、成绩就是玉,只要我们肯把自己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上,“抛砖引玉”,就一定会有收获。可见,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也要足智多谋,要想想如何用方法来克服困难,如何从困难中脱身而出。我们读书,当然不能死读,要学会灵活运用,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更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不然,得到的就不会是“玉”了。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4相信孙子兵法一书很多中国人都有所听说吧!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逻辑缜容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军将孙武。和当时战乱不断的年代相比,孙子兵法在现代不止是用于军事上,还有用于企业文化、用人之道、激励
8、机制等等方面上。在用人之道上,在始计篇中提出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思威并重,这好比一位企业领导者在管理自己的部下时,所需要的一种管理制道。又如“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展的必要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因此,孙子兵法在现金的企业管理之中,能够给予管理者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和引导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企业。其实孙子兵法对个人也能带来很多很好的引导。孙子曰:“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句话的意思
9、是说,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望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人也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好,不能寄望自己能混得过去,而要做到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如军队打仗一样,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去寻求敌人交战,这跟做事一样,有了把握,才会去做。孙子兵法这部巨著能够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作用,无论是做事做人也好,如能参透其一二,也能带来不少的智慧,同样,如果想参透的更透彻,就一定要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5孙子九地里说道“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意思是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即“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的故事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西汉时期,刘邦派大
10、将韩信与张耳攻打赵国。赵国大将陈余与赵王歇率二十万军迎战。陈余执意与韩信硬拼,韩信有意在河边列阵,为的便是利用士兵的求生信念。最终,士兵们越来越勇,张耳趁机攻入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了赵王歇。韩信便是让士兵“置于死地而后生”,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让士兵奋勇向前,以命相博。虽然这种做法有些残忍,但断绝退路,唯有向前走这一个机会,会让人在绝境中爆发出体内的能量,最终“死而后生”,在度过死亡的威胁后,走向成功、坚韧、强大。在我们周围,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强大决心也存在于某个人或集体中。考试之后,有的班级正是“死而后生”,为下次考试整顿整个集体,蓄势待发。也有许多个人力量展现了出来,变
11、得比以往更加强大、自信;变得比以往更加刚毅、坚定。“置于死地而后生”,便是利用足以威胁到个人或集体的力量激发出他们潜藏在体内的能量。这可能让结果完全改变,因为潜力与个人力量可以被无限发掘,所以“死地”越黑暗,与之相对的“生”便越卓越、强大。它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对人真正的考验,只有“死而后生”,才能体会到生的甘甜。“置于死地而后生”,虽然过程无比艰难,但重获新生的感觉却定会让人无比自豪。舍得舍得,舍去舒适,接受威胁,才能得到结果,获得新生。孙子兵法读后感600字6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孙子兵法 读后感 600 1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4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