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课堂PPT).ppt
《戏剧(课堂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课堂PPT).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戏 剧,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体裁。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什么是戏剧,戏剧历史概况,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联系。无论是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戏剧与歌舞有血缘关系。欧洲戏剧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发展成以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东方民族戏剧在形成和发展中,戏剧成分逐步增强,但大量的歌舞成分却被保留下来,形成了以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并重的艺术特点。东西方戏剧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
2、剧文化的两大支脉。,戏剧起源于民间歌舞和祭祀礼仪。,戏剧的产生,相传古代希腊的农民在收获葡萄的时节,要举行歌舞狂欢活动,把酒神狄俄尼索斯当作丰收之神加以崇拜,称作“酒神颂”。,浮雕“酒神颂”,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进行这种祭祀仪式的时候,由50个男子组成歌队,环绕酒神的祭坛唱赞美歌。,泰斯庇斯则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被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是从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开始的。因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两个,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加了戏剧因素,有了两个演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
3、式至此成型。因此后人把埃斯库罗斯称为“悲剧之父”。,演员们在露天剧场演戏,为了加强演戏效果,都戴假面具,穿厚底靴,借以扩大声音、面部和形体。,在印度,公元前一世纪以前的民间迎神赛会上的表演,被看作是民族戏剧的萌芽。到二世纪,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的出现,被确认为戏剧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在日本,古代人借助面具装扮成天神或恶魔,祈求丰收和生殖后代,有人把这种原始艺能视为民族戏剧的胚胎。,东方民族戏剧的起源比欧洲戏剧要晚一些。,同西方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式特殊,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因而是多源的,寻起“根”来,不像
4、西方戏剧那么“单一”和明确。,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在这方面,它的源头可以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国戏剧中喜剧基因特别发达,而那种借助语言、动作,诙谐笑谑、插科打诨的喜剧传统,主要是来自古代的优人,所以古优也是中国戏剧的源。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有歌、舞、乐以及诙谐嘲笑等因素,也有杂技、武术和故事表演的因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中国戏曲简史,角抵戏,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之“倒立”,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
5、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金院本”脸谱,“南戏”演出场景,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关汉卿和他的作品
6、,关汉卿,1229年1241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斋)。“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南吕一枝花中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他的笔触,诉说着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其中窦娥冤
7、、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 汉 卿,马致远和他的作品,马致远(1250年1321年,大都(今北京)人。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务官。马致远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长期无果。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郑光祖和他的作品,郑光祖,山西襄汾县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元杂剧四大
8、家之一。早年习儒为业,后授杭州路为吏,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交往,官场生活艰难。开始杂剧创作。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白朴和他的作品,白朴,1226至1306年,由山西迁至河北正定,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专攻词赋.。共写过15种剧本,现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
9、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王实甫和他的作品,中 的崔莺莺,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明初到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如汤显祖之牡丹亭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中国戏曲的转型期,地方戏的兴起18世纪以后,中国戏剧由传奇走向了地方戏时代。地方戏就是由于方言不同,戏剧的曲调几乎用了不同的宫调演唱,从而
10、形成众多的声腔和剧种,故统称为地方戏。如秦腔、评剧、黄梅戏、昆曲、京剧等。其中京剧是发展得最强劲的一支,京剧今天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国粹”。,中国戏曲的第三个繁盛期话剧,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日 出,看戏情景,京剧的表演特性 1、综合性(唱、念、做、打)2、写意性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3、程式性用程式动作表现
11、生活生活动作的舞蹈化 4、虚拟性对空间、对周边环境、对时间、对动作对象的虚拟,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勾勒脸部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及其性格特征,并形成了基本固定谱式。脸谱色彩分为红、黄、蓝、白、黑、绿、紫、粉、金、银等。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绿多为草莽义侠,金、银多为神妖。,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蓝花三块瓦脸,盗御马剧中的主角,此剧取材于施公案。窦尔敦是连环套寨主,盗太尉梁九公由皇帝所赐御马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红整脸,华容道一剧中主角,京剧赤壁之战中的一折。关羽攻打长沙,收黄盖、魏延同降刘备。,黄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戏剧 课堂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3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