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随笔物理.doc
《教育教学随笔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随笔物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教学随笔物理 教育教学随笔物理1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助推润滑剂作用,绝不容低估和小觑。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面对新课程背景形式下的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学习、发展和提高,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必要的科学素养的建构与形成。然
2、而,如果物理教师对于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不做任何积极主动有效应对地深刻剖析和反思打磨,并且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况且自己对教学也不做认真谨慎细致的思考和忧虑,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粗制滥造地未做优化仓促传授给学生,下课后一味地要他们死记硬背,而从不鼓励学生作出必要的思考分析和拓展质疑训练,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适度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时空呢?显然,时代变幻,科技飞猛突进,发展前进的脚步倒逼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汲取正能量,让自觉反思常态化已是必然内驱力所在。尤其是面对农村薄弱高中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样的大现实背景下的新课标物理(学生普遍反映着
3、实很难)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的涵养意义重大且极具价值性。此外,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从现实困境中突破重围,找寻到扭转危机的灵丹妙药,善待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应有的物理学习教益,破除师生彼此的授学尴尬和极度的纠结与无奈。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教学有效反思中的“反思”为抓手,就本质而言,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大力实践着力促使整个教学活动的顺畅有效扎实稳妥渐进实施开展、让教学成为一种日趋优化的创造性系统工程,培养人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是
4、一种长远适用的终生学习做人生存发展的良好导向目标,要求教育必定要走在发展的前列,而绝非是陈旧死寂般地批量生产复制和不假思索地无效模仿过程就能轻松搞定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一切都需落在实践环节中,努力尝试,大胆探索,改进完善提高,不断攀登,紧跟时代教育脉搏的共振!教育教学随笔物理2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包括什么?对此有各种看法,应该说,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肯定是无能的,然而,传授了知识绝不等于就发展了能力,发展能力必须有意识的进行,所以教师应该既是善于传授知识的教者,又是善于培
5、养能力的导者,要培养能力,教师首先要在备课时,挖掘教材里的能力因素。每部分教材中都有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尤其是有关练习,只要我们用心分析研究,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例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教材,它是根据开普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先推导出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定律,进而推论太阳和行星之间、地球和月球之间、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具有共同的本质,最后得出万有引力定律。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直到卡文迪许用实验验证以后才最后完成。通过这个推论过程,使学生了解到从已知的知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获得新知,认识新的规律。从观察、分析到形成假
6、说,从假说再到理论,这种认识客观规律的辩证思维方法对学生有很好的影响。又如根据物理规律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定律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学习气态方程时,不少学生能够套用公式: ,但不能灵活运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不但要选择典型例题给以示范,更重的是研究如何通过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即:明确研究对象即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气”,因为气态方程是反映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因此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必须抓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这个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因为方程的等式两边是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初、
7、末两状态之间关系;建立并求解方程;检验计算结果是否符合物理事实。前三步是利用气态方程解题的基本思路,最后一步是所有解题都应注意的问题,所以简单地说,运用气态方程解题的方面就叫“气”、“态”、 “方程”。可见,解题思路是从物理定律中分析抽象或引申出来的,是规律本身的一种要求,而不是外加的。我们在钻研教材中注意研究这种物理规律和解题方法的关系,并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以训练学生,则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方面,必将受益不浅。教育教学随笔物理3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们普遍感到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
8、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前教材中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而现在有用的有价值,有用的内容多了,并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经常有“惊喜”的发现。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理想。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
9、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新的发现,也有经常被学生难住的现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老师鼓励的话多了,比以前和蔼可亲了,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经常做家庭小实验,上网查资料,学生学习比以前更轻松了,更喜欢上学了,对学习也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积极了。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上好一节物理实验课,将直接决定着这一节物理课的成败.而如何来提
10、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历年来物理教师们已作过不少尝试与努力,直到现在仍是我们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来提高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效果,谈几点小小的看法: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刚接触物理实验的初中生,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再加上对物理实验课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导致物理实验课教学很难组织,并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要想上好实验课,就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素质。2、明确实验目标。教学应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应以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和实验素质目标等。3、布置实验预
11、习题目。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比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之前,先布置预习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作用,根据什么知识可求的电阻?需要那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应如何进行?这样就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教育教学随笔物理4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学 随笔 物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