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电工项目三3.ppt
《安装电工项目三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电工项目三3.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三、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安装,项目教学目标:熟悉常见低压电器掌握交流接触器组成的控制电路的原理熟练安装典型交流接触器控制电路,【操作引领】,一、低压电器(一)开关电器刀开关胶盖瓷底闸刀开关负荷开关低压断路器,【操作引领】,(二)熔断器瓷插式螺旋式管式,【操作引领】,(三)交流接触器结构符号组成技术参数选用原则交流接触器的安装,【操作引领】,(四)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操作引领】,(五)主令电器按钮行程开关,【操作引领】,交流电动机一、结构定子转子轴承线圈风扇二、三相异步电机的接线1.三角型接法2.星型接法,【操作引领】,绘制、阅读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的要求所有电器的触点均按没有
2、通电或没有发生机械动作时的位置画出。同一电器的各部件是分开的,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统一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读懂电路中元件间的控制关系,分析电路控制动作。明确电路中元件的数目、种类和规格。按规定给原理图标注线号,主、辅电路分开,从电源到负载,每段导线均有线号,一线一号。线号编制原则:a、主电路三相电源相序依次编写为L1L2L3,电源控制开关的出线端子按三相电源相序依次为U11V11W11.从上至下每经过一个元件的接线端子,编号要递增。b、控制电路与照明、指示电路,从左至右用数字编号,线圈进线端用单号线,出线端用双号线,每经过一个接线端子编号要递增。,【操作引领】,
3、绘制电气安装图的原则电气安装图根据原理图、电器位置图及安装接线的技术要求绘制各电器元件的位置要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电器元件按实际尺寸统一比例绘制。同一元件用一个虚线框,画在一起。图形符号与原理图一致。各元件的端子都要绘制并标注线号。同一导线上连接的端子编号应相同。安装板外的电器元件在接线时要经过接线端子板并在接线端子板外标注线号。走向相同的导线绘成一股线。接线图与原理图仔细核对。明确电器元件的数目、种类和规格。,【操作引领】,检查电器元件的原则检测元件的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检查外观。检查触头系统。检查电磁机构和传动部件。万用表检查线圈的直流电阻,【操作引领】,安装电路的规则及步骤熟
4、悉电气原理图、掌握电路动作的顺序。依据原理图绘制电器位置图和接线图。检查电器的数量和质量。按电器位置图固定牢元件。按接线图布线。检查电路。通电试车。,【操作引领】,控制电路的布线原则一、接头接点布线工艺选择适当截面的导线、校直,按接线图规定的方位,在固定好的电器元件之间截取合适的长度的导线,剥去两端的绝缘层,用钳口钳成型,并套好号码管。线头与接线柱的连接应做到:单股芯线时,按顺时针方向绕成圆环压进接线端子,放垫片、弹垫。外露裸导线不超过芯线外径,每个接点不超过两个线头。芯线与针型孔连接时,导线要插到底,不能压绝缘层。多股导线时要绞紧,烫锡处理。软导线与接线柱相接时,线头较紧后绕螺钉一圈压入螺钉
5、。,【操作引领】,二、板前布线工艺A、板前明线布线工艺布线通道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面布线。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非交叉不可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就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但不能把导线做成“死直角”。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所有从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的导线必须连续,中间无接头。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
6、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应保持一致。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操作引领】,B、板前线槽配线的工艺要求:1)所有导线的截面积在等于或大于0.5mm2时,必须采用软线。考虑机械强度原因,所用导线最小截面积,在控制箱外为1mm2,在控制箱内0.75mm2。但对控制箱内很小电流的电路连线,如电子逻辑电路,可用0.2mm2,并且可以采用硬线,但只能用于不移动又无振动的场合。2)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3)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引出导线的走向,以元件的水平中心线为界线,在水平
7、中心线以上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上面的走线槽;在水平中心线以下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下面的走线槽。任何导线都不允许从水平方向进入走线槽内。4)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除间距很小和元件机械强度很差允许直接架空敷设外,其他导线必须经过走线槽进行连接。5)进入走线槽内的导线要完全置于走线槽内,并应尽可能避免交叉,装线不要超过其容量的70%。6)各电器元件与走线槽之间的外露导线,应走线合理,并应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变换走向要垂直。同一元件上位置一致的端子和同型号电器元件中位置一致的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要敷设在同一平面上,并应做到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得交叉。7)
8、所有接线端子、导线线头上都应套有与电路图上相应接点线号一致的编码套管,并按线号进行连接,连接必须牢靠,不得松动。8)在任何情况下,接线端子必须与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当接线端子不适合连接软线或较小截面积的软线时,可以在导线端头穿上针形或叉形扎头,并压紧。9)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只能连接一根导线,如果采用专门设计的端子,可以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导线的连接方式,必须是公认的。在工艺上成熟的各种方式,如夹紧、压接、焊接、绕接等,并应严格按照连接工艺的工序要求进行。,【操作引领】,三、板后网式安装工艺复杂的电器控制板(箱)可采用板后布线,用专用绝缘穿线板,由板后穿到板前,接到电器元件的接线柱上。根据
9、两个接线柱的位置决定走线方位,导线拉直即可。从板后穿到板前的导线,要求线路磺平竖直,弯成直角。根据设计要求用软线、单股硬线均可。接头接点要求与板前布线工艺相同。,【操作引领】,四、塑料槽板布线工艺复杂的电器控制设备采用塑料槽板布线,槽板庆安装在控制板上与电器元件位置横平竖直。将主控回路导线处由话语以柄内,将接线端线头从槽板侧孔穿出至电器元件的接线柱,布线完毕后将槽板扣上。槽板拐弯的接合处成直角,要结合牢固。接头、接点工艺与板前布线安装要求相同。,【操作引领】,五、结束布线工艺复杂的控制电路,按主、控回路分别排成线束。每根导线两端套上相同的线号。尽量横平竖直拐成直角,力求布线整齐。接头与板前配线
10、相同。,【任务操作】三相电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一、电路组成及元件作用刀开关、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电动机二、工作原理合上QS.起动:按下SB 交流接触器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 电机M起动运转停止:松开SB 交流接触器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断开 电机M停转三、电器位置图四、接线图,【任务操作】,五、电路布线1、控制电路布线将导线校直,按接线图规定的方位,在固定好的电器元件之间截取适当长度的导线剥去两端绝缘层,套上号码管,接入接线端子。2、主电路布线将导线校直,按接线图规定的方位,在固定好的电器元件之间截取适当长度的导线剥去两端绝缘层,套上号码管,接入接线端子。,【任务操作】,六、电路检
11、查查线号法万用表检查法。,【任务操作】,【任务操作】具有过载保护的单向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任务操作】3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目的和要求:1、掌握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2、研究电动机运转状态及数值测量。工具和设备:1、螺钉旋具、尖嘴钳、剥线钳、斜口钳等。2、万用表、兆欧表、测速表、钳形电流表等。3、控制板、导线、紧固件等。4、电器元件。见表11。,【任务操作】表11,【任务操作】3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实训内容:画原理图。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保护功能。增补用以指示正、反转功能的信号电路。按表11配齐所用电器元件,并进行质量检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装 电工 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2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