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北京体育大学 王卫星,引言,尽管我国奥运军团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32枚金牌的辉煌成绩,但是不少项目甚至是优势项目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上的失误和不稳定表现折射出体能训练上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浮浅;训练方法手段单一;专项体能特点的剖析不够深入;专项体能与专项技、战术的结合不紧密等等。如沙滩排球。体能训练应该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有着间接的和直接的联系。否则,所获得的已提高的体能训练水平就无法向专项训练方面顺利地过渡与转换,甚至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中。马特维也夫也曾指出:不但专项训练手段要从专项出发进行选择,一般身体训练手段
2、也必须从专项出发进行选择,一般身体训练并非是与专项无关的练习。所以在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突出“专项特点”和“个体特征”显得极为重要。,广义的“体能”概念:,体能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根据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体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形态;2)身体机能;3)健康水平;4)运动素质。运动素质主要分为4大类:(1)力量素质类;(2)速度素质类;(3)耐力素质类;协调柔韧类。,狭义的“体能”概念:,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力
3、量素质在体能训练中所处的位置。,体能训练的概念,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能能力,发展运动素质,促进竞技水平提高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分为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是围绕着竞技能力的形成而采用多种身体训练手段,由此来全面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和健康水平。专项体能训练是围绕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采用专门的身体训练手段,由此来不断地完善或优化专项力量训练体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体能训练的意义,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承受大负荷量训练和高强度比赛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防
4、伤防病、延长运动寿命,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一)不同运动项目的关键力学特征运动时的支撑时间:短跑0.08-0.10s 跳远0.11-0.12s 跳高0.18-0.22s运动时的支撑力量:短跑约300公斤、跳高约600公斤、跳远约900公斤。运动器械的出手时间与初速度:标枪0.16-0.18s 26-30m/秒(80m以上)铅球0.15-0.18s 13m/秒(19m以上)铁饼25m/秒(65m以上)两种快速用力形式:跳跃项目在运动开始时即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冲击式的爆发用力),如跳高、跳远的起跳等。投掷项目是在运动结束时达到最大力值(持续性的加速用力),如铅球、铁饼、标
5、枪等投掷器械时的出手。,三名世界著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关系,一、认清项目特征,现代篮球运动的突出特征就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直接、全面对抗”(钱澄海)。“一定限制条件”是指规则的限制,规则直接影响和制约教练员的训练方向和内容,规则发生演变教练员就要及时调整,改进训练设计和要求,以尽快适应形势的发展。“直接、全面对抗”是指篮球竞赛中运动员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种接触具有激烈的对抗色彩,而且这种对抗是全面的,它包括了身体的抗衡、技术的抗衡、战术的抗衡、心理的抗衡、谋略的抗衡等等。在竞赛中这种全面的对抗表现为综合性的。根据这一突出特征,运动员不但要有一定的身高、体重,而且运动素质(包括速度、
6、力量、耐力、弹跳、灵敏、柔韧、协调)要全面发展;技术也要全面,而且有绝招和特长,并达到技艺的水平;战术要从“变”字做文章;心理要开发智力,注重意识。谋略则主要体现为临场战术的指挥。,一、认清项目特征,(一)运动特点快速、高度、全面、持久是当代篮球比赛中最显著是运动特征。快速是以最短的时间争取空间并能投篮得分的有效手段。高度实质上为了更好的占有制空权,它由运动员的身高和弹跳绝对高度两者组成。全面是随着篮球运动技术向着高水平发展而产生的。持久则表现在打满四节比赛约耗时近两小时。,一、认清项目特征,(二)动作结构和肌肉工作特点1.参与运动的主要肌群2.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 运动(脚支撑)短跑0.08-
7、0.10跳远0.11-0.12跳高0.18-0.22 运动(出手或推手)标枪0.16-0.18铅球0.15-0.18跳马0.18-0.21 运动(拉浆)皮艇20-25kg赛艇30-35kg划艇20-30kg3.参与运动肌肉的收缩特点4、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配合,一、认清项目特征,(三)能量代谢特点:1.磷酸原供能为主(举重、投掷、跳跃、跳水等);2.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100m、200m,游泳50m、击剑、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等);3.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400m、游泳100m、速度滑冰500m、皮划艇200m等)4.糖酵解和糖氧化供能为主(田径800m、1500m、3000m、游泳2
8、00m、400m、800m、赛艇皮划艇500m、1000m、公路自行车等);5.糖氧化和脂肪氧化供能为主(田径5000m、1000m、马拉松、赛艇2000m、公路自行车60km等);6.脂肪氧化和糖氧化供能为主(铁人三项、越野滑雪、各种极限耐力运动等)。,足球运动的能量代谢,排球供能特点:既有高水平的无氧代谢能力又具备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的运动项目。,没有一场比赛使血糖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比赛间歇和运动员在间歇时摄糖所致。没有一场比赛使血乳酸值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象表明:尽管排球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项目,但是高强度动作并不是连续出现到足以产生由于血乳酸堆积所造成的疲劳。肌糖元在
9、第一场比赛后下降32.28%,全天比赛后肌糖元下降40%,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慢肌纤维肌糖元下降的比例比快肌纤维大。这些队员的平均摄氧量为56.458毫升/分/公斤体重,与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大致相同。,一、认清项目特征,(四)技术特点:关键的技术环节以短跑为例,快速伸髋、鞭打扒地。优秀与非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在于:伸髋的速度与力量;落地的距离与缓冲。以跨栏为例,“跨栏步”在全程跑中占显要地位,完成跨栏步所需腾空时间和身体水平位移距离约等于起跨支撑所需时间及身体重心位移距离的3倍,这意味着起跨要花费很大的能量(平跑一个单步腾空阶段和支撑阶段的时间比值为1.21),每次过栏身体重心起伏差在1218厘
10、米,平跑时为68厘米,这就构成“跨栏步”支撑阶段动作由“跑”向“跨”转化,无论在动作结构、用力性质及动作意识上都有明显的不同。,跆拳道的技术特点,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攻击方法的特点,跆拳道主要是以脚法攻击对方为主。进攻中髋关节的发力起主导作用,力求出腿的力度和击打的效果。在比赛中虽然可以使用拳的得分技术,但往往只起到防守、格档的作用。进攻时则主要是运用腿法攻击对方头部和被保护的胸腹部。以刚制刚,直来直往: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技术多是以刚制刚,以直接接触为主,方法比较硬朗简练。进攻时都采用直线的连续进攻,以快速连贯的腿法组合打击对手;防守时的动作也是以直接的格
11、档为主,讲究以硬抗硬,以快制快。,一、认清项目特征,(五)比赛规则:如跆拳道比赛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对手等因素条件下进行搏击的对抗性项目。正式比赛中运动员要在一天的时间内经历多个轮次的角逐,最终获胜夺得金牌。虽然每场的比赛时间不长,但多轮比赛被安排在一天中进行,运动员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压力都是很高的。,二、明确个体特征:,(二)运动素质:如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速度力量、灵敏协调;.速度、专项耐力、最大力量;.力量耐力、一般耐力、柔韧。前锋速度、爆发力、灵敏前卫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协调性边后卫速度耐力、灵敏、力量中后卫弹跳力、最大力量、协调性守门员灵敏、协调、弹跳、力量、柔韧,中国
12、划艇队,最大力量测试成绩,二、明确个体特征:,(四)技术风格和用力特点:孟关良对全身肌肉的调动能力较强,用力特征上属于均衡型。在划浆时可以调动多群及同一功能群中的多块肌肉参与工作,而且左右侧肌肉能够协调配合。杨文军的突出特点是单块肌肉用力特征显著,拉浆主要依赖三角肌后部,躯干回旋主要依赖腹外斜肌,其他肌肉虽然亦能协调配合,但做功比率远远小于上述特征肌肉。王兵的肌肉用力特征与孟关良相近,但肌肉协调用力能力弱于孟关良。,二、明确个体特征:,(五)动态特点:同一跳高选手在跳过不同高度时其起跳时间时不同的,试跳的高度越高起跳支撑时间越短。当男子400m跑的成绩在50s左右时,其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比例为
13、61,当成绩提高到46s左右时,这一比例变为81。再例如,199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参加百米决赛的男运动员加速跑维持到80m左右,加速时间维持到8.128.32s,而著名女飞人乔伊纳在获得24届奥运会百米冠军时加速跑持续9.62s,距离达90m。如果一般水平的短跑运动员也把80m跑作为速度训练手段的话,显然是不适宜的。,竞速结构的要素及其对应的运动能力,竞速结构,起航阶段 加速阶段 途中阶段 冲刺阶段,025m 25150m 150420m 420500m,适宜的桨频,充分的用力(力量速度)获得初速度。,快速提高浆频、保持拉桨力度(速度力量),控制浆频、突出每桨效果(功率),动作协调放松(省能)
14、,提高浆频,保持每桨效果,高度集中用力),速滑成绩与最大无氧能力变化的模拟结果,依J.J.De Koning等(2003),速滑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变化的模拟结果,依J.J.De Koning等(2003),三、筛选和设计正确的训练方法,(一)从项目特征出发 从个体特点入手(二)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效能分析(三)负荷结构及其相关的负荷因素(四)负面效应,卧拉与卧推练习的动作分析,卧推练习:主要目的是要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以及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力量。实际训练中,上述3块肌肉的做功贡献率皆明显大于其他肌肉。故卧推练习可以作为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之一,但在训练中应严格控制动作的质量,避免过多的多余动作所起到的
15、助力作用。,卧拉练习:主要目的是要发展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等肌肉的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发现,采用传统的卧拉方式,发展的肌肉主要集中在上臂和前臂的小肌肉群,不能让运动肩带的大肌肉得到充分的收缩。,两名运动员达到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最大力量时的力曲线(F1和F2),备战2004年奥运会田径科技攻关服务组,适宜高度的跳深,超过适宜高度的跳深,不同高度跳深力时间曲线对比示意图,有氧耐力,能源物资的储存,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有氧代谢能力,糖原、脂肪,运氧能力,用氧能力,吸氧能力,有氧耐力的决定因素(身体素质训练法1999),Estimation of HEARD,HR,190,100,W
16、,VO2,VO2 pot,AeT,AeT,Small,Large,四、体能训练的系统性,按照身体发展的内在规律,体能训练不仅要系统规划,统筹安排。对多年训练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内容、比重、手段、负荷等方面也作出系统安排,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以及达到高水平成绩之后,更应周密考虑。青少年时期运动素质会表现出发展的“敏感期”,在此阶段就应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相应内容的体能训练,促进其最大限度地良好发展,为创造高水平成绩打下基础。而当达到水平成绩后,运动员有机体形态、机能的改造已相当完善,运动素质的提高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就需要细致考虑,寻找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运动训练适应的形成主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
17、阶段:对运动员机体施加刺激阶段。这种刺激包括训练、比赛和生活(饮食 作息制度 时差 气候等)所受到的各种刺激。第二阶段:对刺激产生直接的应答性反应阶段,该阶段是不适应所引起的暂时性反应阶段。第三阶段:对刺激产生局部或整体适应阶段(短期适应)。此阶段为开始形成适应阶段。第四阶段:器官和系统在结构与机能上的改造和完成阶段,即长期适应形成阶段。第五阶段:训练适应的衰退阶段。训练安排不合理,或长期使用相同的训练负荷,则产生适应的某些机能会出现消退下降和消退。,质疑“超量恢复”,能源物资恢复的异时性;器官与组织恢复的异时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性;不良的负荷刺激只能带来运动机能的衰减;不
18、同运动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不同。,系统训练的几点考虑:,(一)在体能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可使运动员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和协调的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基础体能训练并不意味着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是运动员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器官系统和各项运动素质绝对均衡的得到发展与提高,相反,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是应根据专项运动的特点和需要以及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有主有次地安排专项体能训练和基础体能训练。(二)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能训练中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系统训练
19、的几点考虑:,(三)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因时、因地、因项、因人而异。(四)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各项运动素质在人生长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发展的程度不尽相同,训练的可塑性也不一样,训练中应该抓住有利时机,使该素质在适时的年龄阶段得到相应的发展,尤其在敏感时期得到较大的提高。(五)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不断地给与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愿意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付出。教练员也应采用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尽量使体能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养运动员对训练的兴趣,使运动员减少对训练枯燥感和无味感,从而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孙海平关于刘翔体能训练的观点和思路 针对性强、系统性好、方法简练实效:针对性:神经反应速度、髋关节力量与灵活(刘翔的腿部力量可能不比欧美运动员强,但他的髋关节力量比他们大。一切力量都控制在我的手中。)系统性:体能的提高应立足于多年不间断的系统训练,不断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挖掘最大潜力的目的;当前传统的体能训练的误区和认识上的滞后:认为凡在一次大赛前后必须调整,甚至是每次小赛前后都要调整,而且这些调整又是非常消极的。,谢谢大家!为在北京奥运上取得更多的金牌加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2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