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学 号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学 生 姓 名: 专 业 名 称: 指 导 教 师: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年 月 日学 号: 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评阅人: 目 录11234551333344444566666888899111233344445567999993013030303124摘 要新建的某酒店位于广州海珠区会展东路东侧,珠江水道以南(相距约90m)。场区西、南、北三面路网已建成,征地红线范围内多为菜地,现已堆填建筑垃圾和素填土。地面起伏较大,场地
2、东面原为河涌,现已堵塞,形成大水塘,呈南北走向,水位受潮汐影响,潮差约0.5m;西面近期已填土,地面高出菜地约23m,形成小土丘。开挖基坑面积约26000,基坑周长约639.5m,开挖深度6.3515.30 m。总建筑面积120924;其中:地上83164,架空层956,避难层1713,地下35091。建筑总高度为137.5m。地上37层、地下2层。本基坑支护工程一是项风险较高、较大范围支护的施工工程,其成功与否关系到会展中心周围的道路是否能够安全使用。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安全,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施工。即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把获得的信息通过修改设计反馈到施工中去,提高
3、基坑支护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基坑经过支护后安全、可靠、稳定。为此,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的技术规定在基坑场地或附近地段设置位移观测点,监测基坑、以及邻近建筑物、道路的水平位移情况;对喷锚设计方案通过信息施工法加以补充完善。通过信息化施工,及时了解和掌握整个场地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作出反应,研究相应对策,解决出现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基坑的稳定。关键词: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基坑监测第一章 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拟建某酒店位于海珠区会展东路东侧,珠江水道以南(相距约90米),基坑周长约639.5m,开挖深度4.207.70 m。1.2 工程地质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
4、察报告,场区基坑支护段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1、人工填土层(Qml)包括耕土、杂填土。耕土:灰黄色,由粘性土、少量松散砂土及植物根系组成,厚度1.002.30 m。杂填土:杂色,由砖块、碎石、杂物等人工垃圾组成,厚度2.605.20 m。2、冲积土层(Qal)淤泥、淤泥质土:灰黑色,饱和,软塑-流塑。场区均有分布,层厚为0.805.20 m,层面埋深为1.005.20 m。细砂:灰白-灰黑色,饱和,松散,含多量淤泥。场区大部分有分布。层厚为0.709.40 m,层面埋深为2.208.00 m。中、粗砂:灰-灰白、灰黑色,饱和,松散-稍密,含少量粘性土。场区有分布。松散砂:层厚为1.005.10
5、 m,层面埋深为4.0010.20 m。稍密砂:层厚为1.105.60 m,层面埋深为9.2011.60 m。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灰、灰黄色,软塑-可塑(稍密),以软塑为主,含粉细砂。仅局部有分布,厚度为1.103.20 m,埋深为9.2011.60 m。3、残积土层(Qel)粉质粘土:褐色,湿,可塑-硬塑,底部坚硬,仅局部有揭露。可塑:层厚为0.901.85 m,埋深为8.258.50 m。硬塑:仅1个钻孔,层厚为1.20m,埋深为10.40 m。坚硬:层厚为1.106.40 m,埋深为7.0012.60 m。4、基岩场地基岩为细砂岩、砂砾岩,基坑开挖范围内均未能揭露到。15、地下水由文献
6、2,3可知: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0.252.40 m。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冲积砂层,透水性强,分布广泛。由于场地地下水与珠江水有连通,地下水补给充裕。抽水试验测得渗透系数K=8.27 m/d。6、环境条件东侧:空地,距离居民主宅区约135 m。南侧:为新港东路,基坑边距人行道边约11.5 m。西侧:距市政道路人行道约6.5 m。北侧:为滨江路,距人行道约55 m。1.3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1、工程施工的地质环境特殊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场地砂层较厚并直接与基岩接触,地下水丰富,支护结构应满足止水和稳定性,还须有可靠的基坑排水,防止坑底渗水而导致基坑周边土体失稳的措施。2、淤泥较厚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7、由于锚杆在淤泥、淤泥质土中比在砂层中的极限抗拔力要小得多,合理采用新的施工工艺而使锚杆在淤泥、淤泥质土中的拉力是本项工程顺利施工的一大难题。3、砂层较厚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由于锚杆在含水量丰富的砂层中不易成孔,容易造成流砂、管涌的事故;锚杆在钻进过程中扰动原状砂石也容易造成涌砂的现象,容易引起挡土墙背后地面的塌陷,因此,要合理地采用新的施工工艺解决以上问题。4、止水要求高由于地下水工程要求支护墙具备止水性能,因此在搅拌桩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搅拌桩的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断桩等薄弱部位,确保防水质量。5、坚硬石块对搅拌桩施工的影响由于杂填土层中含有砖块、碎石、杂物等人工垃圾组成,因此在搅拌桩施工中,应
8、开挖搅拌桩工作导槽,以确保搅拌桩施工的顺利进行。6、相邻两搅拌桩的施工间隔时间太长对止水的影响本工程原则上每一施工段宜连续施工,相邻桩体施工间隔不得超过24小时,但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相邻两搅拌桩的施工间隔时间太长,所以要合理的采用新工艺以确保本工程防水质量。1.4 工程施工关键及施工对策1、加强搅拌桩与锚杆的施工质量,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止水效果,为基坑土方挖运和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2、对基坑土方开挖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合理分段分层,开挖后及时施工锚杆土钉,严禁超挖。3、通过保证搅拌桩成桩施工过程中水泥用量、压浆过程中的连续性、喷浆搅拌提升速度和复搅次数,确保搅拌桩桩墙的整体稳定性。4
9、、通过保证锚杆的直径、平直度、中支架、止浆装置、杆材的除污除锈、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控制,确保锚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严格控制搅拌桩、锚杆的施工质量,对结构施工中的断桩、漏桩、基坑周边的地面沉降而引起的裂缝及时抢救,以确保防水效果。6、尽量保证搅拌桩施工的连续性,减少相邻两桩施工的时间差,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止水效果,为基坑土方挖运和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7、加强注浆锚管、预应力锚杆、喷锚网的施工质量,确保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为基坑土方挖运和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8、采用信息化施工,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及时测量各项数据,分析并指导施工,确保施工方法的科学可靠及施工过程中的施
10、工安全。第二章 施工部署2.1 施工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工期紧等具体特点,我们将采用突出各个施工阶段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重点、难点,集中人、财、物打“歼灭战”。整个施工过程主要划分为五个阶段:1、施工准备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施工技术准备、物质准备、机械准备、劳动力准备、修建临时设施、临时水电管线敷设,临近房屋控制点的布置。2、搅拌桩的施工科学的组织流水作业,尽早为主体结构施工创造条件。此阶段的重点是保证水泥用量,压浆过程中的连续性,喷浆搅拌提升速度和复搅次数,以确保桩身的完整连续性等,达到止水要求,为施工锚杆及土方开挖创造有利条件。3、钢管桩的施工此阶段主要内容是130钢管桩(89钢管)的施工,
11、施工重点是采用130mm钻机引孔,以保证钢管桩的垂直度,认真解决钢管桩的偏差问题。4、第一、二、三等层土方开挖、钢花管土钉或预应力锚杆的施工此阶段主要内容是土方开挖、钢花管土钉、预应力锚杆的施工。施工重点是认真解决基坑支护、土方挖运等防水问题,采取有效降、排水的措施,保证基坑土方、钢花管土钉、预应力锚杆施工的有序进行。5、钢筋网和喷射砼的施工此阶段主要内容是钢筋网和喷射砼的施工。施工重点是认真解决基坑支护的防水问题,采取快挖快喷射砼的方法进行面墙保护。2.2 施工总流程若有板梁三管摆喷搅拌桩放坡开挖M10砂浆抹面厚50130钢管桩搅拌桩注浆锚管、预应力锚杆成孔每层土方开挖挂钢筋网插入杆材杆材的
12、制作喷射混凝土(100厚)灌注水泥浆腰梁制安或锁定2.3 平面布置与现场管理由于该工程占地范围大,工期要求紧,现场施工人员多,工种互相穿插,故要有严密科学的管理。1、施工平面由项目经理负责,由工长及材料部门、机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按平面分片包干管理。2、现场临设、道路应有排水明沟,且必须保证道路、排水沟的畅通。3、现场的水准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应有醒目的标志,并加以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拐点测量点应在基坑外引出来。4、现场办公地点设置“六牌一图”,在施工点挂设安全标牌。5、施工设备、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6、各施工队伍要遵守统
13、一的平面管理制度,施工忙而不乱。7、现场办公、材料加工场地配置门卫,加强现场材料、物资等的保卫工作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8、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减少材料浪费,并定期检查。9、现场的施工垃圾要采取定期清理,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保持现场干净整洁。10、切实执行我公司根据广州市政府有关规定编制的现场文明施工细则,并进行定期检查评比。11、某酒店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1)。第三章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3.1 前期准备工作1、熟悉、审查设计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2、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安排好实验工作。3、工程施工中拟采用的主要施工工艺。(1)搅拌桩采用四喷四搅施工工艺;(2)钢管桩
14、施工工艺;(3)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3.2 基坑支护设计要求某酒店基坑支护工程平面图(附图2)由文献3、4、5可得:1、工况1段采用上部1m放坡,下部垂直开挖,搅拌桩与土钉的复合止水支护形式。(1)沿基坑开挖边线外布设2排搅拌桩,要求穿过砂层,进入强风化0.3m,平均长度约10 m。如果搅拌桩未能穿过砂层或不能进入强风化岩,应采用喷射注浆等措施进行补救。(2)搅拌桩桩径500mm,平行基坑方向(纵向)搭接为15,垂直基坑方向(横向)搭接均为10。(3)搅拌桩施工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425#普硅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喷浆搅拌,水泥掺入比不低于15%,每米水泥用量不
15、低于50。搅拌桩强度要求大于1.0MPa。(4)坡面上从深2.00m开始,布设2排土钉,为钢花管土钉,上下排土钉梅花形排列,垂直间距1.50m,水平间距1.20m;各排土钉长度从上到下分别为15m、15m、12m。(5)钢花管土钉采用48钢管,前端头打制成尖头,管身前段三分之二长度范围内每隔0.5m钻孔径为5的出浆孔,孔前加焊长10的8的防砂筋,采用人工或气动锤直打入。(6)面板网筋采用8钢筋按200200编网;加强筋采用216钢筋菱形布设,焊牢于土钉端部;喷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厚度为10。2、工况2段采用上部1m放坡,下部垂直开挖,搅拌桩、钢管桩与土钉的复合止水、支护形式。(1)沿基坑开
16、挖边线外布设2排搅拌桩,要求穿过砂层,进入强风化岩0.3m,平均长度约10m,如果搅拌桩未能穿过砂层或不能进入强风化岩,应采用喷射注浆等措施进行补救。(2)搅拌桩桩径500,平行基坑方向(纵向)搭接为10,垂直基坑方向(横向)搭接均为20。(3)搅拌桩施工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425#普硅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喷浆搅拌,水泥掺入比不低于15%,每米水泥用量不低于50。搅拌桩强度要求大于1.0MPa。(4)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沿基坑开挖边线外侧,距离开挖边线30,施工一排超前钢管桩,桩间距1.30m,成孔口径130,孔深9m,全长置入89钢管。(5)钢管下段三分之一长度
17、范围内每隔0.5m钻孔径58的出浆孔。(6)钢管桩的注浆采用压密注浆工艺,注浆压力0.5MPa,全长灌注水灰比为0.450.50的425#水泥静浆,浆体强度不低于20 MPa。(7)钢管桩顶部用225钢筋纵向焊接,横向用16钢筋与搅拌桩插筋拉接,现浇强度为C20,厚20,宽1m的混凝土板梁。(8)坡面上从深2.00m开始,布设6排土钉,为钢花管土钉,其中G2排间隔为预应力锚索;上下排土钉矩形排列,垂直间距和水平间距均为1.20m;各排土钉长度从上到下分别为12m、15m、18m、18m、15m、12m;预应力锚杆长20m,设自由段5m。(9)预应力锚索的成孔口径均为150。杆体采用75钢绞线,
18、自由段涂防锈漆后,外套塑料波纹管。(10)钢花管土钉采用采用48钢管,前端头打制成尖头,管身前段三分之二长度范围内每隔0.5m钻孔为5的出浆孔,孔前加焊长10的8的防砂筋,采用人工或气动锤直接打入。(11)预应力锚杆的注浆采用底部注浆工艺,注浆压力0.5MPa;钢花管土钉的注浆采用压密注浆工艺,注浆压力0.51MPa;浆液均为水灰比0.450.50的425#水泥静浆,浆体强度不低于20 MPa。(12)面板网筋采用8钢筋按200200编网;加强筋采用216钢筋菱形布设,焊牢于土钉端部;喷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厚度为10。(13)预应力锚杆在注浆7天后锁定。3、工况3段采用1:1.5放坡开挖,
19、搅拌桩止水形式。(1)沿基坑开挖边线外布设2排搅拌桩,要求穿过砂层,进入残积粉质粘土层0.5m,平均长度约14m。(2)搅拌桩桩径500,平行基坑方向(纵向)搭接为10,垂直基坑方向(横向)搭接均为10。(3)搅拌桩施工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425#普硅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喷浆搅拌,水泥掺入比不低于15%,每米水泥用量不低于50。搅拌桩强度要求大于1.0MPa。(4)沿搅拌桩边采用1:1.5放坡,坡脚打木桩堆沙包,坡面喷C20混凝土,厚50。4、工况4段在东北侧电梯井,采用垂直开挖,搅拌桩支护。(1)沿基坑开挖边线外布设2排搅拌桩格栅状布置,桩长4.5m。(2)
20、搅拌桩桩径600,平行基坑方向(纵向)搭接为15,垂直基坑方向(横向)搭接均为10。(3)搅拌桩施工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425#普硅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喷浆搅拌,水泥掺入比不低于15%,每米水泥用量不低于50。搅拌桩强度要求大于1.0MPa。5、工况5段在Y8轴,采用垂直开挖,搅拌桩支护。(1)沿基坑开挖边线外布设2排搅拌桩格栅状布置,桩长5.5m。(2)搅拌桩桩径600,平行基坑方向(纵向)搭接为15,垂直基坑方向(横向)搭接均为10。(3)搅拌桩施工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425#普硅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喷浆搅拌,水泥掺入比不
21、低于15%,每米水泥用量不低于50。搅拌桩强度要求大于1.0MPa。6、工况6段采用垂直开挖,搅拌桩、钢管桩与角撑的支护形式。(1)沿基坑开挖边线外布设1排搅拌桩,桩长56m。(2)搅拌桩桩径600,搭接10。(3)搅拌桩施工采用喷浆工艺,固化剂采用425#普硅水泥,浆液水灰比0.50.6,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喷浆搅拌,水泥掺入比不低于15%,每米水泥用量不低于50。搅拌桩强度要求大于1.0MPa。(4)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在搅拌桩中,施工一排钢管桩,桩间距500,成孔口径130,孔深6m,全长置入89钢管。(5)钢管下段三分之一长度范围内每隔0.5m钻孔径58的出浆孔。(6)钢管桩的注浆采用压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酒店 基坑 支护 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2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