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表格教案[1].do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表格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表格教案[1].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
2、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
3、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
4、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课题1 、窃读记课时课时:两课时课型讲授主备课:李泽辉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一读课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孔乙己“窃”的是书,而本文“窃”的则是读,情趣上大相径庭。品读课文,我们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
5、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
6、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辩。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
7、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
8、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自学生字新词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饿、惧、柜、檐、酸、撑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整体感知课文.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认读生字词.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品味“窃读”,感受渴望边默读课文边用“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
9、.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品读课文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
10、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
11、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指导朗读.深悟“窃读”,回归整体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
12、读一读.2.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学生自由读文.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要求不高,只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难以实现。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 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汇报交流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
13、长大的!”回归整体,理清层次诵读句子.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教师要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d;“踮起脚尖”中的“踮”读din;“暂时”中的“暂”读zn;有一些字的笔画较多,如,“饿”“惧”“檐”“酸”“撑”,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画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积累内化,课外拓展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窃读记复杂:快乐惧怕(心理描写独
14、特感受)急切:(动作描写:跨、踮、钻、挤、找)七、教学反思教学亮点 :不足之处:课题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时1课时课型讲授主备课李泽辉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
15、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五、教学环
16、境及资源准备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课前准备提出要求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小小年纪、刚刚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揭示课题.质疑问难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互相交
17、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深入感悟,明白道理.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
18、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积累运用.培养能力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拓展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闲书 多看书偏科 三贯通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七、教学反思课题3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主备课李
19、泽辉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孤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见多了博览群书的高论,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
20、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
21、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或补充内容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的活动: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表格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1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