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doc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 遗迹长城赞编写者赵银君执教时间教学内容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二、检查预习三、配乐朗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边看边听,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指名读课文1放映长城
3、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2精读品味,语言赏析鼓励学生充分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激发。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二、朗读体会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4、伟大的奇迹”?(提示:因为: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三、齐读课文四、指导背诵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板书设计 长城赞形态像条长龙长城构造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伟大奇迹联想血汗、智慧凝成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遗迹索桥的故事编写者龙华执教时间教学内容索桥的故事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验人类最美好的事物,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知识目标:整体感悟课文的故事情节
5、并声情并茂的讲述。教学重点难点1写出课文提纲,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2弄清写索桥的故事与写都江堰的故事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百姓间的一句话。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围绕着索桥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二
6、、初读课文读课文,思考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思考,提出问题。预设的问题:1.索桥什么样子?2.为什么要修建索桥?3.谁修建的索桥?怎么修建的?4.索桥到底有哪些故事阅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为学生搭设问题研究的平台尤为重要。初读课文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愿望。三、深入理解课文1索桥到底什么样子呢?有什么特点呢?读课文,边读边画相关的语句,边思考。2看图片,直观感受索桥的样子。看到了索桥你有什么感受。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课文。四、交流感受1默读课文,想一想索桥有什么故事?作者有什么感受?结合文章内容及课前所查找的资料想一想你从中有哪些收获与
7、体会。2默读,自学,边读边画相关语句,做批注。3从这些故事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和同学交流。(作者的感受: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那是怎样的手和心呢?)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读书心得1写索桥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引入课外资料,介绍李冰父子的故事,了解李兵父子是怎样修建都江堰的。2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里的手和心都比喻什么?(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牺牲,为他人着想的手和心。)3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你猜
8、猜石头会说些什么二、揭示道理多么感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桥上,欣赏着独特的风光,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有了新的收获与体会。同学们今天也追随着作者一起感受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带着新的感受有语气地再读一读。何公何母的故事。(具有勇往直前的创造精神,为后人造福。)交流勇士丹柯的故事。(舍己为人)故事是感人的,是讲不完的。然而,你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看图片,我们一起欣赏这里的景象,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得到了哪些更美更好的东西?看图片,交流感受,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三、小结充满智慧与才干的劳动人民才使得这里更加美丽。完整读课文,想
9、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列一个提纲。介绍索桥(1): 名称,桥身,桥面,桥栏,桥墩站在索桥上(2-3): 都江堰走下索桥(4-5): 索桥来历感悟(6):主旨四、拓展延伸结合现实生活你还能说出那些人间更美,更好的故事吗五、作业写一段反映爱心这一主题的语段。板书设计索桥的故事李兵父子 舍己为人何公何母 勇于牺牲勇士丹柯 不怕困难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遗迹我站在铁索桥上编写者安登文执教时间教学内容我站在铁索桥上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字,会认1个字。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4允许
10、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的战斗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1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飞夺卢定桥。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3师描述激情: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江水湍急,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是英雄好汉,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
11、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毛主席的诗句“大渡桥铁索寒”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写什么呢?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读音。重点指导:楼梨3齐读课文三、整体感知课文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什么?2学生回答。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2思考:人在铁索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高又险)3指导感情朗读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2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1作者站在铁桥上,心潮汹涌激荡,思接古今,
12、找出有关的诗句,同桌互相读一读。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2学生汇报(1)重点学习第二节。(2)圈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的词语。(3)采用多种方式朗读。a、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b、“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假如你就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壮观的景象,想到英勇的红军,你会高声歌唱:(4)指导朗读第二节板书设计红旗火光铁索弹雨 英勇无畏火网第二单元 遗迹白鹤梁的沉浮编写者张晶执教时间教学内容白鹤梁的沉浮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
13、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科技工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方案。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 学 流 程个人补充内容一、导入谈话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你们心里就会猜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呢?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白鹤梁的资料。2课件出示,介绍白鹤梁的相关资料。3解题:“白鹤梁的沉浮”中的“沉浮”指什么?二、教学新课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扫除文字障碍。2再次品读,理清文章的思路。(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了对白鹤梁的保护,因为白鹤梁具有重要的
14、文物价值。为了保护白鹤梁,专家们共同研究设计了三套方案,最终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实验,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2)本文写作的思路是什么呢?(白鹤梁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为了保护白鹤梁专家们设计的三套方案。重点写了葛修润在推翻了前三个方案后所设计的新方案。)3深入研究课文,具体分析。(1)文章开头是如何写的,有什么好处?(2)为什么白鹤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的保护单位?(让学生在课文中自找答案并标出来,指名分别朗读。)(3)为了保护白鹤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保护白鹤梁的方案,优越性,弊端1水下博物馆方案方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第二 单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1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