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质量检测人教必修2.doc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质量检测人教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质量检测人教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反应与能量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解析:本题考查低碳生活,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薪柴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答案:D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自发进行时,便能构成原电池。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2FeCl2Cl2=2FeCl3BZnAg2OH2O=Zn(OH)22AgC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D2
2、H2O2=2H2O解析:本题考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题意可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是要求氧化剂、还原剂各为一种物质,分别在正、负极发生反应。A、B、D项所示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不同物质,符合题意;C项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Na2S2O3,不合题意。答案:C3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片上发生了还原反应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正极附近的SO浓度逐渐增大解析:因为锌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所以锌作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铜极为正极,H在正极得到电
3、子,放出H2。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在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答案:A4双选题下列关于中和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酸跟1 mol碱在溶液里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B反应HOH=H2O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C在稀溶液里酸跟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D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属于中和热解析:A、B两项的错误在于缺少“1 mol H2O”这一必要条件。答案:CD5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解析: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4、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活泼金属(如Zn)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答案:A6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 D3v(W)2v(X)解析:对于任一化学反应而言,当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它们的比值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本题中的反应即为v(W)v(X)v(Y)v(Z)3243,分析选项可知,C项正确。答案:C7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
5、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解析: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二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加热才能发生,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8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在此时间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 mol/(Ls)。则此一段时间是()A1 sB2 sC0.44 s D1.33 s解析:根据公式v(NH3),可得:t2 s。答案:B9对于反应ZnH2SO4=ZnSO4H2(反应放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
6、上图表示B1 mol锌所含的能量高于1 mol H2所含的能量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为正极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 L解析:由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项中图像与此相符,A项正确。反应物、生成物各有两种,无法确定B项是否正确。若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负极,故C项不正确。D项中因未指明温度、压强等条件,故气体体积不确定。答案:A10双选题下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到达限度Ct2t3
7、,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解析: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均同时存在,同时进行,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如图t2时, v(正)v(逆),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BD11已知:Na2S2O3H2SO4=SSO2H2ONa2SO4,通过析出硫的快慢可以说明反应速率的大小,请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最先看到硫析出的是()温度Na2S2O3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H2SO4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A2015 mL 0.1 molL115 mL 0.1 molL1B20 10 mL 0.2 molL110 mL 0.2 molL1C50 50 mL 0.1 molL150 mL
8、0.1 molL1D50 5 mL 0.5 molL15 mL 0.5 molL1解析:题给反应在四种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D项。答案:D12已知:1 mol H2(g)与1 mol Br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Br(g)时放出72 kJ的热量,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则表中a为()A404 B260C230 D200解析:由于H2(g)Br2(g)=2HBr(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3692(436a)72,解得a230。答案:C13(2011
9、安徽高考)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意在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转移情况和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情况。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项错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项错误。Ag化合价升高形成AgCl,AgCl是氧化产物,D项错误。答案:B14双选题可逆反应H2(g
10、)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H2、I2、HI的浓度相等D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解析: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来说,体积不变,任何情况下密度都不变;只有平衡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时候才达到平衡状态,本题中只有I2有颜色,所以B、D符合。答案:BD15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解析: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即M为负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化学反应 能量 阶段 质量 检测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1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