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doc
《《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 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篇一教育孩子,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能够自觉孩子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到底是靠自觉自律,还是靠父母管教和监督呢?其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想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缺乏自觉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长永远不要单纯指望孩子能“自觉”!一、家庭教育,不要指望孩子自觉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那小子做事情总是不自觉,什么事情都要监督他。”最近,我的闺蜜也经常在为教育她儿子的事情烦恼,她总跟吐槽说:“我儿子的自觉性真的太差了,总要时刻盯着他才行。”就拿吃雪糕这件事来说吧,早上已经吃过一根雪糕
2、,而且保证一天之内不会再吃的。没想到下午又看到他偷偷地躲在房间里吃雪糕,还以为躲起来父母就不会被发现。我对她说,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以前的我,也曾以为孩子就要放养,这样她从能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要教育出一个优秀且自觉性高的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指望他能自觉,你不约束孩子,那只会让他越来越放纵自己。有些孩子之所以“不自觉”,是因为他身上的“惰性”,而这种“惰性”直接*于父母本身。我有一好朋友,儿子刚上一年级,她的儿子拒绝去学校,她就给他请假,或者跟他谈各种条件,才能让他乖乖去上学。我跟她说:“你这样教育行
3、不通的,孩子学会跟你谈条件之后,更加不会自觉,不会听你的话了。”她说没办法,小时候宠习惯了,现在越长大越不听话了,他不自觉我只能用各种方法哄着他。相信如果她一直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那他以后会更加不自觉,更加为所欲为。一直都很认可一句话: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想培养出一个熊孩子很简单,由疼爱到溺爱,孩子被娇惯放纵久了,就会变成熊孩子。而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很简单,那就要给他恰到好处的管束!二、有远见的父母,都会有点狠心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都不会指望孩子能自觉。华语乐坛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曾在节目中自爆小时候被母亲逼着学钢琴的辛酸史。周杰伦从4岁开始学钢琴,还
4、被妈妈要求每天练2个小时。而小时候好动的他,根本坐不住,妈妈叶惠美就会拿着藤条,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每当听见窗外别的孩子们在外头嬉戏打闹玩游戏的声音,周杰伦心里就特别的难过。周杰伦甚至埋怨妈妈:“为什么别人都在玩,而我要学钢琴”。但是,妈妈还是不会放松对他的要求,拿着藤条逼迫他练琴,他只能继续练习。成名之后的周杰伦,非常感谢妈妈的一番苦心。正是因为妈妈的高要求,才让周杰伦凭借音乐才华在华语乐坛中有一席之地。在向往的生活中,刘宪华同样自爆了自己被父母逼着学拉小提琴的经历。小时候的他根本不愿意去学,直到十一、二岁时,参加了一个比赛才开始喜欢拉小提琴。在一旁的Angelababy看到刘宪华能把小提琴
5、弹奏得那么棒,问刘宪华:“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刘宪华说了一句,“非常非常感谢。”最后,Angelababy叹了口气说:“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那些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难免会带点狠。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如果不逼他们一把,他们就会错过最好的学习时机。毕竟谁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能再重来,错过了再悔恨当初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孩子自觉性不高,不会主动学习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严厉督促孩子,这样才能让他成才!三、孩子的自觉性,越早培养越好今年的高考成绩一出炉,广西理科状元杨晨煜马上“火”了。他以语文14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290分,总分730分的高分,打破了恢复
6、高考以来广西理科总分最高分记录。谈到儿子以高分夺得理科状元的头衔,杨晨煜的妈妈直言:“我觉得他会考好,但没想到他考得这么好。”谈到养育孩子的经验,杨晨煜妈妈说:“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监督养成习惯,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我们平时基本只管好他的后勤工作,他的课业我们就交给老师了,我们就不去打扰他。”很认同杨妈妈的教育观念,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妈妈还提到监督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要时时刻刻地监督他、留意他。而且监督的过程中,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却在玩手机。说到底,就是父母在培养孩子自觉性的时候
7、,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榜样。有一个这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难怪杨晨煜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状元。如果不是杨妈妈在他不能自觉学习的阶段,逼他一把,监督他养成各种好的学习习惯,也不会有现在的他。孩子的自觉性培养,越早越好,因为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觉地学习,必须要有成人的陪伴、督导以及管束。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中,他将永远也长不大,也经受不住任何挫折。相反,如果你从小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他也会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作为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的行为逾越规范时,就要及时指出来并进行纠正,否则他会一错再错。有时候,
8、孩子需要适当的强制,这种强制并不是对他的压迫,而是在他意志软弱的时候帮他克服困难,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在教育路上,永远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能自觉、自律,父母还是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篇二只有身份,无需头衔,每一位父母,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就是自学成才的“教育家”。卡尔威特本是德国一个小村庄的牧师,他第一个孩子出生几天就天折了,52岁时才得到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小卡尔,可是由于早产,小卡尔在婴儿时期反应迟钝,显得有点痴呆。卡尔威特很悲伤,但并没有绝望,他立志要用自己的方法将儿子培养成非凡的人。
9、一位寻常的父亲,为了自己天赋不高的儿子,用坚定的爱,自修成了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卡尔威特的精心教育下,小卡尔最终被培养成了闻名全欧洲的神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少年大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使原本注定拥有不幸人生的儿子过上了幸福的人生。卡尔威特断言:“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法,肯定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卡尔威特的这一断言,我翻开了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这本书。这本书从性格、兴趣、生活细节、习惯、礼仪、社交等多方面、分57章讲述了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诸多方法。开篇第一章便是“把孩子教成为完美的人”,什么是完美?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更希望孩子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10、跟以前的自己比,能有各种各样见微知著的变化、进步和提高,不与他人论长短,只与自己争高下。其实,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他觉得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卡尔威特还告诉孩子不要与坏孩子交往,他认为“好孩子感染坏孩子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做到是没有可能的。”虽然这些想法和做法在我看来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真的是很可贵!在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中可以看出,卡尔威特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他尤其重视孩子的关键期,这种用心,是特别值得我学习的。比如,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
11、力,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还有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扰,那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卡尔威特认为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而且吃饭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而愉快是健康的关键,甚至有助于消化。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孩子应该饮食均匀避免挑食,但很显然我们应该偏向孩子爱吃的食物,尽量不用威逼的方式强迫孩子吃她不爱吃的东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是最温馨和睦的时刻,但有时也会评论孩子的学习之类,不自觉就说了一些会让孩子不高兴的话,我想,长期如此,也许多少影响了孩子吃饭的心情,再加上孩子
12、形成饮食习惯的关键期,没有重视对她的培养和引导,以至于她对一日三餐没有本能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我最后悔的事。卡尔威特是一名牧师,他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教育孩子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而且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不会“重智育轻德育”,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孩子,你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与幸福,那就够了。”卡尔威特的这句话让我内心一震,确实,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关键是她的求知欲和学习中体会到的幸福感。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每当孩子冥思苦想最终攻克下一道难题,她会欢呼雀跃,甚至喜形于色地要当小老师为我
13、讲解;每当孩子了解一个我不知道的科学原理或是自然发现,她会兴致勃勃地为我解密,我恍然大悟的那一刻,她会笑得像花儿一样;每当她知识学得不好,但依然勇于承认谦卑求教,竟还能得到老师鼓励和表扬的时候,她的眼睛里会散发出喜悦的光芒这些,都足以让她体会学习的快乐。卡尔威特的教育法里,有太多值得父母借鉴的经验,结合我与孩子的自身情况,我觉得有几点尤其值得我学习:1、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做一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2、作为家长,不要三心二意。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画画,后天学围棋,结果最后孩子什么都没学会。和孩子一起慎重地做好决定,争取有长性地坚持下去。3、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愉快甚至能促进记忆。所以,
14、尽量创造愉快的环境。4、日本的木村久一曾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我觉得孩子的兴趣总是不能持久。新买的益智迷宫玩具,到手可以玩半天,但过后就束之高阁了。兴趣和热情不能持久,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5、小卡尔6岁时跟父母去另一个牧师家作客,吃早点时,孩子洒了点牛奶,按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因此他只能吃面包。尽管主人百般劝阻,父母也不加干预,但小卡尔还是坚持只吃面包。孩子能约束自己并出于本心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点让我很是佩服,说明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我希望孩子未来也能有这种教养和自律。6、培养孩子正常的判断力。孩子的判断力水平对于孩子在某些特定场
15、合中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判断力水平的提高,显示了孩子对社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的增强。有时候,我们会讨论一则新闻,听听孩子的意见,让她对社会上的人与事有一个基本的是非观。7、在困难与挫折中学会坚忍不拔,培养孩子承受苦难、走出自我挫败的能力,这对现在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来说很重要。有顽强的意志,坚毅的精神,以后才能独自面对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的人生。8、尽量争取,懂得放弃。卡尔威特的教育法涉及了方方面面,作为一位母亲,正如他所说的,“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择善而从,做孩子专属的“教育
16、家”。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观后感2000字篇三古人云“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说的是良好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力量。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在我的家,我的祖辈们虽然没有把家风家训写下来贴在墙上,但都在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在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以
17、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以爱兴家”所谓“爱”,就是仁爱、慈爱、大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爱国和爱家。爸妈对我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是从学习历史入手,买一些诸如上下五千年这样书籍给我看;戴红领巾的时候给我讲解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到北京去旅游,带我去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唱国歌;出去旅游时,只要时间允许,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也是我们的项目之一,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时候让我一起看新闻联播,引导我关心国家大事,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我的民族自豪感。在奉献爱心方面,爸妈鼓励我为地震灾区捐款,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衣捐物,在挑选捐赠物品时,教育我“己所不欲勿施于
18、人”,要挑一些品质好些的物品捐出去。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老小区楼下的柴间里住着一家外来打工人员,那家的小姐姐每天放学都是趴在一张椅子上写作业,既影响脊柱发育又影响视力,爸妈就跟我商量,是不是能把家里暂时还用不到的小书桌送给她,当时我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在爸妈的劝说下,最后很开心地一起把桌子搬到小姐姐的家里。后来我们两人成了好朋友,经常来我家玩游戏、看动画,正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以德治家”所谓德,就是道德修养,要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良好道德品质。古人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说的就是一种好品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
19、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品格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正所谓“积善能裕,怀德惟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孝顺、善良,礼貌,诚信的人。“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爸妈通过他们的言行对我这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爸妈总是对我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妈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爷爷生病住院期间,我们全家利用国庆假期夜里开车去江苏看望照顾他,由于堵车在高速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照样毫无怨言开开心心地赶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照顾老人。平时只要有
20、时间,爸妈就带着我回老家,带着礼物去看望照顾爷爷奶奶。父母平时孝敬老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我觉得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从小爸妈就教育我要诚实守信,因为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记得有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最近单元测验过没有,那次检测考得不好,我怕受到批评,就撒了谎。后来爸爸从微信群里知道了测验的情况,就及时找我好好沟通了一番:“成绩下降了还可以通过努力东山再起,而一个人的诚信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后果很严重”。通过这次教训,我对“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这句话理解得更深刻了。“以勤发家”古人云:“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一堂课 同一 家长 网上课堂 节目 观后感 200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