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编汉语文初一复习题.doc
《区编汉语文初一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编汉语文初一复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册复习题一、基础题(24分)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 ( ) ( ) 蒙 传 看 ( ) ( ) ( ) ( ) ( ) ( ) 禁 几 鲜 ( ) ( ) ( )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4分)(1)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我们个得其所。 (2)妈妈把家里布置得景景有条。 (3)全班同学导口同声地回答了问题。 (4)山坡上传来亲切、柔和的歌摇。 3、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量词。(3分)一( )劝说 一( )树枝 一( )乌云一( )伤疤 一( )荒漠 一( )秀发4、按正确的语序写句子。(3分)(1)给 老师 不让 买礼物 我们 他 (2)哭了 尼玛 禁不住 激动得 (3
2、)改正 如果 就要 错误 有 5、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1)霎时: (2)神气十足: (3)不辞辛劳: (4)悠闲: 6、朗读下段文字,根据意思,用“”准确标出停顿处。(4分)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小辫儿;那儿,露出一只抱着小山羊的圆圆的胳膊。在用斗笠临时支起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得意地动呢。7、读下列词语,找出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 )。(3分)A.海滨(bn) 一盏(zhn) 辉映(yng)B.宝藏(zng) 舀水(yo) 羊圈(jun)C.本分(fn) 猖獗(chng) 比较(jio) D.途径(jng) 瀑布(p) 木柴(ci)
3、8、选字填空。(6分)(倡 唱)议 (俊 峻)岭 (皎 较)洁 诽(谤 傍 ) 发(源 原) 抵(抗 坑) 9、给下列词语找出正确的解释,并用线连起来。(6分) 漫山遍野 因为 川 一起一落 坐 石头的小路 起伏 远远地看 石径 河流 遥看 形容很多10.填上“的”、“地”、“得”。(6分)(1)狮子气 用爪子乱抓,把自己 脸都抓破了,而蚊子却得意 飞走了。(2)驴摇摇晃晃 走回了自己家,驴累 连晚饭都不想吃了。11、仿照例句,按要求该写句子。(3分)例:他把足球踢到了水里。足球被他踢到了水里。(1)狗把扎西咬了。 (2)人们把草原保护了起来。 (3)他们把绿绿的草地挖掘得到处都是黑土坑 。
4、12、默写山行。(2分) 13 、辨字组词。(6分) 截( ) 赛( ) 虑( ) 裁( ) 塞( ) 虚( )祸( ) 揭( ) 幸( )锅( ) 遏( ) 辜( )1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表格。(2分)(1)欢迎你 来我家。(往往 常常)(2)他把书忘在家里了, 和同桌合用一本书。(不得不 一定)(3) 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只好 宁可)(4)姐姐喜欢看各种书, 是小说。(尤其 其中)15、仿照例子,用所给的词组成短语。(4分) 和 谐 气氛 机会 失去 节奏 疲惫 随着 显得 16、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1)采纳 (2)筋疲力尽 (3)据说 (4)其中 17、辨析“头”的不同意思,
5、并释义。(4分)(1)从头说起这件事。 (2)我走在最头里。 (3)终于抓住了特务头子。 (4)那是一头公牛。 18.读拼音,写词语。(6分)Mnru pnfn zhch bzhu zhngi piof ( ) ( ) ( ) ( ) ( ) ( )19用所给的偏旁组字,看谁组的多。(3分)女: : : 20仿照例子,把词语扩展成短语和句子。(3分)例:模仿模仿大人他模仿大人说话启示不妨密切21用括号里的词改写句子。(4分)(1)我们从电视上了解到很多信息。(通过) (2)难怪他昨天没来上课。(怪不得) (3)看到这动人的画面,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不由得) (4)这件事大概会在后天完成。(估
6、计) 22.把下列句子改通顺。(2分)(1)我把喝了茶再走。 (2)明天到了,我们一起出发。 (3)这次比试,我没有服气。 (4)我没有这样老师在前面说。 23.尽可能用所给的词语,说一段话。(2分) 不妨 先后 为了 如果就 24.下列词语中,音、形全对的一组是( )。(3分)A.施展(shzhn) 刺杀(cs) 富饶(fro)B.寓言(yyn) 励害(lhi) 抵抗(dkng)C.朝夕(zhox) 青稞(qngk) 玩耍(wnshu)D.摔跤(suijio) 爪牙(zhoy) 结实(jishi)25.用下列词语造句。(6分)不料 干脆 到底 26.把下面的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7、2分)(1)不是我不想走,而是买不到票。 (2)你不能不告诉妈妈一声。 27.把括号中的词语放到句中合适的地方,再写下来。(3分)(1)要均衡营养,不要吃米饭,不吃菜。(光) (2)卓玛费尽全力站了起来。(勉强) (3)我装作很生气的样子,不理他。(故意) (一)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学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8、!”于是大家大声地读起来。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地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 和 。(3分)2.下面四项中,最能体现先生“严而不厉”的性格是( )(2分)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B.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C. 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D.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
9、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4分)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D.段末“坳”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二)散步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 。(严冬 酷冬 寒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绿色 (随意 有意 着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水也咕咕地冒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
10、“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结实 高大 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还很长,我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已经短了。我说:“走大路。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 ”上。(3分)2、按文章的内容填空,说一说从填进去的词中体会到什么?(6分) 今年的春天来
11、得( )。但是春天( )来了。 3、一家人散步时发生了分歧,“分歧”是什么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分歧?(4分) 4、第二节作者着力描写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其用意是( )。(4分)A.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B.说明南方初春田野充满勃勃生机。C.庆幸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迎接美好充满生机的春天。D.是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天空显得离我们又高又远了。最早出现的星星,在这深蓝色的天空中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引人注目的光辉,就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夜色加浓,天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真的灯火也亮了起来,
12、尤其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映照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摇动着,闪烁着,像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这些灯光和天空中那一颗颗星星互相辉映,非常好看。1、写出霞光变幻过程 (3分)2、“就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这个比喻突出了启明星的什么特点?(5分)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学校 : 班级: 姓名: 考号: 3、“夜色加浓,天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这里的“明灯”指的是什么?(5分) 4、“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比喻什么?(5分) (四)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住在一口没有用的井里。它天天住在那里,只知道井底那一小块地方,只看见井口上一小块天空,根本不知道井外还有那么大的世界。一天,从海里来了一只海龟,爬到井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初一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9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