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案—哲学-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案—哲学-5.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5 - 海南省洋浦中学学案 课时: 2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课题】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考纲要求】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目标】1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3错误的思想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物质决定意识原理。7.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复习重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复习难点】意识的本质【内容分析
2、整合】围绕唯物论展开复习【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复习自测 讲解【学情分析】本届高三文科学生基础薄弱,复习要侧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适当进行拓展【教具使用】多媒体 学案【教学过程】一、快速前测1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纯粹的动物心理也会自发地产生意识人类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从来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A B C D2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颈子的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头脑中自生的 人脑对客观世界
3、的歪曲反映 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形的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A B C D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日益普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1982年美国电脑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脑力劳动者一年的工作量。电脑的普及和运用()A不利于意识能动性的发挥 B不利于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进行指导C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4重庆市原公安局副局长文强,曾是全国公安干线上赫赫有名的“打黑英雄”。而近几年,享乐、贪图利益、腐朽堕落的思想,却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昔日的“打黑英雄”沦为今天的阶下囚。这体现的哲理是()A唯心主义者必然处处犯唯心主义错误 B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
4、动引向歧途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5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震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规律是永恒的,不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6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日益普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1982年美国电脑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脑力劳动者一年的工作量。电脑的普及和运用()A不利于意识能动性的发挥 B不利于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5、进行指导C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7在奥运赛场上,博尔特百米潇洒飞越,菲尔普斯泳池狂揽八金,刘春红举重力拔山兮奥运会上不断刷新的纪录,书写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梦想。这里有力与美的展示,更有精神和意志的壮歌。这显示出()A精神是万能的 B精神是一种力量C人类的潜能是有限的 D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8据推测,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埃及人就恐惧死亡,相信来世或多或少能摆脱这种恐惧,因此,当时的人们在埋葬死者时就进行了精心准备。进入法老时代,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级制度逐渐森严,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更加迫切,进而形成了对死者尸体的崇拜。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6、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并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D错误意识是人们凭空想象的9大力发扬“越过千山万水”“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险”“吃过千辛万苦”的“五千精神”,是浙江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这表明()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二、经典讲解1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它以主观的
7、形式反映客观。3错误的思想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的所有意识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存在。不仅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也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主要特点,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和根本原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是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人造”的东西。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
8、用。5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6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世界观(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准确把握实际情况;其次,要反对主观主义。7意识反作用的道
9、理世界观(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误导实践活动,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原则):重视思想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三、效果后测1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科学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揭示了N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原因,从而初步揭开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谜。这是我国学者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上取得的原创性贡献。这一发现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C揭示事物存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D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
10、移的物质世界2下列选项关于认识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世界上有能够被认识的事物,也有不能够被认识的事物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事物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人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穷尽对一切客观事物的认识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最终能彻底地认识一切事物A B C D3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人们却常看到龙的形象,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这一情形表明()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某种物质A B C D4经过广大航天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通力协作,20
11、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飞天,并经随后几日的三次制动成功进入预定环月工作轨道,展开正常探月工作,“嫦娥二号”发射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充分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宇宙探索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C人类活动的进度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D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可循的5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
12、主观随意性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6随着现代天文学家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这说明()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7漫画中的做法()A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坚持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D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人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潮”的独特景观。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
13、的和谐,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A B C D9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变“征服沙漠”的一厢情愿为“善待自然”的两全其美,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认识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C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志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10材料一近年来名人故里争夺战愈演愈烈,
14、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就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展开激烈的交锋,而新三国的炒作与热播更是助推了两地的交恶。两地都自诩“赵云故里”,却都没有“名人故里”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名人故居。2010年起,两地均耗巨资启动“赵云故居”等项目。2010年4月,正定县还高调举办“赵云故里”公祭大典。材料二2010年7月15日,绍兴举行庆典,纪念建城2500年。一叶乌篷,漂过二千五百年的沧桑;百转河渠,流动大禹治水的英名;几代文豪,传扬着古越文化的精致肌理;黄酒社戏,演绎着寻常巷陌的风俗百态。而伴随着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的完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王精神将历久弥新地融入绍兴的历史文脉中。历史留给绍兴丰厚的文
15、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也给绍兴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成就了“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旅游品牌。绍兴,因历史文化显示出深厚的底蕴,也借历史文化催生勃勃的生机。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评析两则材料中各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复习答案】快速前测 1-9 CDDBADBCD 效果后侧 1-9 CBABDBBAA10.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河北两地在都没有“名人故里”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名人故居的情况下,为了各自利益都自诩“赵云故里”,展开故里之争并耗巨资启动“赵云故居”项目,有悖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绍兴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河北两地和绍兴都看到了历史文化遗产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做法都有合理性。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文化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河北两地“速造”文化资源,其实质在于经济利益,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化传承的方向。绍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借历史文化催生勃勃生机,是对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客观性的统一。【复习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9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