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doc
《介绍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介绍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
2、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
3、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
4、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
5、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
6、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介绍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二)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东天目山。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天目山景区导游某某。在接下去的的游程中,由我为大家作景区讲解。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忠心希望大家游程愉快。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可以及时向我提出,我将竭尽我的权利与义务为大家服务!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在东天目山景区的西入口(东入口)。在这里先向各位介绍一下东天目山风景区的概况。东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临安
7、市区25 公里,东距杭州68 公里,南距千岛湖163 公里,西距黄山225 公里,北与安吉、宁国(安徽)两县相毗。天目山,“凤舞龙飞,俯控吴越,狮蹲象踞,雄镇东南”,是大都会杭州的发孕地,由东西两山组成,两峰对峙,相距10 公里,东天目高1479 米,西天目高1506 米,山海经里叫“龙首山”,又叫“浮玉山”。战国时开始有“天目山”的叫法,因两峰之顶,各有自然形成的一个水池,如两只眼睛仰望天空,所以叫“天目”。 天目山属江南古陆,被视为浙西众山之祖。距今3.5 亿年前,东天目山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距今1.5 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由火山喷发形成了天目山的主
8、体。火山运动勾画出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运动则对天目山的主体进行了精心刻画,对岩石进行了解剖和搬运,雕塑出了天目山千姿百态的形体。天目山是长江和浙江(上游叫新安江,中游叫富春江,下游叫钱塘江,整条江叫浙江,浙江省以江命名)流域的分水岭,它构成了长江“金三角”的屋脊。天目山主长800 公里,自浙皖地境进入后,在浙江境内留下长 130 公里、宽30 公里的巨大脊梁,最后投入东海,又延伸到嵊泗列岛,最后没入太平洋深处。它的主要亲脉有:湖州的莫干山、池州的九华山、嘉兴的秦山、上海的松群九峰、无锡的惠山、锡山等。 东天目山为道家“三十四洞天”,名字叫“太微元盖”,是道家名山,汉代道教大宗张道陵曾修道于这
9、里,东晋那个写抱朴子的葛洪曾在这里炼丹;同时东天目山也是佛教圣地,自梁代志公法师开山以来,已有 1500 年的历史了。东天目山历代以来有名的僧人很多,特别是唐朝代以后,名僧辈出,成为临济宗的中兴之地。据当地老人说,从前东天目山有“三宫六院”,宫指的是道观,院指的是寺院。现道观已无处可寻了,只有里村还可以找到紫阳宫的遗址,而寺院尚存佛教界名声很大的昭明禅寺。 东天目山不仅具有灿烂的道教和佛教文化,大自然更赐予了奇异秀丽的山水风光。在古代,东天目山有八景,我们叫老八景,它们分别是:仙峰远眺、云海奇观、经台秋风、平溪夜月、莲花石座、玉剑飞桥、悬崖瀑布、古殿栖云。现在的东天目山景区分五个区块,它们分别
10、是:桃树湾度假区,我们叫它“休闲胜地”;东瀑大峡谷,我们叫它“山水画廊”;西瀑大森林,我们叫它“朝佛之路”;昭明大禅院,我们叫它“佛教圣地”;天目大仙峰,我们叫它“成佛之路”。在自然景观方面,东天目山主要表现在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下面由我来引导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山水与人文之旅。 各位游客,东天目山景区有两个入口,即东入口和西入口,东入口在上阳村,西入口在东天目村,我们现在从东入口进入景区。从东入口进入景区,我们首先要游览的是东瀑大峡谷。东瀑大峡谷的起点是龙王塘水库,终点是东崖瀑布,全程2.5 公里。东瀑大峡谷是天目山脉中最为典型的峡谷。峡谷内茂盛的植物,遮天蔽日,原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众
11、多动 2 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动植物的家园。东瀑大峡谷引人入胜的是幽,最为赏心悦目的是水,一个又一个的水潭,一个又一个的瀑布,水与石在幽静的环境中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画。水是峡谷中的灵魂,也是峡谷中的童话。【龙王塘】 中国叫龙王塘的地方很多,但这不妨碍这个小湖也叫龙王塘,东天目山景区有两个龙王塘,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另一个在西入口,我们姑且叫西龙王塘和东龙王塘吧。开发东天目山景区的高兴集团总部在余杭径山镇,有趣的是,高兴集团总部所在地也叫龙王塘。这是巧合还是天意呢?别小看东天目山的龙王塘,这个名字可是大有来头的。明朝刘伯温说中国地脉有南、北、中三龙,北龙在太行山,中龙在岷山,但不知
12、道南龙在哪里。刘伯温用伏羲八卦测定方位,从通州驾舟渡海南下,到浙江海盐,开始看到群山,知道那是南龙的尽头,于是登陆往西走,最终认定南龙在天目山。东天目山志说“南龙之次有临安,其龙脉自天目山分入钱塘。”所以山海经称天目山为龙首山,首就是头,说天目山是南龙的头。因为天目山是南龙,所以东天目山用龙命名的地方特别多,龙王塘大概也是这样来的。【大溪滩】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叫大溪滩。也许有的游客会问,这里为什么叫大溪滩,我的回答也许会让您失望,这里自古就叫大溪滩,当地山民们世世代代这样叫下来,已经没人能说清这里为什么叫大溪滩了,就像没人能说清水为什么要叫水一样。我想,也许原先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溪滩
13、吧?大溪滩是东入口景交车的终点站,也是景区滑道的下站。在这停车调头场的下方,有两个水潭,它们分别叫青龙潭、紫龙潭。请看对面的山,两山中间夹着的小山包,当地人叫紫龙筋。有龙吧?从大溪滩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峡谷之旅。【石敢当】 前面的大石头叫石敢当。这块石头为什么叫石敢当呢?石敢当又是什么呢?上面雕刻或书写“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或小石人,一般立于居住的房屋前后、路巷岔口、村落周边、桥梁两侧、河道岸边,主要起驱邪作用。灵石崇拜是一种十分原始并且流行广泛的宗教习俗,它形成于史前社会。石敢当就是灵石的一种。关于石敢当,有一个民间传说,康熙年间,好几任知县到临安县上任没有几天,就死在任上。一个
14、姓黄的知县知道这事后,就带了一位风水先生一同到临安赴任。风水先生察明是县衙前山顶的一座宝塔之影正落在县太爷公座上面,前几任县令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去。于是就在县衙前面立了块石碑,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从此之后,县衙每任县令都没出过事。石敢当又叫“泰山石敢当”,一般是一块石碑,而这里的石敢当是一块大石头。民间传说这块大石头是梁代志公法师从别的地方移来,用来镇山避邪,东天目山共有四块,东南西北各一块,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发现了这一块,不知另外三块在哪个地方。这块石敢当下面有个洞,穿越这个洞,可以避邪。各位游客,跟着我一起穿越洞穴吧。【野马潭、野马瀑、猴子潭、猴子瀑】 各位游客,前面的水潭叫野
15、马潭,野马潭上的瀑布叫野马瀑。很多时候,包装豪华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大酒店里面的小吃不一定有原来的味道,就好像南京夫子庙的小吃,大店怎么都比不过陋巷。所以好的风景,经常是那些原始的、纯自然的,而不是那些人工做作出来的。这里是纯净与欢快的,水声阵阵中溪流从乱石中穿过,平缓处形成了个个的水潭,转折时留下个层层的跌水,激起的回旋像同一个个眼睛。这里叫野马潭,不是因为原先这里经常有野马出没,或者说是到这里来饮水,南方的深山老林里是少有野马的,那么这里为什么叫野马潭呢?传说刘伯温从东瀑大峡谷上东天目山时是清晨,走到野马潭处时,这里雾气正盛,就给这里取名“野马潭”、“野马瀑”。野马指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
16、气,最早把雾比喻成野马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野马也,尘埃也”中的野马指就是雾。 前面的水潭叫猴子潭,潭上的瀑布叫猴子瀑。猴子潭、猴子瀑名字跟东天目山多猕猴有 3 关。至今东天目山南麓还有条沟叫猴子沟。如今猴子没从前多了,但有时还能看到从山梁上呼啸而过的猴子。【龙门瀑、三莲瀑】 这个瀑布叫龙门瀑。为什么叫龙门瀑呢?您看,这个瀑布两旁的石头像两扇门,瀑布从两扇门中挂下,所以当地人叫龙门瀑。龙门,一般是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最狭窄的地方,也就是大禹治水时凿的龙门。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每年暮春,有黄鲤鱼,从大海以及其它河流,争相前去龙门。一年之中,能够跳过龙门的鲤鱼,只有七十二条。刚
17、刚跳过龙门的鲤鱼,立刻就有云和雨相随,有天火从鲤鱼的后面烧它的尾巴,于是鲤鱼化成了龙。这里的龙门没有黄河的规模,但东天目山的水属长江水系,以前,就是下游没建青山水库前,春夏间的汛期,从长江、太湖溯流而上的鱼也是不计其数的,这些鱼是来产籽的。东天目山是道家名山,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龙门瀑,它可是个标志,是道家的标志,也就是说,从东入口进入东天目山,过了龙门瀑后,才算真正“入境”。这里所说的“入境”,意思是进入道家的神圣之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仙境。所以那些不计其数的鱼只要跳过这个龙门瀑,就算进入仙境了。至于跳过龙门瀑是否能成仙就不得而知了,就像我们经过龙门瀑进入道家神圣之地一样,当然,感受
18、点仙气,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前面的地方叫三莲瀑,三莲瀑由比较平缓的三级相连的小瀑布组成,既相连,每级瀑布的浪花又像盛开的莲花,所以叫它三莲瀑。【金蟾招宝】 各位游客,大家看到前面那块立在溪边的大石头了吗?转到石头后面我们就会发现这块石头似乎像一种动物。像什么呢?(转到石头后面,即下山方向时说)是不是像一只蛤蟆?对,就是蛤蟆。我们叫它金蟾,黄金的金。大家看金蟾的形态,像不像一只招宝的金蟾啊?对了,这一景就叫“金蟾招宝”。金蟾原是修行多年妖怪,靠打柴为生的刘海用计收服了他,随后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那里,救济了无数穷人。人们尊敬刘海,感激他,称他为“活财神”。后来
19、人们为了纪念刘海,就铸“金蟾招宝”这一形象。金蟾招宝摆在堂前、桌面等地方,取招财进宝的意思。这里的金蟾招宝不是铸造出来的,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见到它大吉大利。当地人说,用手摸一摸,回家有金屋。不信?摸摸看?说不定摸了后回家拣个金元宝呢,或者是股市牛气冲天。【砥柱石】 这块石头叫砥柱石。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江河激流中的砥柱石一样。东瀑大峡谷的水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砥柱石巍然屹立不动,汛期的场景惊心动魄。【江南榕柚、七姐妹与七兄弟、天目赤壁】 大家请看,这石壁上的树根,我们叫它江南榕柚。榕树,桑科,常绿乔木。由于榕树根系发达,
20、根部常隆起,并凸出地面,它的树冠如巨伞,因它的造型独特,令人们对榕树情有独钟。我们这块石壁上的树根,并不是榕树根,叫它榕柚是因为它的像榕树根。 游道旁边的这丛树叫“七姐妹”,游客朋友们,再望前看,前面还有一丛树是五棵的,加上往七姐妹方向散落的二棵,刚好也是七棵,我们称它们为“七兄弟”。往七姐妹方向散落的二棵树,应该是走向七姐妹的。他们走过去干什么呢?求爱吗?这七姐妹是农家妹还是思凡的七仙女呢?当然这七兄弟应该农家的小伙子,是上山砍柴吧?他们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相遇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后来又怎么变成树了呢?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编一个瑰丽的民间故事出来,也许您编的这个故事会一直流下去呢。 这块巨大的石
21、壁叫天目赤壁。大家听到“赤壁”二字,也许马上会联想到长江上的赤壁,还会想到一千多年前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赤壁因战争而闻名。天目赤壁是这个东瀑大峡谷里延绵几百米、高数十丈的一块绝壁。明朝 4 才子徐文长辅佐胡宗宪抗倭,后来胡宗宪遭到排挤,徐文长也随之落魄。徐文长游东天目山,正是他一生最失意的时候,当他走到这里时,仰头看了看这块很具气势的石壁,就对一同游山的人说,这块石壁应该叫“天目赤壁”啊。于是“天目赤壁”的名字就此诞生了。也许徐文长看着这块石壁时想到了赤壁之战,想到了雄姿英发的周瑜,想到了自已不能像周瑜那样壮志可酬。“天目赤壁”四个字,也许只是徐文长心
22、中的一声感叹而已。【金鱼试水、九子同心、乌龙潭】 各位游客,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溪中的那块石头是不是像一条金鱼啊?像啊?呵呵!我们叫它“金鱼试水”。 请看这棵树,叫九子同心。九棵树出自同一个根部,其实它只是一棵树。九,在中华民族的数字概念当中寓含多的意思,九子同心,就是众人同心。 前面隐藏在树荫下的水潭叫乌龙潭。乌龙潭深不见底,从上看下去幽暗神秘,也许先人因为这样而叫它乌龙潭。不过乌龙潭名字的*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原先,东天目山的二仙峰下有个黑驴庵,黑驴庵的开山祖师叫希都和尚,希都和尚有一头黑驴,驴脖子上挂一只铃铛,叫“响驴”。有一天,希都赶着“响驴”上山,走到现在这个地方,把“响驴”拴到树上,停
23、下来歇息。这时,“响驴”莫明其妙地叫了起来,好像恐惧不安。不一会儿,风雷大作,一条乌黑的龙从下面溪中的水潭里钻出来向空中飞去。这件事传了开去,从此人们就把这地方叫“乌龙潭”。【半壁江山】 各位游客,这个地方叫“半壁江山”。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南北分裂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北方或者南方来说,都只是“半壁江山”。临安这个地名的沿革,就跟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局面有很大关系。三国时,孙权分余杭县立临水县,东晋永嘉南渡初,改临水县为临安县,取临时安定的意思,北宋靖康之难后,赵构在杭州建都,改杭州为临安,恢复临安为临水,南宋结束,杭州把临安这个地名还给了临水。南宋理宗嘉熙时,施枢任浙东转运司幕属,后来又任
24、越州府(今绍兴)幕僚。施枢到东天目山游览,走到这个地方时,说右边的岩壁与山体浑然一体,而左边的岩壁只有孤零零的半截,只有半壁江山。施枢游东天目山后留下了一首诗,其中“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写的就东瀑大峡谷的景观。半壁江山是东瀑大峡谷内最幽的瀑布,也可叫“幽帘瀑”,与气势恢宏的东崖瀑布形成景观上的互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也堪称东瀑大峡谷的半壁江山。【毛竹林】 过了半壁江山再往上走,就是毛竹林了。半壁江山幽静,而到了毛竹林就豁然开朗了。毛竹林,顾名思义就是有毛竹的林子。这里是个休闲场所,各位游客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口茶,然后观赏一下溪景、山景。【石龙背】 各位游客,这里叫石龙背。有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介绍 浙江 天目山 导游 范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