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docx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天津市惠康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2)13号)、天津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预算资金的通知(津财农指(2022)12号)和农业农村部有关通知要求,天津市惠康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方案中对我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方法、单位、人员分工及研究进度作出统一安排,以保证按质按量地全面完成育种测定的各项任务指标。一、种猪测定实施方案及生产管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4900头以上: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NY/T822-2019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进行测定,核心群
2、每头猪每胎始测数量5头(2公3母),结束测定时测定量不少于3头(1公2母)。每月10日前将上月测定数据及时上报到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一)育种测定内容和测定任务指标:1、种猪(长白猪、大白猪)品种选育:(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期选育计划结束时(五年),各品种选育群测定种猪性能达到以下标准: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153天达IOO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9-12毫米或胴体瘦肉率:65.1%料肉比:2.6:1经产母猪产仔数:14头(2)规模:选育核心群总规模IOOO头,第一期选育测定计划结束时(五年),全育种公司范围内形成拥有1200头种猪的超级核心群,具有年提供优质瘦肉型种猪L3万头
3、的能力。(二)主要育种测定内容在我公司范围内采用开放式超级核心群联合育种方式,以种猪性能测定技术为基础,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以人工授精技术为支撑,与天津宁河原种场、四川重庆69、安徽大自然等优秀的外源基因导入选育核心群,并在促进场间遗传材料的交换的同时通过共同种公猪的使用,建立各基础群体间的遗传联系,实现全育种公司种猪超级核心群的形成;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各种猪场间遗传信息共享,最终达到联合育种的目的。同时,还对一些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和标记基因进行研究,为实现种猪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技术支撑。(三)选育测定方法:以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为理论指导,运用现代联合育种测定技术,对全育种公司各种
4、猪场内彼此具有遗传联系的核心群体进行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测定。选育测定中以品系核心群作为育种单位,以实现全育种公司性超级核心群联合育种。(四)选育测定基础群的管理:现以我猪场已有的猪群作为选育基础群,在选育过程中不封闭,对选育群以外的优秀个体(包括公猪和母猪)可引入选育群。但在引入外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所引个体必须是具有优异的性能,且体型外貌与选育群个体一致,以保持整个选育群体的一致性。在继代选育的过程中应将各世代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0.03以内,各选育群内全部实现人工授精技术并按选育标准选留后备种公猪,以保证公猪数量和质量。为保证这一规模的实现,在实施过程中,母猪应按所需数量增加20%选留。为
5、了更好地实现联合育种,各选育群体间进行种猪的交换,以密切各群体间的遗传联系。1、选育基础群个体的选择:基础群的优劣是选育的关键。在组建选育基础群的过程中,要以下列标准对个体进行选择。(1)生产性能:具有完成育种目标的遗传潜能,即应选择性能高或某一性状优异的个体。(2)亲缘关系:为避免群体近交系数增长过快,要求公猪个体间、公猪和母猪间无亲缘关系,母猪个体间尽量避免有亲缘关系,使遗传基础广泛。(3)外貌特征:符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良好、四肢健壮、体长、体高、后躯发育良好,健康无病。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有效奶头数不少于7对。(4)无遗传疾病:凡有遗传疾病或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均不能选入基础群。根据基础
6、群数量要求按上述条件选出场内优秀个体,组成联合育种选育的零世代选育基础群。(五)育猪群的繁殖1、配种方式:每周制定配种计划,根据每周计算的最新指数对待断奶母猪(后备猪)进行排序,根据产仔数、健康状况以及综合选择指数进行核心群母猪的淘汰,对部分母猪淘汰出核心群进入繁殖群,优秀母猪(后备)进入核心群。配种计划采取最优秀的公猪配最优秀的母猪以及中等水平母猪,公母猪之间近交系数小于0.03的原则进行种猪的选配。2、配种管理:采用本场公猪的精液配种,努力将各世代选育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0.03以内,同时,为了加快改良进展,应该尽量缩短世代间隔,力争选育群一年一个世代。群体后备母猪8月龄左右开始配种,配种
7、过程尽可能在一个发情期内完成,以利于随后的性能测定过程的实施和方便管理。为达到此目的,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在选育群的繁殖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强调对系谱记录的管理和运用。(六)性能测定性能测定的实施是选育取得成功的保证。选育中以场内测定为主,专人负责测定后备猪群的产肉性状和繁殖性状,育种部门将统一派专人定期对猪场后备猪的生产性状进行测定。同时,结合种猪性能测定站的测定结果,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和遗传进展。主要测定项目如下:1、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1)每繁殖一个世代,均需进行测定(2)测定头数:后备母猪每窝选测5头(2公3母),结束测定时测定量不少于3头(1公2母)(3)测定期:从出生至0千克(90-
8、115千克)体重结束.2、肥育性能测定(1)基础群或一世代和选育结束时,各测定一次。选育过程中,各选育群可增加测定次数。(2)测定从70日龄开始至体重达115千克结束根据综合育种值指数,体型外貌,按照留种计划,选留出后备种猪,公猪留种比例为1-3%,母猪留种比例为10-15%。两个品种综合选择指数计算公式如下:长白综合选择指数(母系指数)计算二100-2.5000*(目标体重日龄EBV-均值)-10.2000*(背膘厚EBV-均值)+34.3000*(总仔数EBV-均值)大白综合选择指数(母系指数)计算二100-2.5400*(目标体重日龄EBV-均值)-10.3000*(背膘厚EBV-均值)
9、+34.9000*(总仔数EBV-均值)(3)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肥育测定后对后备猪进行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以上各项测定的项目和方法,严格按后备猪、肥育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七)继代猪的选择1、选种时间:(1)第一次选择:在70日龄保育期结束时进行。主要根据仔猪个体发育情况和质量性状选择。每窝选留1公2母供性能测定。(2)第二次选择:在体重达5千克性能测定结束时进行。根据性能测定资料,应用综合选择指数选择,在符合质量性状要求的前提下,按指数高低选留继代猪。2、性状选择:(1)质量性状选择:具有该品种特征,外形结构良好,体躯长,后躯丰满,无遗传缺陷、公猪睾丸发育良好,母猪乳头7对以上,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猪 生产 性能 测定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8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