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1).ppt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1).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语文课程建设,上海师范大学 吴忠豪,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语文、数学、科学、思品四门学科,数学合格率最高,语文最低。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处于基本合格水平,,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 2009,建国以来小学语文课时数变化,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课程层面,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关注的主要是教学层面的问题,很少从课程层面去反思语文课程的症结所在。其实,语文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存在于课程层面上,诸如课程形态设计不合理,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课程重点取向失当,课程教材编写不够合理等等。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讨论 课程教材教法2010.1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2、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语言文字运用,课文思想内容,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小学语文课程建设,课程结构阅读与表达失衡教学形态文本讲读分析教学内容随意、无序、经验化,语文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课程层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写作课与阅读课比较,中国:阅读3:作文1日本:阅读2:表达3:语言知识2美国:写作2:阅读2 语言知识1:,课程结构阅读与表达
3、失衡教学形态文本讲读分析,语文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课程层面,语文课的教学形态讲读课文,理解思想内容,自本世纪初迄今为止的全部语文教科书,无不是文章的集锦,这似乎已经定型化了。朱绍禹主编中小语文教材概观,理解表达形式,课 文,呼风唤云的世纪,第1段:1.质疑提问,第2、3段:2.聚焦第一句:比较设问句 3.聚焦第二句:近义词比较“发现和发明”4.体会重复的作用:“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第4段5、用什么方法表现20世纪科学成就?理解“举例说明”方法6、比较用词准确(“上百万年”,“百万年”)7、小练笔:20世纪,人类,五年级月光曲,教师教与学生自学有何差异?,于连的雕像成为布鲁
4、塞尔城市标志的原因是 撒尿的小男孩又调皮又可爱()这个小男孩是救布鲁塞尔城的英雄()这座雕像在布鲁塞尔中心广场()到比利时的游客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一尊铜像选择题,三年级智烧敌舰测试题,下面哪些词语能够概括阿基米德的品质特点?(勾出正确答案,可多选)A.观察入微 B.嫉恶如仇 C.指挥若定 D.欣喜若狂 E.机智聪慧 F.勇猛果敢 G.爱国热情 H.齐心协力,智烧敌舰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初步理解 感知阿基米德的智慧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抓重点字词体会阿基米德智慧三、总结全文,升华理解 升华对阿基米德智慧的理解。,1、教师个人解读文本的体会;2、教学目标随意性强;3、基本不考虑学生学
5、习起点。,教25篇VS教60篇有何差异?,高耗低效的原因分析,1.以教师个人的阅读感悟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2.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是层级递进的,面面俱到的课文分析,不符合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3.讲读课文过程中随机教学语文知识方法,造成教学内容的随意无序碎片化。,语文教师专业阅读,一般成人的阅读,小学生学习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 思想感情,认识文章 结构顺序,体会文章 表达形式,1950年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一、字、词教学重视不够。丰富学生语汇是发展学生语言,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工作,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二、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注意不够。三、分
6、析讲读课文有脱离语言的现象,单纯讲故事情节或抽象地讲述思想内容;四、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恰当地讲些文学上的抽象概念;五、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问题,全国语文教学会议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报告选辑 教育部小学教育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美英俄等国课程形态,语言(语文知识与表达),日本课程形态板块式,听说,语言事项,阅读,习作,国语,课程结构阅读与表达失衡教学形态文本讲读分析教学内容随意、无序、经验化,语文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课程层面,家乡的桥教学内容的选择,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2、给名词加上合适的动词以组成动宾结构的词组。3、体会课文用词要准确。4
7、、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如何在行文中融入自己爱乡、怀乡之情。5、积累优美的词语,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6、文中几个省略号的运用。7、复述课文内容。能按小标题复述课文。8、学习欣赏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文章描写上的独具匠心。9、学习本课第三、四、五节的“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10、学习“概括具体”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从几个方面和运用举例的方法写具体的。11、根据要求进行合理想象,能用己的话介绍家乡的一种桥。,二、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但是现代白话文教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而是将学习课文内容当成语文课
8、的主要目标,语文课就是“教课文”。,1、从“教课文”到“教(学)语文”,期待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语文教学通讯2011.2,四年级太阳课例,大陆老师:研究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台湾老师:学习说明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同课异构,毕加索与和平鸽,有一次有位法国老人来找他,涕泪纵横地向他说了一件悲惨的事:法国当时正被德国人侵占,一天,老人的小孙子把一群白鸽子放出去玩,但是,其中一只小白鸽很久都没有飞回来,小孙子心里惦挂着,就跑到屋顶上面眺望。忽然,他看见蓝天上有个小黑点。啊,是小鸽子回来了。小孙子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好让小鸽子认出自己的家。不幸的是,附近的德军看见了,以为他在给法国游击队发信号
9、,便发狂似的跑上楼把小孙子推下楼,接着又把飞回来的小鸽子打死了。老人泣不成声地请毕加索给他死去的小孙子画一幅画。,香港教师阅读课毕加索与和平鸽,一、观察图片,引入课文。1、默读思考: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习新词。二、抓重点段,学习画流程图 1、认识流程图是什么 2、小组合作画流程图 3、小组合作第二次画流程图三、布置作业:观察妈妈做家务的片段,试画流程图。,于永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二、如何写批注,一、感情朗读指导,三、代儿子给父亲写信,1、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2、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思想和情感教育,1、以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2、以文本解
10、读组织教学过程3、语文教学内容呈碎片状态,语文教学内容分类,非本体性教学内容非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 审美教育 多元文化,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 语文方法 语文技能,工具性,人文性,人文性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感受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和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将相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一、解课题,引出人物二、抓不和,寻找原因三、看相如,智勇双全四、学廉颇,深明大义 五、寻联系,评价人物六、抓提升,课后延伸,“教课文”,造成本体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错位,课文内容(非本体性),
11、零散、无序、经验化,深入挖掘,“教语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本体性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方法),迁移,渗透,价值观,文化,思维,审美,情感,姥姥的剪纸,一、揭示课题,了解剪纸二、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三、品读课文,体会祖孙情深四、课外延伸,总结下课,姥姥的剪纸,一、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二、读姥姥技艺之“神”,学习品读方法 三、运用品读方法,读祖孙情 四、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话 五、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有明确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围绕本体性内容展开教学能清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祖父的园子
12、,片段一:学习的自主 浏览全文,写出脑海里冒出来的词语,把这些初步感受变为问题。片段二:概括的精准 萧红在园子里干了哪些事,圈出关键词。片段三:读写的迁移 认识通过人的神态和对话描写,把一件事写得比较具体。片段四:认识借景抒情。体会“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感受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认识借景抒情。片段五:句子训练 我愿意(),就();,片段三:读写的迁移师:萧红所写的九件事中,写得最具体的是生:铲地师:说话要有依据,凭什么说“铲地”写得最具体?生1:铲地写的节数多,有九个小节呢!字数也多。师:对,以后如果我们要写具体一件事,就要多写写几个小节,多写点字。生2:
13、“铲地”这一段中有我与祖父的对话,其他事情的叙述中3没有。师:对!同学们记住,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抓住对话来描写,那就能把这件事写得比较具体。生3:“铲地”这一段落中写了祖父的笑,笑了很多次。师:说明什么?生:通过写人的神态也可以写具体。师:由此看来,我们要让一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实践2011版课标关键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
14、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设计思路),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例证辨认,规则概括,实践运用,规则辨认,尝试运用,独立运用,规则总结,三.研究语文教学内容,重视语言积累,1,强化语言运用,知识与方法学习,2,3,4,整本书阅读,三.研究语文教学内容,重视语言积累,1,1、重视语言积累,蚕姑娘送来用丝制成的绸缎 小猴过生日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跨越百年的美丽,丰富学生语汇是发展学生语言,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工作,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全国语文教学会议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报告选辑 教育部小学教育司 1956年,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
15、的基本任务。,丰富语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朱自清论诵读,“我倒觉察到一些学生作文,过分的依照自己的那纷歧的个别的语言,而不知道顾到统一的文字。他们不大用心诵读别人的文字,没有那统一的文字的意念,只让自己的语言支配着,所以就出了毛病”;,“这些学生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获得那“统一的文字”的调子或语脉,叫文脉也成。这里就见得“诵读教学”的重要了”。,情义发展,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得意,忘言,语言发展,得言,我国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朝向文本内容理解,忽视文本语言的积累。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战略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国民语文水准下降。,语言的输入,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程 教学改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8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