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动力元件.doc
《《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动力元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动力元件.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四 川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备 课 用 纸 第3章 液压动力元件3.1 概述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把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向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流。液压马达是液压泵的逆装置,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其作用是把输入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机械能,从而推动负载做功。液压系统中使用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容积式的,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密封容积变化来完成吸油与排油。3.1.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以容积式液压泵(单柱塞)为例讲解。容积式液压泵工作时所具备的必要条件:(1) 必须形成一个或多个密封空间。(2) 密封空间周期性地变化。当密封空间变大时,形成
2、真空,油箱当中的油液在外部大气压力和密封工作腔中的真空作用下,被吸到密封工作腔中,完成吸油;当密封空间变小时,工作腔中的油液受到挤压,从而排到液压系统中去。(3) 吸压油腔要隔开,为了使密封空间变大时与吸油管相连,密封空间变小时与压油管相连,需要有相应的配流装置。(4) 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外部条件是油箱压力要与大气压相同。3.1.2 液体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1、压力(1)额定压力:指泵(或马达)在正常条件下,按实际标准规定能够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2)工作压力:指泵(或马达)实际工作时输出(或输入)油液的压力。(3)最高允许压力:指泵(或马达)在短时间内允许超载使用的最高压力,一般为额定压
3、力的1.1倍。2、排量和流量(1)排量: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泵(或马达)每转所排出(或输入)的液体的体积。用V表示,单位ml/r.(2)理论流量:单位时间内液压泵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等于排量与转速的乘积。用表示。(3)额定流量:指泵(或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实际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输出流量。(4)实际流量:指泵(或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或输入)的流量。3、效率和功率(1)液压泵的效率和功率1)容积效率: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值为液压泵的容积效率,用表示。2)机械效率:理论所需转矩与实际转矩之比值为液压泵的机械效率,用表示。3)功率。输入:为机械能,表现为输入实际转矩和转速,所以液压泵的输出功
4、率为输出:为液压能,表现为输出实际流量和压力,所以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为4) 总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值为液压泵的总效率,用表示。(2) 液压马达的效率和功率1) 容积效率: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之比值,用表示。2) 机械效率:实际输出转矩与理论所需转矩之比值,用表示。3) 功率。输入:为液压能,表现为输入实际流量和压力,所以液压马达输入功率为输出:为机械能,表现为输入实际转矩和转速,所以液压马达输出功率为4)总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值为液压泵的总效率,用表示。3.1.3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1、液压泵的分类(1)按结构形式和运动部件运动方式分: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及凸轮转子泵
5、。【补充】(2)按泵的排量分:定量泵、变量泵。【补充】(3)按泵的输出油液方向分:单向泵、双向泵。2、液压马达的分类按转速及结构形式分:高转速液压马达、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1) 高转速液压马达: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2) 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轴向式、径向式【补充】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3.2 齿轮泵 分类:按结构形式分:外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 按齿形曲线分:渐开线齿形、非渐开线齿形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转速高且范围大、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和价格低廉等,在一般液压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缺点: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较大、泄漏损失大、容积效率低、噪声较
6、大、容易发热、排量不可调节,只能做定量泵,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3.2.1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3.2.2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吸油:当原动机带动齿轮转动时,右侧的轮齿不断退出啮合,而左侧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因啮合点的啮合半径小于齿顶圆半径,右侧退出啮合的轮齿露出齿间,其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密封油腔。压油:随着齿轮的转动,吸入的油液被齿间转移到左侧的密封工作腔,左侧进入啮合的齿轮使密封油腔压油腔容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液挤出,从压油口输出,压入液压系统。 齿轮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线将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到了配油(配流)作用,因此
7、不需要单独设置配流装置,这种配流方式称为直接配流。3.2.3 齿轮泵的结构要点1、 齿轮泵的泄漏齿轮端面与泵盖间的轴向间隙泄漏;齿轮齿顶圆也泵体内孔间的径向间隙泄漏;两齿轮间的齿面啮合处泄漏。2、 径向作用力不平衡产生:由于液压力不平衡。吸油腔压力小,压油腔压力大。危害:压力升高,径向不平衡力增大,齿轮和轴承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产生振动和噪声。措施:缩小压油口,以减小压力油作用面积;增大泵体内表面和齿顶间隙开压力平衡槽,使容积效率减小。3.2.4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流量的计算齿轮泵的排量:齿轮泵的理论流量:齿轮泵的实际流量:齿轮泵流量和各参数的关系:(1) 输油量与齿轮模数的平方、转速都成正
8、比(2) 在泵的体积一定时,齿数少模数就大,所以输油量增加,但流量脉动大;齿数增加时,模数就小,输油量减少,流量脉动也小。3.2.5 内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分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和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两种。内啮合齿轮泵的特点: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轻,由于齿轮转向相同,故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并且运转平稳,噪声小,流量脉动小。但齿形复杂,加工精度高,所以加工困难,价格昂贵。3.3 叶片泵【补充】特点:叶片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但其抗污染能力较差,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较高;此外,叶片泵的制造工艺也较复杂。分类:按结构形式分,单作用式叶片泵、双作用式叶片泵; 按压
9、力等级分,中低压叶片泵(7MPa)、中高压叶片泵(16MPa)、高压叶片泵(2030MPa)。3.3.1 单作用式叶片泵1、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单作用式叶片泵由转子、定子、叶片和端盖等组成。泵的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一次,所以称为单作用式叶片泵。由于转子上受到的径向液压力是不平衡的,故又称为非平衡式叶片泵。2、单作用式叶片泵的排量及流量计算理论排量实际流量为3.3.2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如果改变叶片泵的偏心距e,则叶片泵的排量将发生变化,故将这种排量(或流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一种自动调节式变量泵,它能根据外负载的大小自动调节泵的排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 气压 传动 动力 元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7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