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复习.doc
《二次函数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函数复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 命 自 觉 ,星 光 律 动吉星乡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课时教材分析备课时间 2 月 16 日教学时间 月 日(星期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点二次函数相关知识重点1.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根据图象概括二次函数的性质。2.二次函数三种解析式的求法。3.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难点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并运用二次函数性质将以解决。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联系,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于应用。3. 运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几何问题。课前准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与性质;会用描
2、点法画抛物线,能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能较熟练地由抛物线yax(a0)经过适当平移得到ya(xh)k(a0)的图象。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模型的建立,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新课探究新课探究专题解析,强化练习,剖析知识点 专题一、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性质。 例1:已知函数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1)满足条件的m值;(2)m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低点?求出这个最低点这时当x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3)m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什么?这时当x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教师精析点评,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2bxc(a0)。强调a0而常数b、c可以为0,当b,c同时为0时,抛物线为yax2(a0)。此时,抛物线顶点为(0,0),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1)使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2m42,且m20,即:m2m42,m20,解得;m2或m3,m2 (2)抛物线有最低点的条件是它开口向上,即m20, (3)函数有最大值的条件是抛物线开口向下,即m20。抛物线的增减性要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要求学生画出草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观察分析。强化练习;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其图象
4、开口方向向下,则m_,顶点为_,当x_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_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专题二、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抛物线的画法,平移规律。例2:用配方法求出抛物线y3x26x8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并画出函数大致图象,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抛物线y3x2。 教师归纳点评: (1)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配方的方法及配方的意义,指出抛物线的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关系:yax2bxc ya(x)2 (2)强调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进行画图,先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利用对称性列表、描点、连线。 (3)抛物线的平移抓住关键点顶点的移动,分析完例题后归纳平移规律; 左右平移,左加
5、右减,改变自变量;上下平移,上加下减,改变常数项。 强化练习: (1) 通过配方,求抛物线yx24x5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再画出图象。 (2) 抛物线yx2bxc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抛物线yx22x1,求:b与c的值。专题三、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 例3:根据下列条件,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0,1),(1,3),(1,1)三点。 (2)抛物线顶点P(1,8),且过点A(0,6)。(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3,0),(2,3)两点,并且以x1为对称轴。 (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一次
6、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且过(1,1),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并把它化为ya(xh)2k的形式。 教师归纳: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yax2bxc (a0)(2)顶点式:ya(xh)2k (a0) (3)交点式:ya(xx1)(xx2) (a0) 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yax2bxc形式。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与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为顶点式ya(xh)2k形式。 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交点横坐标时,通常设为交点式ya(xx1)(xx2)。专题四、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例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mx+n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次 函数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7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