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研讨会教学设计.docx
《机器人研讨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研讨会教学设计.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器人研讨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13年4月26-27日北京景山学校目录火星探险任务之到达岩石取样点2机器人游北京3智能交通系统一一小车前进与倒车7给机器人装“眼睛”一一看物体17机器人智能行走一一规避21制作六足机器人24机器人走任意图形一一循环结构32机器人的行为操纵一一马达35认识传感器38初识机器人40机器人初体验44搭建“狗拉雪橇”与NXT简单编程47火星探险任务之到达岩石取样点湖北省武汉市研口区崇仁路小学李鸿翱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通过亲身体验熟悉机器人转弯的原理,并能通过调整机器人马达的速度与时间来改变转弯角度的大小。2 .掌握通过机器人程序的参数设置来改变机器人运动的路
2、线。(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三)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精神。2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难点与研究问题1 .教学重点:熟悉机器人转弯的原理,并能通过调整机器人马达的速度与时间来改变转弯角度的大小。2 .教学难点:通过亲身体验熟悉机器人转弯的原理。三、研究问题:引导学生用机器人程序编写系统编写与调试程序,指挥机器人安全地从着陆点到达采集点。四、教学工具机器人教学实验室、机器人程序编写系统、智能机器人(5台)、教学课件与视
3、频资料。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策略与教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讨论分析领会新知,合作探究提高效率,实践操作懂得实质,讨论交流共同提高。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关于火星探险的视频。2、明确任务,出示课题今天的任务就是引导机器人到达岩石取样点。(二)亲身体验、获取新知1、出示地形,明确条件老师这里有张“好奇号”着陆点与采样点的地形示意图,大家认真看看有什么地方是我们在制定路线图需要注意躲开的地方?2、动手实践,体会转弯要求动手学生尝试完成任务3、学生汇报,集体探讨请会转弯的小组展示编写的程序,分析左右马达的参数设置4、游戏引导,熟悉原理指导学
4、生做两个小游戏,通过身体的转弯来体会转弯的原理是左右马达速度不一致造成的()运用新知,完成任务1、小组活动,完成任务通过编写程序来调试机器人完成任务,注意记录机器人行走的线路,2、全班交流,精确转弯请小组上来展示编写的程序,分析转弯程序后的延时图标的参数设置(四)分层实践、拓展延伸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完成情况,选择完成附加任务。(五)小结回顾这节课小车转弯的原理与如何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的。提示下节课学习任务。附件:组火星探险之到达岩石取样点地形示意图机器人游北京执教:成都市鼓楼小学刘蒋指导:成都市青羊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王梅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四川省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十课。本册为小
5、学高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教学内容包含LOGO语言与智能机器人两部分,前七课以LoG。语言为载体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思想,从第八课开始进入机器人教学部分,旨在依托机器人活动,培养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熟悉现代机器人的进展趋势,熟悉与掌握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与驱动装置的作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与认识了机器人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给机器人公布命令,让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工作。这是进入机器人编程环境的第一课,教材分为三部分:熟悉与机器人交流需要有“翻译”软件,进入通用机器人的仿真环境命令机器人走正方形,在RoLBLAB虚拟环境开展探究活动。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机器人仿真编程环境,教材中介绍了两种机
6、器人语言环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只使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环境开展学习活动。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放在学生应用数学中的有关缩略图的知识,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体验如何为机器人规划任务,并学习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使机器人能按我们的意愿工作。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6年级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增强,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完成为机器人规划行走路线、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设计感。针对学生的独立意识强的特点,我们有意识的使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协作相结合,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独立操作、交流共享的学习流程,既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7、,又通过合作学习增强了学习效率。三、教学目标,1 .知识性目标:1)通过教师引导与阅读教材,使学生明白仿真环境下如何把Le)Go语言中的步数与长度单位厘米进行转换。2)通过参与讨论,使学生学会为机器人规划任务,把单纯的程序设计与实际生活中的任务规划相结合,初步懂得算法思想。2 .技能性目标:1)通过共同完成去天安门的任务,使学生懂得如何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算法,并掌握如何将自然语言翻译成程序语言,完成任务。2)通过实践按任务编写程序,使学生能懂得生活中长度单位、角度与通用机器人环境下数值的转换,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换算。3)通过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在生生互助中尽快掌握规划任务的能力。通过独立设计
8、算法,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掌握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能力。3 .情感性目标:1)木课不管是在教材文本中获取知识,还是在完成任务中探究,都表达任务规划的思路,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编写与修改程序的过程中,巩固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针对六年级学生个性独立的情况,以2人小组统一的方案设计,个性化的程序设计,帮助学生在个性张扬与团结协作中找到平衡,并在交流共享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设计算法,把自然语言翻译成程序语言,指挥机器人按我们的意愿完成任务。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编写程序时建立
9、模块化思想。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通用机器人仿真运行环境2、资源准备:PPt演示课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路线设计题单(学生)。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运用全新思维的六感设计思想,着重表达意义感与设计感,以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模拟演示激发热情1、言语引入:我们的首都北京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我们一起去看一看。2、等一等,我们的小机器海龟也想游北京。课件演示:小机器海龟游微缩景观(师让小海龟走到天安门)。3、揭示课题观看ppto观看微缩景观图。激发学习热情,知晓学习任务。把握目标学习新知1、师引导:你们想让机器小海龟去哪里
10、?任务描述。1、聆听讲述,融入情况节。师描述任务一:为小海龟选择目标景点。以生活需求创设学习情景,以故情况节营造学习氛围。2、引导讨论:共同完成机器海龟去天安门的任务(引导学生选择路线)。2、分析机器人的行走路线,用自然语言描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3、指导设计算法。1步的距离是0.5厘米旋转1就是1度。引导思考换算过程。3、讨论如何把自然语言翻译为程序语言。掌握如何把LOGO语言中的步数与长度单位厘米进行转换。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设计算法的思维方法,感受学习的意义感。4、指导学生交流。4、讨论换算方法,根据讨论与自主学习结果完成程序5、引导学生分析程序:1)师提示命令过程的格式。2)参数计算合理5
11、、思考、模仿。小组规划自主1、引导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指定的目的地)1、小组讨论,规划机器人的任务(最优路线)。小组合作规划机器人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设计2、指导学生操作。2、根据小组讨论结果,独立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根据规划独立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保护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个性化。头脑风暴交流共享组织交流,聆听;指导学习评价。演示汇报:1)选择目的地2)线路设计描述(为什么这样选?)3)程序演示4)集体分享经验、修订程序。学习任务回归生活需求,注重学习的意义;通过加强交流沟通,检验学习成果,强化学习的意义感。反思小结结束学习师生共同回顾,小结本课学习。八、板
12、书设计机器人游北京规划任务设计线路编写程序一一;运行调试自然语言程序语言(LOGO)前进0.6米FD120右转90度 RT 90前进0. 8米FD 1801、去天安门1、宾馆一一博物馆2、博物馆一一天安门智能交通系统一一小车前进与倒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向金教学目标:掌握机器人仿确实基本流程;初步掌握机器人图形化编程方式,掌握直流电机有关模块与延时模块;掌握四轮小车机器人直行的实现。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机器人图形化编程方式。教学难点:掌握四轮小车机器人直行、后退等动作的实现方式。教学准备:漫游金字塔的场景、机器人、程序等文件服务器上加载漫游金字塔、训练前进的场景文件;有条件同意的话,准备四轮小车
13、机器人的实物或者模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演示仿真过程,激发兴趣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萝卜圈的仿真流程,以仿真“漫游金字塔”为案例,请大家自己复习一下如何进行仿真。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进行演示。学生复习萝卜圈机器人仿确实基本流程:本地模式:1、在“本地模式”点击“开始仿真”,进入到快速仿真界面,选择“新建仿真”进入到“仿真导航”界面。如下图:2、仿真导航:(1)、“选择任务”选择本次的任务“漫游金字塔,(2)、“选择机器人”选择我们刚储存的漫游金字塔的机器人。(3)、“选择程序”选择我们刚储存的漫游金字塔的程序。如下图:(4)、仿真导航完毕后,您能够选择“储存后进入”也能够选择“直接进入”。储
14、存后的仿真包,下次能够直接快速进入。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一)演示任务:任务描述:要求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在规定时间内,穿过拱门,到达有目标区(目标区上空有一些上升的绿色离子)。如图:(二)任务分析:机器人要完成任务需要三步个步骤:向前直行一一延时等待到达目标区一一停止。(三)认识可视化编程界面“VPL程序编辑”A、进入编程环境“VPL程序编辑”L在本地模式下点击“编写程序”,进入到编程界面2单击“新建”,弹出对话框,需要先进行机器人的选择,也就是先告诉电脑是给哪一个机器人编写程序。我们选择第十课储存的机器人,然后确定进入到机器人编程界面。如图B、图形化编写程序方法2 在半圆下方红色区域按着鼠标
15、左键拖动鼠标到空白区域松开鼠标,自动弹出“拖拉菜单”3 选择“驱动”中的“多直流电机驱动”4.设置电机参数,选中电机就会弹出“属性”设置窗口:对勾代表选中该电机状态选择数字代表电机的速度(数字越大速度越快)师生合作,分析讨论一一编程:完成场景任务(一)分析任务,演示编程:教师:从演示的仿真效果与分析场景任务规则,能够把整个场景任务分了三个步骤:A.向前直行一一等待到达终点一一停止前进。A、机器人直行程序编写属性符注代码B、储存程序。编写完程序一定要储存,以便仿确实时候使用1、点击工具栏上的“储存”按钮。2、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前进程序”,点击“确定”按钮。C、进行仿真:九、选择任务为
16、“训练前进”;十、选择机器人为上节课储存的机器人;十一、选择程序为本节课编写并储存的“前进程序”;十二、储存仿真包名称之“训练一前进”;十三、点击“储存进入”。D、假如出现下面界面,则表示我们完成任务。假如没有,则需要时机器人完成出现的问题,利用仿真窗口的工具栏上的工具修改程序或者者机器人,直至出现仿真成功界面。(二)、学生编程、完成任务。拓展训练:(一)、在线仿真、提交自己的成绩:1、进入在线仿真;2、选择任务:在任务栏中选择“训练任务”一一“训练一陕人教前进”;3、选择机器人:点击“未选择机器人按钮”,进入到机器人选择界面,选择前几节课制作的“智能机器人小车”。如图:蝌息k选择机器人I智能
17、机署入小车4、选择程序:点击“未选程序按钮”,进入到程序选择界面,选择前几节课编写的“直走”程序。如图:未选择控制程序5、选择仿确实房间并进入仿真。“仿真大厅”中的房间编号里面的为“?”,则表示该房间没有被人使用,这时候单击“?”,便能够进入到房间,并开始仿真,如图:6、提交成绩与查看成绩:仿真完成任务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这里能够提交成绩与成绩查询等有关操作。如图:注意:只有点击“提交成绩”,仿真平台才会记录下我们的成绩。序号呢称1test601任务限时任小提示:恭喜你完成了任务!剩余提交次数;100提颜演(二)、尝试训练后退、训练左转、训练右转任务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萝卜圈机器人可视化
18、编程、在线仿真。通过学习大家一定己经体验到了萝卜圈的强大功能。假如你喜欢,想继续学习,能够课后来领取学习资料光盘。有关学习软件与课程在光盘上有。给机器人装“眼睛”看物体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红岭小学万濮瑜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深圳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熟悉了机器人基本原理、学习了简单编程后,第一次用到实物机器人的一节课。本课要紧知识点有:红外避障传感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永久循环模块的应用,条件推断模块及编程。仿真测试与实物机器人实验。本课的重点暨难点是:利用条件推断这样一个分支结构编写指挥机器人躲避障碍物程序。本课的知识点较多,重难点也比较突出,如何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引领学
19、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突破难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是本节课的关键。本课为1课时。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景山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之前未从学习过机器人知识,对机器人的功能、结构模块、机器人的拼装及编写程序都不是很熟悉。但他们综合素养高,对上机器人课充满着向往,学习兴趣浓厚,关于操纵机器人活动更是深感新奇,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是学好本课的有利因素。在任务安排方面,作业难度宜偏低。三、教学目标目标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机器人是如何“看”到障碍物的。(2)掌握红外避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学会应用条件推断模块编写机器人避障程序。(4)懂得永久循环模块的涵义。(5)能够进行仿真实验与实物机器人测试。过程
20、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红外避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完成避障机器人程序的编写。(3)通过分组协作,进行实物机器人的测试,完成本课任务。情感与价值(1)培养自主探索新知的好习惯。(2)学会与同学的合作学习。四、重点难点重点:(1)熟悉红外避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应用条件推断模块及永久循环模块编写避障程序。难点:(1)条件推断模块的懂得与应用;(2)红外避障变量的懂得。五、教学过程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给学生做机器人现场演示,让机器人在一个四周有障碍物的区域内运行,第一次机器人安装红外避障传感器,第二次拆下红外避障传感器再运行。提示学生边看边思考,看完后老
21、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展示课题:机器人的眼睛红外避障传感器。观看机器人表演。回答1:第一次演示中,机器人遇到障碍物能绕过障碍物行走,而第二次演示时,机器人则不可能避让障碍物。回答2:说明机器人也需要“眼睛二回答3:红外避障传感器充当了机器人的眼睛。通过观看机器人表演引入本课主题,让学生产生兴趣,为下面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新授展示红外避障传感器外部构成图片,向学生介绍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发射管,接收管,指示灯,可调电阻,连接线。旌接线指示灯可遍电阻八接虚管发射管老师实验一:机器人见到障碍物就停下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红外避障传感器工作原理。播放红外避障传感器工作原理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后
22、陈述红外避障传感器工作原理。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够躲开障碍物的机器人。老师实验二:找一台没有下载过程序的机器人,接上红外避障传感器,用手代替障碍物,在讲台测试。让学生明白,机器人的智能来源于程序,没有程序,机器人无法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机器人会遇到哪几种情况?分别应该怎么处理?展示流程图。朗读并熟悉红外避障传感器的构成。观老师的实验,小组讨论并推理红外避障传感器工作原理。观看动画,讲述红外避障传感器工作原理。回答1:能够。回答2:不能够,可能还要做一些处理。观看老师实验,确信没有程序,机器人不能运行。小组讨论并回答:机器人可能遇到两种情况,1、机器人前方假如无障碍物,处理方法是直行向前;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器人 研讨会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6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