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一是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二是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四、教学措施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
2、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五、课时安排约5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2016年3月28日星期一审批时间审批(人)课题分类与整理(一)分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2、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
3、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 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水果图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一、创设情境。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远景镜头。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里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二、教学互动(1)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
4、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1) 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
5、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自己的学具袋。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这些物体分别有多少?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和统计的思想。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放学后,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房间也分类整理一下吗?作业能力与测试19页。板书设计:分类按图形 按颜色课后反思: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通过本节
6、课的活动学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标、表格)呈现分类结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是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过分要求听、及、模仿,它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回顾整节课,我觉得这节课的优点是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
7、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不是把”分类“作为知识点来讲授,或者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分类的含义,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食物,如给气球分类。但是本节课没有充足的教具,学生无法动手操作,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分类的过程,只能靠课件播放,学生观察并回答自己的分类想法或方法。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类,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生活,举了一个关于超市的例子:如果超市乱摆乱放物品,你能很快的找到自己要购买的商品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接着追问买水果如果买水果能不能到服装区区购买?为什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类?分类后如何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
8、物品,体验分类带来的方便。教学过程中,为了弥补教具的不足,我还是就地取材,让学生用小棒分类、用不同图形分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发展学生探索与合作的意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时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调控好课堂的秩序,该静则静该动则动;学生在给“人”分类时有的说按人的高矮分、按穿着的颜色分、按胖瘦分等,这些分类的标准是分得太细还是不符合分的标准呢? 第二课时上课时间2016年3月29日星期二审批时间审批(人)课题分类与整理(二)分类统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更
9、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分类统计的能力。2、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2、体验分类与更更的过程,在分类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教学难点:把同一些物品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
10、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教法学法:教法: 实验研究法。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大海图(海鸥、美丽的鱼、贝壳、虾现在正有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到海里去游泳了)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信息。二、教学互动(1)引导学生有序看图并提问题。1)观察大屏幕,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3)板书问题: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2)解决第一个问题。1)看第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正在游泳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可以按性别、年龄来分类。2)把这些游泳
11、的人分类。(出示统计表)一起看一看,表中的类别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教师可总结说明是分类情况,也就是把这里的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巡视指导,奖励填得好的学生。(3)解决第二个问题。1)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可不可以用你们刚才学过的分类统计法来解决呢?这些漂亮的船只可以怎样分类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来一起分一分。2)反馈展示3)举例说明,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统计呢?(4)观察这些表格,从每种表格中可以读到什么信息?(5)总结分类统计的方法。这种统计的方法就呢分类统计。(板书:分类统计)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同步练习12
12、页。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分类与整理这单元的知识学习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回顾整节课,我觉得这节课的优点是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一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授课时间:1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1)
13、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 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 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2) 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3)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突破方法:
14、通过实践活动,采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 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教师: 水果图片、课件 学生: 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朵,铅笔若干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远景镜头。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里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二、教学互动(1)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
15、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4) 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
16、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自己的学具袋。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这些物体分别有多少?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和统计的思想。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放学后,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房间也分类整理一下吗?从生活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重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让学生相互叙述,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思考,进一步理解
17、并学会分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通过分一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小组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学生观看、思考、汇报。学生观看录像,汇报对分类的认识。新|课 | 标|第 |一| 网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汇报。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分一分,数一数。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操作,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合作、汇报。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自由汇报。作业能力与测试20页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8、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从总体来讲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为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从以下几点来体现: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的投篮比赛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体育比赛中的统计得分用到的就是统计知识,学生对于此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设计了小动物投篮比赛的场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统计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下一个环节的调查统计指明了方向。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起用小方格来表示红花的盆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这种表示方法,为下一个环节正式的统计图的出现奠定基
19、础。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时我要学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对学生来讲是个比较生疏的方法,要指导练习。我给学生推荐了用写“正”字的方法,就让他们来统计,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在这里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今后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才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准备更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更深入的把握教材,以便使课堂时间安排更合理更有效更深入。也许每节课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教师应该争取。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一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授课时间:1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分类统计的能力。(2) 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
20、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 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2) 体验分类与更更的过程,在分类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2)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突破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 把同一些物品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体会分类
21、标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突破方法: 实际操作的方法。教法学法:教法: 实验研究法。学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具。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大海图(海鸥、美丽的鱼、贝壳、虾现在正有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到海里去游泳了)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信息。二、教学互动(1)引导学生有序看图并提问题。1)观察大屏幕,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3)板书问题: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2)解决第一个问题。1)看第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正在游泳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可以按性别
22、、年龄来分类。2)把这些游泳的人分类。(出示统计表)一起看一看,表中的类别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教师可总结说明是分类情况,也就是把这里的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巡视指导,奖励填得好的学生。(3)解决第二个问题。1)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可不可以用你们刚才学过的分类统计法来解决呢?这些漂亮的船只可以怎样分类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来一起分一分。2)反馈展示3)举例说明,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统计呢?(4)观察这些表格,从每种表格中可以读到什么信息?(5)总结分类统计的方法。这种统计的方法就呢分类统计。(板书:分类统计)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学到了什
23、么?作业同步练习13-14页。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从总体来讲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为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从以下几点来体现: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的投篮比赛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体育比赛中的统计得分用到的就是统计知识,学生对于此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设计了小动物投篮比赛的场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统计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下一个环节的调查统计指明了方向。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起用小方格来表示红花的盆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这种表示方法,为下
24、一个环节正式的统计图的出现奠定基础。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时我要学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对学生来讲是个比较生疏的方法,要指导练习。我给学生推荐了用写“正”字的方法,就让他们来统计,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在这里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今后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才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准备更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更深入的把握教材,以便使课堂时间安排更合理更有效更深入。也许每节课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教师应该争取。用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育效果良
25、好。学生通过交流不同的统计方法,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通过讨论交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个环节我注重运用原理、寻找规律、抓住难点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统计的模型。学生观察汇报学生观察、汇报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人游泳?一共有多少只船?沙滩上有多少人?有多少个女孩在游泳?第三单元测试2016年4月1日星期五作业能力与测试 21页试卷分析:一、考试情况概述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有限,部分试卷(较难部分)是在老师读题的情况下完成的。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共43名学生参加考试,缺考为0,上交试卷43份。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是第4单元:分类与整理。内容容量不大,个别填空题偏难。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成绩还是不错的。 二、卷面分析: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分一分、数一数,并在方格里涂一涂。第二类是数一数、填一填、按要求填空,第三部分,实践题,妈妈买的水果、美丽的花园、分类与整理。从试题的类型和试题的表达方式,都能很好的检测出学生在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教研组组长签字:山图亚教务处签字:其米提3月1日4月1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5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