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院科学技术概论教案03近代科学技术.docx
《渭南师院科学技术概论教案03近代科学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南师院科学技术概论教案03近代科学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教学目标:掌握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过程,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第二次技术革命;熟悉近代科学的崛起过程,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过程,达尔文进化论,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一节近代科学诞生一、近代科学革命(一)哥白尼革命1 .生平:哥白尼(1473T543)生于波兰,早年在波仑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学习过法律、医学、神学。1512年
2、后担任神职人员达30年,业余时间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1543年天体运行论问世,出版后不久作者去世。跟现代的误传相反,罗马教廷最初没有太关注日心说,而且据麦克莱伦,1551年天文学家赖因霍尔德根据哥白尼原理制定了普鲁士表,1582年制定的格里高利历就是根据该表修订的。后来布鲁诺和伽利略公开宣传日心说,危及了教会的统治,罗马教廷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2 .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绕太阳运转,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本身在自转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带着月球绕日运行,行星在太阳系中的排列次序是土、木、火、地、金、水,它们的绕日周期分别为30年、12年、2年、1年、
3、9个月、80天(后来精确测量为88天);恒星固定在天球上。拯救现象的传统:天体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月球周月运动轨迹明显都是圆,可是行星的运动以恒星为背景观测的话,在长达数月的时间内会出现变慢、停止、后退,再停止、再向前的现象,在天空划出一个大扁环。柏拉图要求天文学家拯救这些现象,在行星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前提下,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这是从柏拉图时代到哥白尼时代,天文学家要解释的中心问题之一。哥白尼日心说也遵循了这种传统,他保留了水晶天球的概念和正圆形轨道的概念。天体运行论扉页上的一句话:“不懂几何学者莫入。”它面临两大难题:恒星视差和地动抛物。哥白尼的解释不是太有力。其中恒星视差的解释和阿利
4、斯塔克(Aristarchus,前310-230)的解释一样。恒星周年视差在19世纪上半叶才被天文学家发现。这个尺度在0.25角秒左右,相当于在20公里开外看一枚硬币。3 .对立面托勒密地心说。反对理由之一:如果地球高速旋转,它会分裂为碎片。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和常识。亚氏认为物质的基本元素包括四种:土、水、火、气。新教。马丁路德在得知哥白尼学说以后,对哥白尼胆敢违抗圣经的行为表示公开的反对,并指责哥白尼说:“这位新奇的天文学家,企图证明旋转着的是地球,而不是天体、太阳和月亮。只有傻瓜才想把整个天文学连底都翻过来。圣经上明明写着,约书亚喝令其停止不动的是太阳而不是地球(旧约约书亚记第十章12节”
5、(二)开普勒:天空立法者开普勒(Keplerl571-1630)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T601)的学生。他在第谷去世前两年担任第谷的助手,最初试图建立行星(火星)的圆形轨道,但没有成功,开普勒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1618年出版的哥白尼天文学概论,先后公布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都沿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滂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至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运行周期)的平方同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至此太阳系概念牢牢建立,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均轮和本轮被彻底清除。1627年开普勒完
6、成第谷的意愿,出版了鲁道夫星表,该星表在此后的百余年中一直被天文学家和航海家奉为经典。(三)伽利略:近代物理学之父1 .生平:伽利略(1564-1642)生于意大利比萨,早年在比萨大学学习医学,由于对数学感兴趣,没有拿到学位就于1585年离开了学校,潜心研究欧几里德几何学和阿基米德物理学,1589年获得比萨大学数学教授职位。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原理和抛射体的运动规律,并深入地研究摆的等时性运动。他1610年写成星际信使一书,认同哥白尼观点,后来公开支持日心说。1632年发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并因此书惹祸,被罗马宗教裁判所逮捕,1633年6月22日强迫悔过,接着被判终
7、身监禁。7月入狱,12月后被移送到佛罗伦萨附近的家中。虽然已经半盲,仍继续科学研究,1638年出版了关于两种新科学的谈话(DiscoursesonTwoNewSciences)o2 .天文学贡献。伽利略1609年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太空,但是当时的大多数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望远镜看到的现象持嘲笑态度,认为伽利略弄虚作假。顽固的学者甚至拒绝用望远镜看天空。他的观测打破了以前“月亮是完美无缺的”观念。不过伽利略拒绝把他的动力学原理从地面推广到太空,他仍然认为天做完美的正圆运动,不会做惯性运动。3 .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贡献。关于落体运动、惯性运动的研究。(这两种研究都是依据斜而实验)。惯性原理一一“物体沿
8、水平面运动,没有任何阻力时,那么它的运动是均匀和永无止境的,只要平面在空间中是无限的话。”“任何物体都不能自己变换运动状态”。(关于两种新科学的谈话)传说中(虚构)的比萨斜塔实验和实际的斜面实验。伽利略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他一方面将实验对象和操作过程加以理想化,通过人为的控制减少非必要因素的干扰,使自然过程更加纯化,从而创立了真正的科学实验方法,另一方面在把实验方法和科学方法结合中,尤其注重分析过程,同时对数学赋予了确定的物理意义,使实验数学方法更加成熟、完善。伽利略因此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二、牛顿力学的建立(一)牛顿生平牛顿:“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牛顿
9、(1643-1727)出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乡村。1661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6657666回乡躲避瘟疫,他的天才成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基础。1671年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99造币厂厂长,1703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主席,以后连选连任直到逝世。1705年被册封为艾萨克爵士。1727年牛顿辞世时,他已经成为万众景仰的智慧之王者,英国为他举行国葬,为他抬棺送行的是八名身份显赫的贵族。18世纪英国诗人蒲柏(A.Pope)以圣经创世纪述说上帝创造光照亮大地的格体写成的颂辞:“自然与自然规律隐匿于暗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都变得光明”。(二)万有引力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渭南 师院 科学技术 概论 教案 03 近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5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