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个人感悟.doc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个人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个人感悟.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个人感悟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事迹1太平洋的海风吹来,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目之所及,只有无人驾驶的码头导引车在穿梭,机器人自动拆集装箱锁垫,把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运到堆点,整齐排好。12月25日下午,在“时代楷模”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录制现场,随着大屏幕上的镜头拉近,一个现代化的自动化码头跃然屏幕。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着“中国制造”烙印,并且六度刷新全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的码头,正是由“连钢创新团队”缔造的。“那时,一股热血上来了,我要接这个项目。”团队带头人张连钢,这样说起七年前接下任务的瞬间。此前,由于刚经历过一次大手术,他怕身体状
2、态无法支撑,两次拒绝了邀请。“但我心中,还是不甘心。港口领导第三次问我时,我很痛快就答应了。”张连钢在港口码头的业务操作、设备、技术、管理、自动化控制方面具备丰富经验,被大家寄予厚望。以他为中心,擅长软件开发的李永翠、擅长装卸业务流程设计的李波、醉心发明创造的张卫、擅长土建的周兆君等8人组成了团队核心成员。他们带领一群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时3年半建成了一座西方专家口中“十年都别想独立完成”的自动化码头;又用了3年半,_十几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出单机最高作业效率超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的纪录。“拼了命还不一定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铿锵有力的话,从张连钢口中
3、说出,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到那段燃情岁月。回忆码头建造初期,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自动化码头怎么布局、设计什么流程?脑袋是空白的。”自动化码头总经理助理李波说。“去国外学习,不准我们下车细看,有时连码头现场都去不了。”自动化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张卫说。“为了争口气,我们不采用国外方案,要设计属于中国人的全自动码头!”自动化码头党委书记、总经理殷健说。要干,就要争第一。20XX年3月,自动化码头首次进行靠泊作业,1000多个箱子只用了7个小时就全部装完了。外国船长赞叹:这就是中国速度!每每回忆起这个瞬间,李波都满满自豪。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镜头里,“连钢创新团队”家人们的面孔一一闪现。殷
4、健的老母亲,怕耽误儿子工作,偷偷卖了房子,没打招呼就搬到了养老院。回忆往事,殷健的眼泪没能忍住。“在女儿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却缺席了。这是我永远的遗憾。”自动化码头副总经理李永翠哽咽着说。工程技术部党支部副书记、轨道吊室副经理修方强说,张连钢的妻子曾讲过一次特别的约会。“周末逛街,连钢总带着她坐公交车一直坐到了终点站。有什么好逛的?原来,他是要看人家怎么换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同事的“调侃”,让张连钢忍不住红了脸。“过去,桥吊工人苦练技术;现在,智慧港口不见人踪影。时代在变,码头的作业方式在变,但是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不变。”在视频连线中,改革先锋许振超以这句话与“连钢创新团队”共勉,鼓
5、励他们永不言败,始终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更多世界纪录。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事迹2建设海洋强省,山东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2018年8月,“连钢创新团队”吹响了二期建设的号角。这一次,“连钢创新团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向真正的智能化,抢占新一轮智慧码头建设制高点。如何抢占?从省情出发。山东是富氢大省,但缺乏有效利用,氢气作为副产品白白浪费;5G技术,未来自动化行业竞争的新蓝海。跳出传统路子,“连钢创新团队”作出大胆尝试:“氢+5G”,成为二期项目主攻方向。“联合攻关、集成创新!华为、中国联通、航天科技新朋友陆续加入,团结一心,誓将自动化码头的上下游供应链条留在民族企业!”他们
6、底气十足。“工业互联网协议总是间断失效,视频信号时断时续,16毫秒延时的确会对生产造成作业隐患。”徐永宁回忆。试验,修改;再试验,再修改2018年11月,“连钢创新团队”再攀高峰,成功实现在5G网络下岸桥自动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及高清视频数据回传的全场景应用。“这不再是传统的大块头。”张连钢指向码头上的自动化轨道吊,“我们以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组为动力,为设备瘦身,降低了设备结构复杂度、设备维保量和维修费用,而且发电效率高。”短短18个月,2019年11月28日,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诞生了。“这次,我们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张连钢脸上洋溢着自豪。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连钢
7、创新团队”赢得了这样的评价:“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为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为世界5G应用奠定了基石!”站在码头,安静如常。桥吊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一个个集装箱起起落落。远方,“中国智造”旗帜高高飘扬。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事迹316台蓝色自动化桥吊矗立在茫茫雾海中,娴熟地伸开臂膀,抓起自动化导引车上的集装箱。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创造了世界集装箱码头行业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青岛港奇迹的,正是“连钢创新团队”。拉开国内建设全自动化码头序幕“25.9”“26.0”“26.1”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20时20分,数字定格在“26.1”!有人欢呼雀跃,有人热泪盈眶,紧
8、紧相拥。桥吊单机效率达到每小时26.1自然箱,创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商业运营首船作业最高效率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诞生了。“开局很难!”“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张连钢娓娓道来,20XX年中国在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占据七席,却没有一座自动化码头。如何紧跟步伐,转型升级?25人组成的“连钢创新团队”率先拉开国内建设全自动化码头的序幕,张连钢受命担任组长。中国有能力搞自动化码头?外界一片质疑。立项后,张连钢率团队出国“取经”,无奈国外同行“连捂带盖”,“连钢创新团队”四处碰壁,收获甚微。返程路上,张连钢闷了一路,立志要建设中国自己的全自动化码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拼命都
9、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项目组成员如饥似渴补知识,通宵达旦连轴转。写了上万字的考察报告,开了上千次的分析论证会。研究、争论、试验、修改徐永宁,码头数据中心建设调试的顶梁柱。项目关键期,妻子却罹患癌症。天尚未亮,他送妻子去医院化疗;白天,他一头扎进调试工作;晚上,他奔赴医院陪床。一米八的汉子,满眼血丝,瘦骨嶙峋,硬是没耽误半点工作。“她还是走了。”徐永宁拭干眼泪,全身心扑在项目上。20XX年5月11日,一期投产成功。那天,徐永宁望着屏幕上的数字,偷偷背过身子,哭得像个孩子。“每一个脱颖而出的楷模,一定是把个人奋斗融入滚滚的时代洪流,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山东港口青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楷模 创新 团队 先进事迹 个人 感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