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附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认识与思考.docx
《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附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认识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附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认识与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完善,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机制,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坚决落实,抓出成效。一、践行中央区域发展新模式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首次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明确要求“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等经
2、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就是践行中央“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中央、省委为什么高度重视城市群发展?因为这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必然。城市群的形成是空间聚集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空间聚集经济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聚集经济,通常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张;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聚集经济,即具有分工性质的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形成“地方化经济”;第三个层次是由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又被称之为“城市化经济”;第四个层次,为城市集聚经济,发生在城市外部、一个较大区域的内部,它通常表现为城市群、城市圈、大都市区和大
3、城市带等。二、发挥“一主两副”引领功能早在2003年,湖北就在全国率先设立“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武汉为主中心、襄阳和宜昌为副中心的“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布局一主两副模式后在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河南、陕西、宁夏等省份得到推广。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和襄阳、宜昌的发展寄予厚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武汉在省内的龙头地位更加凸显。2021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716.76亿元,位于全国城市第9位,经济总量增长1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武汉城市圈以全省31.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54%的人口,创造了60.4%的地区生产总值,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进一步
4、提高。要进一步发挥武汉的引领功能,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首先要切实把地理区位优势转化为综合交通运输优势、物流优势,深化内引外联、双向开放,促进内外贸市场对接。“九省通衢”是武汉最大的先天优势,要充分利用,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其次要发挥科教优势,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云集,这是武汉最大的后天优势,要整合利用好。2022年6月25日,科技部领导来湖北传达国家布局,把武汉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关意见:支持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地功能;支持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支持打造创新型城市群第一方阵;支持打造绿色发展中国样板;支持深化科技体制改
5、革。再次要发挥产业优势,这是先天、后天结合出现的新优势。要抢抓当前汽车产业格局调整和结构转型的机遇,做大做强以汽车为基础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2018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指出:“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要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必须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功能、壮大城市经济。
6、襄阳要从铁、水、公、空四个方面发力,加快交通强市建设,打造骨干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塑“九省通衢”辉煌。要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基地,打造全国重要储能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支持宜昌打造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首先,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现代化工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长江经济带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包装印刷、珠宝首饰等具有宜昌特色的轻工纺织产业。其次,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注重发展未来产业。优先发展势头好、活力足、潜力大的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
7、、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高质量建设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电子化学品示范基地、商业航天动力基地。再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大文旅”,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培育发展“大物流”,打造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国际物流枢纽、“高铁+航空”快速货运枢纽和物流大数据中心。三、推动三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三大都市圈”,而这三大都市圈与以前的三大城市圈(群)是不同的概念。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
8、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推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6日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武汉都市圈”概念:“加快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进程,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其面积为2万多平方公里,约为武汉城市圈的一半,范围在“武汉城市圈大通道”(俗称“大六环”)以内。根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支持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支持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支持仙桃、天门、潜江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将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
9、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建设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襄阳都市圈是首次提出的概念,与武汉都市圈一样,是单核结构。范围在襄阳市域以内,面积比“襄十随神”城市群要小很多,但是“襄十随神”城市群的核心和龙头。将襄阳都市圈建设成为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与十堰、随州等市合作,共同建设千里汽车产业走廊;与十堰、随州、神农架林区等地联手,连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美丽汉江推动宜荆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宜荆荆都市圈也是首次提出的概念,与前两个都市圈不一样,是多核结构(与长株潭都市圈
10、类似)。范围包括宜昌、荆州、荆门主城区及当阳、沙洋等地的部分区域,面积比“宜荆荆恩”城市群要小很多。宜昌要当好宜荆荆都市圈首位城市,建设长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荆州要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荆门要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带动恩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认识与思考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过各种各样的战略部署和思考,从城市群到国家中心城市,到大中小城市的区域协同发展,到特色小城镇,到乡村振兴。但无论从空间尺度出发,还是从区域格局出发,其中一直缺少一个环节,即都市圈。从国土级到城市群,从都市圈到
11、中心城市,再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从特色小镇到乡村振兴,补全了不同尺度空间发展战略的选择。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起到了非常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既面向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又面向现实城市病的治理。从这份文件的指导思想来看,充分体现了国家既要面向发展又要治理问题的决心。从城市规划的理论来看,解决城市问题的希望在于区域协同,要走出城市,走向区域。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能够实现国家自上而下的管控能力与市场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有机结合,将这条理想道路化为现实,那么也许这条既能实现社会良性发展,又能够减少和逐步克服大城
12、市病的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可以成为全球的典范。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从单一城市竞争的时代,进入到区域协同、区域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时代。一、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四大治理理念中国作为一个广域人口大国,城镇化仍处于人口向发达地区、向大都会地区高速集聚的过程中。城市间的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城市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隐患。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乃至城镇与乡村同城化的协调发展。但走区域协同的发展之路需要以制度创新为支撑,即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创新,其后所谈的市场统一,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共建
13、共享,产业专业化与分工合作,以及生态环境共享共治等具体的战术性目标都无法实现。进一步而言,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四大治理理念。1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可能会有人认为,全球的城市化都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为什么中国政府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台文件来推动一个客观的自然化的进程。这就涉及意见里提及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坚决破除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这句话意味着,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与乡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过往存在很多门槛和障碍,而这些门槛和障碍并不是由经济的自然规律产生的,而是体制机制带来的。当时代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理论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附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认识与思考 推动 中心城市 都市 质量 发展 培育 现代化 认识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4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