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举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奖励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x
《广东省举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奖励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举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奖励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举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奖励办法(修订对照稿)(仿宋GB2312字为原有部分,黑体字为增加部分,斜体加下划线为删除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调动社会公众举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积极性,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2、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等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修改理由:上述两个办法已于2021年12月1日起废止,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举报其行政区域内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为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服务的违法行为的举报人,实施奖励的行为。第三条至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兖二规范、便民、高效的举报奖励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独立奖励管理委员会机制,加强对本级举报奖励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重大奖励金核定等工作,推进举报受理和奖励金发放
3、“一门式“一站式”便捷服务,依法保障奖励金及时发放。举报奖励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统筹解决。(修改理由:在奖励办法三年实践中,虽然规定了统一的举报投诉平台,但由于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涉及部门众多,像110、1231512360等部门热线目前仍接收群众举报,同时部分线索通过信件、上门举报等方式直接向职能部门举报,因此建立统一的一门式、一站式投诉举报平台不符合实际操作流程。)第四条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N政务服务平台以及相关举报平台(以下简称各级赤场/管副/7平台)负责举报的统一受邂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督查督办,以及举报奖励金的管理、审核、发放等工作。贵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查处侵
4、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各级有关行政部门)负责核实线索、查办案件、报送案件办理情况以及爱总举拨奖励建权举报奖励金的管理、审核、发放等工作。(修改理由: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96315热线已于2021年10月30日归并入12345热线,相关职能也一并转入。市场监管部门和各级有关行政部门都是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双打”职能,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各级有关行政部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线索处理和举报奖励职责,如果统一由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线索和发放举报奖励金,
5、不仅手续繁琐,而且也违背了权责对等原则。)第二章举报受理接收与举报方式第五条省赤场五等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省统一的运行规则、数据规范,依托现有法源搭建举拨处置智慧监管予台政务服务平台,开通电话、传真、电子邮箱、。以及微信、磁厚拿筋谦摩畅通举报渠道,及时接收处置侵权假冒线索。,并负责举报处置智慧监管平台的管理和运行等工作。(修改理由:参照第四条的修订意见。)第六条举报人可以实名或匿名进行举报,实名举报指举报人提供真实身份证明和有效联系方式的举报,匿名举报指举报人未提供真实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联系方式的举报。鼓励举报人实名举报。第三章举报人权利与义务第七条举报人可通过举拨人可通意建管平台接
6、收举报的平台询问举报的办理情况。(修改理由:参照第四条的修订意见。)第八条未经举报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举报人真实信息及举报情况对外公开或泄露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无关人员。第九条被举报人对举报人打击报复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条举报人必须对举报反映问题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举报事项具体线索,不得捏造或虚构事实、不得以不正当竞争等为目的进行虚假举报。(修改理由:遵循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原则,为提升举报线索的质量,避免恶意举报的情况,促进行政执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拟要求举报人对其举报事项进行初步举证,保障举报的严肃性。)举报人一年内有两次以上超假举
7、报的,诬告或虚假举报情形将被纳入其个人信用记录,并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修改理由: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没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和命令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不得增加行政机关权力或者减少其法定职责。2021年出台的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对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要求“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采集、公开、共享、查询和应用等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审慎的原则”。考虑到上位法尚未对举报人虚假举报的信用管理及社会公示作出规定,拟删除相关内容。)第四章奖励范围与条件第十一条举报下列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
8、劣商品违法行为,包括举报将下列商品作为促销赠品、有奖销售活动奖品的,以及举报为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提供服务的,可依据本办法获得奖励:(一)盗版复制或者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他人专利,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二)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三)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四)未依法取得许可或者假冒许可证证书或编号的;(五)使用假冒伪劣原材料、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制作或者组装的;(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原料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七)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9、的食品的;(A)过期、失效、变质的;(九)生产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销售的生产的产品或者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修改理由: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十)篡改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有效期、失效日期或者保质期的;(十一)伪造商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厂名、厂址的;(十二)假冒认证标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名优标志、防伪标志、地理标志工应专用标志、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商品条码等标志标识,或者假冒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文件的;(修改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出台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10、统一名称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所以建议去掉“产品”两个字。)(十三)商品质量不符合标识、说明书标明的质量状况的;(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第十二条举报奖励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有明确的被举报对象和具体的违法事实或违法犯罪线索;(二)举报的内容事先未被各级有关行政部门发现或掌握;(三)举报的内容经各级有关行政部门查证属实并塞美,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吊销(撤销)许可证件、对公民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对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或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被追究刑事责任。(修
11、改理由:部分被举报的违法行为轻微,甚至在举报之前已经主动纠正,此类违法行为并未造成社会危害后果,此类举报也未带来社会效益,若将此类举报列为奖励范围,不利于奖励办法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相关奖励条件参照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相关内容,对于数额较大罚没款的标准参考广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对个人5000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1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认定为数额较大。)第十三条新闻媒体在公开披露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线索前主动与各级举或及宣者意避管接收举报的平台沟通,提供案件线索或协助调查处理,经查证属实,符合本办法奖励条件的,按照本办法予以奖励。(修改理由:参照第四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举报 侵犯 知识产权 制售 假冒伪劣 商品 违法行为 奖励 办法 修订 草案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3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