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香红:这三位老人记下了日本侵华史上的黑暗一页.docx
《南香红:这三位老人记下了日本侵华史上的黑暗一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香红:这三位老人记下了日本侵华史上的黑暗一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香红:这三位老人,记下了日本侵华史上的黑暗一页2017-03-29腾讯大家38评文 | 南香红-荣耀珍藏在心里。一枚飞行员的徽章,他一直保留着。那是一只展翅的金色雄鹰,鹰首上是一颗五角星。他在回忆文章中写到,是在哈尔滨航校的培训,给他插上了钢铁翅膀。1996年7-8月,王选带着日本律师、市民调查团首次前来调查细菌战,杨大方开始知道50多年前发生在衢州的那场不为人知的隐秘战场,知道了他父亲的死亡和家庭悲剧的原由。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当年他第一次飞起来的地方,居然是日本731部队的机场,跑道、设施都是当年的。日军投放细菌武器的飞机正是从这里起飞到达浙江,细菌武器也是从这里运送到他的家乡的。他感到了
2、某种命运的招唤。1998年杨大方首次去日本出庭,左二为杨大方,左四为薛培泽,右一为王选同年11月王选再次带着日本律师来衢州,并开始商谈细菌战受害者到日本诉讼,杨大方由此结识了邱明轩和吴世根,三个人如当年朝鲜战场出征前结下的生死战友,开始了他持续了20年的第二场战事。吴世根也是个退伍军人,1930年9月4日出生在衢州城郊陈家村,比杨大方大两岁。吴世根本姓陈,1940年前后,由于不堪日军整日对衢州的轰炸,父亲带着一家逃到城西汪村乡吕家村外婆家,不久,吴世根的弟弟开始发烧,母亲请医生来诊治,说治不好了,不是别的病,是染上了城里的鼠疫。弟弟死后,妹妹又开始得病,病了5天也死了。1942年7月的一天,日
3、本军人将吴世根的父亲陈发标和邻居吕根生抓住,让他们带着进村去抢东西。在一户人家,日军押着陈发标上了阁楼,发现一无所获后突然开始用刺刀刺陈发标,陈被刺后倒地求饶,那人并未罢手,又上来刺一刀,接着第二个军人也上来刺。楼下的吕根生撒腿就跑,是他逃回来说了陈发标被刺死的情景,陈发标死时才36岁。而吴世根的表妹土香,一个13岁的女孩,1942年8月的一天被两个进村的日本兵强奸,表妹的妈妈求饶,被日本兵踢晕过去,可怜的小表妹,自此后发呆不语,不久后就死了。弟弟妹妹得鼠疫而死,父亲被日军刺死,表妹被日本兵轮奸,房屋被日军烧毁,吴世根的母亲和两个孩子无以为生,就投奔到廿里镇石塘背村一个吴姓的人家,跟着母亲改嫁
4、后的吴世根和妹妹,从此改为姓吴,失去父姓的陈姓。吴世根参军的时候,母亲来送儿子,特别嘱咐:记着为你爹报仇。吴世根一生都没有忘记父亲的死和自己失去的姓氏,每年春节除夕,一家人吃团圆饭时,他都要讲这段往事,讲着讲着就涕泪不止,把一家人的喜日,过成了悲日。邱明轩,1931年生,衢州人。和杨大方是高中同班同学,衢州鼠疫时他9岁,虽然家里直系亲人没有人直接死亡,但看到同班同学的死,他立志长大要做医生。高中毕业时杨大方参军,他考入华东军政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衢县和衢州卫生防疫站当医师,一直干到防疫站站长,兼任浙江省防治地方病技术指导组成员,对传染病有职业的敏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邱明轩的父亲,战争前父
5、亲在上海发展,日军占领上海后带着家小逃回家乡衢州,并创立了衢州日报,自任总编辑。在衢州父亲可谓有名有地位有钱的文化士绅。鼠疫发生后衢州日报成为政府防疫重要的疫情发布平台,父亲也投入到防疫之中,成为防疫委员会的成员。解放后父亲进了劳改农场,在改造中吐血而死,从此父亲和这一段解放前的历史被邱家人秘藏不宣,躲之唯恐不及。但邱明轩从小就知道这份报纸,这成为他60年代就悄悄开始收集疫情资料的初始。1990年衢州编撰地方志,他担任医药卫生篇撰写,开始收集翻阅民国时的档案。他成为新中国最早注意到细菌战并进行研究的人。三个人年龄相当,经历过战争,都有惨痛记忆,因为细菌战,因为王选的到来,而汇合到一起。他们成了
6、衢州细菌战受害调查最积极的推动者,先是从衢州城里调查,然后跑衢州所辖的开化、常山、江山、龙游等地,寻找受害者,收集资料,骑着自行车跑乡下,自带着干粮。杨大方有热情和鼓动性,邱明轩则严谨慎密,吴世根苦大仇深,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批批受害者被找到,一个个受害地点得到确认,封尘于档案馆的报纸和档案被梳理出来,包括找到杨大方父亲死亡时民国政府登报的死亡者名录、政府的防疫报告。在王选的印象里,邱明轩总是抱着一个大大的文件夹,里面是他收集的档案材料,从尘封的档案馆里找国民党的材料,并把它们整理出来,他不知花了多少日月,费了多少功夫。日本律师都知道,衢州材料最多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邱医生。他总能变魔术般的从文
7、件夹中抽出一张,告诉他们,这里的房子烧了多少间,死了多少人,然后带他们去对应现场。当日本律师索要他的材料时,他把它们放回文件夹,一言不发抱紧在胸前。“90年代复印机很少又贵,他知道档案材料珍贵,不肯给日本人,我说让他出书,他悠悠地说,没钱。后来是我给他拉了10万块赞助。”王选说。杨大方和吴世根成了控告日本政府进行细菌战的原告。1998年7月13日,日本地方法庭举行第二次开庭审理,杨大方作为原告出庭陈述自己家的受害事实。就是那一次他把父亲的相片放大挂在胸前,怀抱着父亲到日本出庭。在法庭发言中,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次出庭作证的,除杨大方外,还有衢州江山的薛培泽,他代表
8、他死去的外甥和外甥女,1942年日军从江山撤走时,伪装成国民党军人到村里去发米粿,说日本人败退了,国民党军队来慰问老百姓,薛培泽姐姐的三个孩子吃了米粿,全部中毒死亡,村子里一次性毒死了83个人(村里有300多人,当时有些人还逃在外面不在家)。杨大方从来没有出过国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出国经历,那次出国,他带的最多的是方便面,几大箱,全程都吃方便面,这就是中国的原告们的“方便面诉讼之旅”。杨大方一生极为节俭,可能是因为战时苦日子里养成的习惯吧,尽管是老干部,有离休工资,但吃日本餐馆里的一碗面,他还是觉得太贵了,不值。杨大方去了四次日本,吴世根也于2001年3月去东京法庭出庭。1998年邱明轩
9、元完成了他的罪证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实一书,以他的研究,到日本出庭,以中国防疫专家的身份,为杨大方、吴世根作证。直到2013年日本民间研究者奈须重雄发现的金子顺一论文集,衢州当年受到的细菌战攻击的情况才大致出现轮廓:日军对衢州进行了多次细菌战,第一次是1940年实施的浙江细菌战。从9月18日到10月7日,日军对浙江进行了6次细菌攻击。据井本日记记载,这其间在宁波及附近村庄,每平方公里投撒1公斤,金华和玉山每平方公里投撒2公斤霍乱和伤寒,又在温州大面积投放低浓度弹药(菌液)和集中投放高浓度弹药(菌液)。从国民政府遗留于大陆的档案资料来看,当时政府只是对鼠疫流行与空中撒播的关系保持了高度的警觉。但
10、地面的攻击,当时政府以为是战争造成人口流动大,生活艰难困苦,公共卫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疫病流行,根本没有将大量发生的霍乱、痢疾、伤寒、烂脚等疾病和日军的细菌战联系越来。第二次是1942年的浙赣作战中的细菌战攻击。这是精心准备的细菌战,由第十三军以六个师团在5月中旬于杭州附近,第十一军约以两个师团于5月末从南昌附近分别发起进攻,目的是摧毁衢州、玉山、丽水等地机场,打通浙赣线并将铁轨及其他军用物资没收,运往后方。浙赣作战日军重中之重的目标是衢州。1942年4月28日,美国空军上校鲁姆斯H.杜利特尔从太平洋的“大黄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空袭东京,作为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回应,16架B-25双引擎飞机,飞
11、越西太平洋,完成任务降落在中国机场。日军占领的衢州北门,此时的北门已千疮百孔,图片来源:衢州青简社美军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给日本极大的冲击。日本看到浙江及江西的机场群有可能成为美国将来对日本空袭的理想降落地,轰炸机航油难以支撑返回航母,但浙江衢州、丽水等机场距离正合适。4月30号日本发布“大陆命大本营陆军部作战命令第621号”,命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尽可能地迅速展开作战,击溃浙江省方面之敌,摧毁其主要航空根据地,封杀敌人利用其基地空袭帝国本土之企图。”衢州是国民政府空军力量的核心区,衢州机场统辖玉山、丽水等机场。是中国东南各省中最大的军用机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衢县设立空
12、军第十三总站,下辖丽水、玉山、建瓯等机场,形成为一个互相联动支持的机场群落。在这里国民政府建有永久性军事工事,驻有一个军的兵力。倍受鼠疫重创的衢州又成了双方主力部队进行殊死一决的地方。配合这次作战,日军在浙赣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菌战。石井四郞带队的日军细菌战部队远征队(731部队120人,南京荣字1644部队36人)到达衢州,为了这次细菌战,731部队从6月中旬开始赶制细菌武器,然后航空班用飞机运往浙江。8月26日到31日的6天里,日军边撤退边撒播细菌:鼠疫、炭疽、鼻疽、伤寒、霍乱、疟疾、疥疮。细菌被投放在水井里、水塘中、麦饼、水果被注入细菌放在百姓家中的桌上2006年邱明轩在向前来调查的德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香红 三位 老人 记下 日本 侵华 黑暗 一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3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