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爱莲说一课时.doc
《22爱莲说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爱莲说一课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写作背景:1、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风的散文。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2、周敦颐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一、朗读课文,合作学习:【课堂中合作学习时,小组讨论,最后抢答,抢到的小组由组内的C级学生作答。】1、小组合作,参照资料书翻译全文,注意重点词语。2、请给课文分层次。 “三步四环”导学案科目语文课题22、短文两篇爱莲说学生姓名班级八设计人刘金平审核人王芳序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2、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和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要求字迹工整,准确率100%。课堂中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时间4分钟】一、生字注音:合作探究甚蕃( ) 淤泥( ) 濯(
3、 ) 清莲( ) 枝蔓( ) 亵玩( ) 颐( ) 噫( )二、解释下列词语:【课前预习,当堂抢答,时间3分钟】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独爱菊: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陶后鲜有闻:三、作者简介:【课前预习时,将最为核心、重要的内容摘录出来,课中展示,时间3分钟】备注:1、编写导学案时按照我校“三步四环”导学编写,要做到认真、实用。 2、导学案必须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预习准备。作业设计一、解释“之”水陆草木之花 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无丝竹之乱耳之: 何陋之有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绩优学案P85:1、2、3、4、5(第二题) “三步四环”导学案 3、作者把莲花比做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4、文中作者列出来那些花?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5、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6、 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7、在文中找出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备注:1、编写导学案时按照我校“三步四环”导学编写,要做到认真、实用。 2、导学案必须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预习准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爱莲说一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3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