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盛4条路(兴盛路、1号路、茂盛路、鼎盛路)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方案.docx
《复盛4条路(兴盛路、1号路、茂盛路、鼎盛路)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盛4条路(兴盛路、1号路、茂盛路、鼎盛路)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盛4条路(兴盛路.1号路、茂盛路、鼎盛路)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方案7.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3 安全保证总体要求1项目概况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在复盛修建4条道路(兴盛路、1号路、鼎盛路、茂盛路).兴盛路A段K0+000K1+082.045,长约1.082km,BE殳K0+000-K0+220.728,长约0.221km,全长约1.303kmo1号路K0+000-K0+711.813f全长约0.712km。茂盛路K0+000-K1+233.035,全长约1.233km鼎盛路K0000-K0+749.865,全长约0.750km其中盛路B段、鼎盛路采用城市次干路标准,设计车速3
2、0kmh,标准路幅宽度26m,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其余道路均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车速20kmh,标准路幅宽度16m,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根据设计提供资料,拟建道路兴盛路设计里程为兴盛路A段K0+000K1+082.045,兴盛路B段K0+000K0+220.728,道路总长1302.773m,全线为路基形式,挖方边坡最大高度约17.5m,填方边坡最大高度约10.5m拟建道路1号路设计里程为K0+000K0+711.813,全线为路基形式,挖方边坡最大高度约2m,填方边坡最大高度约2.5m拟建道路茂盛路设计里程为K0+000-K1+233.035,全线为路基形式,挖方边坡最大高度约17m,填方
3、边坡最大高度约14m。拟建道路鼎盛路设计里程为K0+000K0+749.865,全线为路基形式,挖方边坡最大高度约8m,填方边坡最大高度约1m。1项目概况12勘察目的及彳王务22.1 勘察目的22.2 勘察彳镑23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23.1 气象与水文23.2 地质环境条件33.2.1 地形地貌3322地质构造与地震33.3 地层雄3324水文地质概况33.2.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43.2.6 不良地质现象4327特殊性岩土4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44.1 特殊性岩土44.2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55勘察工作方案55.1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55.3 执行的主朝术标准55.4 工作方法56
4、质量保证措施66.1 勘察工作质量保证66.2 质量保证措施67安全保证措施87.1 编制依据8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9、对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挖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10、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对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作出评价;11、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12、评价场地特殊岩土。3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3.1气象与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勘察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呈明显的立体气候
5、特征,垂直变化大。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多暴雨、洪涝,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季多连绵雨,无霜期长。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8.7。(:,最高为194C,最低为18.3。年内各月气温变化大,最冷月均气温7.3。(:,最热月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温42.9。(:(1994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温-4。(:(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日304天。区内降雨量大,雨季为610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145.4mm,最多达1752.6mm(1963年),最少只有740.Omm(1966年),二者相差IOOOmm,1982年7月的最大日降雨量达240.9mm,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20年一遇连续5
6、日最大降雨量Q枯370.2毫米,最大连续降雨天数13天。在一年中的各月之间,各季度之间差异明显,夏半年(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9%,而冬半年(11月-4月)仅占21%。四季分配是夏季最多占有41%,春秋次之分别为28%和26%,冬季最少,只占有5%。且区内降雨量具有随海拔升高而增多的特点。本次勘察范围的道路两侧未见地表水系。2020年4月13日,我院相关人员踏勘现场,特编制勘察方案。2勘察目的及任务2.1 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拟建道路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为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对路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边坡支护提出建议。2.2 勘察
7、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道路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育明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等,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有关规定及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有:1、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拟建场地和各拟建物的地面整平高程,拟建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及可能的基础类型、尺寸和埋置深度等资料;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3、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4、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
8、型所需参数;5、实测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位,并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6、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7、判定场地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大部分地段下伏于人工填土层之下,仅在朝阳溪岸边处裸露,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岩性为砂岩和泥岩呈不等厚互层。(1)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夹灰绿色砂质条带及团块,局部含
9、砂质较重。(2) (2)砂岩(Jzs-Ss):灰白色、青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局部泥质较重。324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地下水在土层、岩石中赋存条件,将场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全新统第四系人工填土层,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及迳流的方式向低洼处排泄,部分渗入基岩裂隙中,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本次勘察对土层采用小水量和无水钻进过程中,未见有此类地下水,因此勘察内此类地下水较贫乏。(2)基岩裂隙水区内基岩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砂岩、泥岩。砂
10、岩为含水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裂隙中。该类地下水主要在露头处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部分接受松散岩类孔隙水的给。接受补给后,部分地下水顺层作短暂运移到地形低洼处分散溢出地表;主要部分则沿裂隙顺含水层倾斜方向流动,直至裂隙发育段之下界或砂岩尖灭处,然后回升再沿走向作纵向运动,在沟谷切割处以泉的形式排泄地表。综上:勘察区内,地下水储量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据收集邻近场地资料,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和残坡积土层中,多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小,动态变化幅度大,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水质较好,其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矿化度彳氐,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
11、腐蚀性。基岩裂隙水水质主要为HCO3-Ca2+型水矿化度小于0.5gl,3.2 地质环境条件3.2.1 地形地貌勘察区地处丘陵区,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场地南侧区域整体平坦,北侧、西侧为原始斜坡地貌;地形坡度在1025。左右。322地质构造与地震场地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大盛场向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勘察区内及附近无断层发育。岩层产状”0130。/512。,优势产状倾向110。、倾角10,层间未发现软弱夹层,结合良好。受区域构造应力及外营力作用影响,岩体风化裂隙发育,据踏勘和区域地质资料,岩体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如下:产状1020/6065,裂隙间距0.51.2m,平均间距0.85m,局
12、部张开度12mm,裂面平直,偶见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为81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产状3003206575,裂隙间距0.41.5m,平均间距0.95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偶见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为51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3.3 地层岩性通过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9严1),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3.3.1 土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素填土:杂色,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夹粉质粘土组成,稍湿,结构松散。碎块石含量约6080%,粒径210cm,最大20cm。堆填时间约1年左右。主要为修建公路平场形成。场地内广泛分布。3.3.2
13、基岩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本次调查,拟建场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是特殊岩土等。4.1特殊性岩土本场地中特殊性岩土为素填土,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和粉质粘土组成,大部分为人工抛填堆积,呈松散状;少量路面部分为机械压填堆积,呈松散稍密状,填龄2年左右。填土在作为基坑边坡坡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跨塌,临时边坡开挖坡度建议值:1:125o在深基坑穿越填土层时应采取护壁措施,以防止基坑被地表水浸泡而跨塌。本次勘察区内各公路均有大量分布。应了解地形和地物的变迁,填土的来源,堆填方法和年限,当地建筑经验;划分地层层次,研究其物质成分,包含物的性质和含量;查明填土的分布、厚度、均匀性、密实度、压缩性和
14、湿陷性;查明地下水水质及其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填土的排水条件和固结状态等。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取决于填土的性质,常采用挖探、动力触探和工程钻探等勘探手段。勘探点间距一般按中等至复杂场地考虑,为了追寻并圈定暗埋的坑、塘、沟的范围,尚需逐步加密勘探点。试验工作以土的原位试验为主,如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测定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用载荷试验测定填土的承载力,用大容积法测定填土的重力密度;能取得代表性试样时,尚需进行土的试验室试验。根据对调查、勘探和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阐明勘察场地填土的成分、堆积方式、年代、均匀性、压缩性和密实度,评价场地的建筑适宜性,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压缩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
15、钢筋具有微腐蚀性。3.2.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勘察区位于复盛内,南侧为三一集团一期用地及道路、北侧、西侧为原始斜坡地貌。区内主要为工业园区,人类工程建设活动频繁。但工程建设活动行程形成的边坡基本已采取措施支护,高度一般为15m,未见变形。因些,场地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3.2.6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收集的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现场调查,场区及附近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据本拟建场地设计范围内的其他拟建场地设计项目的地质勘查报告可知,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的各斜坡、边坡现状稳定。327特殊性岩土本地场内特殊性岩
16、土为人工素填土,主要由砂岩、泥岩块碎石和粉质粘土组成,块碎石粒径一般为345cm,地表可见最大块径达150cm,含量50-70%,土石比变化大,部分地段及深度有块碎石集中分布的现象,同时块碎石以砂岩为主且局部块碎石还有架空”的特点,堆填时间约15年,其未经分层碾压夯实,不属有组织填方,系无序抛填形成,其均匀性差,总体松散,其竖向沉降引起的自重压密尚未完成;且填土具有遇水湿陷的特点,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地基使用。填土在作为基坑边坡坡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垮塌,临时边坡开挖坡度建议值:1:1.25在桩基穿越填土层时应采取护壁措施,设计时可考虑设置软性弹性材料隔离层或作空位构造处理等应力隔离措施,以减少或
17、消除负摩阻力的影响。5070m,钻孔深度:挖方路基段钻孔深度为进入设计路面高程以下25m,并进入中风化基岩;填方路基段钻孔深度一般为进入设计路面高程以下14m,并进入中风化岩层。对于无法施工的勘察钻孔采用其他手段(探坑、螺纹钻、地质点)替代。本次勘察勘探工作布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2 勘察等级确定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的有关规定,结合招标人提供的勘察技术要求,在充分收集利用前期工作成果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和工程重要性等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5.3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依据招标文件第五章勘察条件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
18、准如下:(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4 工作方法据招标文件,我单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拟建线路区域进行了现场工程地质踏勘,结合道路设计图,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x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的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拟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勘察。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盛 兴盛 号路 茂盛 鼎盛 工程地质 勘察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2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