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精神病学基础教案05精神症状学.docx
《华北理工精神病学基础教案05精神症状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理工精神病学基础教案05精神症状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精神病学基础英文Basisofpsychiatry授课对象20电级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教学周周三第3-4小节上课教室东二5教室授课章节笫五章精神症状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感知觉障碍第三节思维障碍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精神症状的一般特征;感觉、知觉、感知综合障碍的概念。2 .熟悉如何判断精神活动是否正常。3 .了解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的具体包括哪些症状。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正常思维活动的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的包括症状的临床表现;教学难点:1.关于本书中一些概念与其他教材有冲突。教学方法与手段教
2、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与教具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1版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专业词汇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disturbance;思维形式障碍-disordersofthethinkingform;妄想-deIusion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5分钟基本部分:90分钟第一节概述(25分钟)笫二节感知觉障碍(35分钟)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二、感觉障碍(10分钟三、知觉障碍(10分钟四、感知综合障碍
3、10.:C笫三节思维障碍(30分钟)一、正常思维活动的特征(10.率)二、思维形式障碍三、思维内容障碍结束部分:5分钟教案正文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第五章症状学第一节概述案例法、一、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讲授法25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二、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目前有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现象精神病理学;动力精神病理学;实验精神病理学。三、判别精神活动正常与否应从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纵向比较:即与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的时间是否超过一定的限度。应注意结合当
4、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处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四、精神症状的特点: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社会功能损害。10五、在检查中应注意:首先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且存在那些精神症状;应了解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评定其严重程度;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相关具有诊断价值,那些症状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将减少疾病的误诊;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
5、,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六、精神症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以及人格特征;环境因素:如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七、正常的精神活动:按心理学分为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第二节感知觉障碍一、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二、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形象。三、感觉障碍:可能由感觉神经细胞和传到感觉的神经纤维的结构损害引起的,也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引起,前者多见于神经疾病,后者多见于精神疾病。1、感觉过
6、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域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称感觉消失。3 .感觉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4 .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性质的异常感觉。见于痛症。四、知觉障碍:L错觉:是歪曲的知觉,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临床多见错听、错视。有一种所谓的幻想性错觉,即病人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他主观想象的作用,错误地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相同的一种形象。幻
7、想性错觉与一般性错觉的区别:(1)在出现错觉的当时就已经意识到原事物是什么(2)幻想性错觉的内容和当时的幻想有密切关系(3)可见于健康人,尤以富于幻想的人更易产生。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包括:幻视、幻听、幻味、幻嗅、幻触、内脏幻觉、运动性幻觉等。(1)幻听:分为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2)幻视:形象有时比实物大(视物显大性幻视),有时则比实物小(视物显小性幻视)。(3)幻嗅:病人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4)幻味:病人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因而拒食。(5)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某种异
8、常的感觉。如麻木感、刀割感、通电感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6)内脏性幻觉:病人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病人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或有昆虫在胃内游走。注意与“内感性不适”相鉴别。案例法、5,讲授法10,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10,(7)运动性幻觉:是关于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健、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觉。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1)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体验到的事物存在外部的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2)假性幻觉:这类幻觉由康金斯基通过自己患病的体验而描述的。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
9、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注意:“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鉴别”。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和心因性幻觉。(1)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其临床特征是:幻觉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常见的是功能性幻听。在听到声音的同时所出现的言语性幻听,其内容多较单调并较固定。(2)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观即出现幻觉。“打在猪身上,捕在我身上”。注意“功能性幻觉和反射行幻觉”的鉴别。(3)入睡前幻觉:此
10、种幻觉多出现在入睡前,比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病人当时对周围环境感知产生困难。这类幻觉多见于酒精中毒者或澹妄状态。(4)心因性幻觉: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关,见于心因性精神病、疮症等。3.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视物变形症:病人感到周围的人和事物在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常见的有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2)空间知觉障碍:患者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事物变的接近了或远离了。(3)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
11、验。(4)非真实感:患者感到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了。对此患者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中毒性和颅脑外伤所致精神病等。第三节思维障碍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熟悉专业术语通过临床具体病例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10,一、正常思维活动的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思维的特点: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具体性。思维障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二、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联想的速度和量,联想的连贯性);思维逻辑障碍:1 .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快速而言。患者表现
12、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二有“随境转移”、“音韵联想”、“字意联想”。同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并称“躁狂症”的三主症。2 .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联想障碍,与思维奔逸相反,表现言语缓慢,回答问题吞吞吐吐,拖延很久,。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二多见抑郁症。3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感到脑子空洞无物,没什么东西可想。患者对一般询问无明确回答,或答“不知道“、”没什么与情感淡漠、意志贫乏相伴出现,构成精神分裂症的三项基本症状。4 .思维散漫:又叫思维松迟。指思维
13、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这类思维障碍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5 .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的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单独就每一句话来说,结构正确,内容可理解,但整断话中句与句之间无任何联系。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为此病的另一特征性症状。6、病理性赘述:患者语量明显增多,但枝节联想过多,整个联想过程迂回曲折,以致内容繁杂,主题不突出。思维过程中主题转化带有粘滞性。这种联想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下降。7 .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中断。
14、表现为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有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思维被夺:患者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两种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8 .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以图片、视频为引导,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对本章乐于学习!10,12案例教学思维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脑中的。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指大量的思潮不受病人意志所支配,强制性地大量涌入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且出乎病人意料之外。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这两种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9 .思维化声:患者思考是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声音,自己和他人
15、均能听到。当听到的声音与他的思想同时出现时称为思维鸣响。当声音紧随思想出现并重复他的思想内容,称为思维回响。10 .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而言,为思维扩散。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为思维被广播上述两种症状亦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象征性思维:指病人以一些普通的概念、句子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如某些病人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为“表里如一、心地坦白”,常见于精神分裂症。11 .语词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
16、予特殊的概念。如:“罗”(指一昼夜),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12 .逻辑倒错性思维: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如一患者说“丁某是死人,我把他救活了,所以他要害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狂。13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指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且伴有主观的痛苦感和强迫感。有很多表现,如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怀疑。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强迫性思维强制性思维某一观念概念在脑中反复出现大量杂乱无章的思维涌入脑内自己的、熟悉的异己的、陌生的痛苦、焦虑、有强烈的反
17、强迫无痛苦感长时间存在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有自知力求知欲望大无自知力无求知欲望见于强迫症见于精神分裂症三、思维内容障碍(-)妄想L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频教讲视体、法、媒法授法多学通过表格明确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推理和判断。牢记妄想的概念和特征及分 类标准2 .妄想的特征:(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总有浓厚的时代色彩。3 .分类:妄想按性质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没有心理情绪上的因
18、素为基础,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是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病理性观念。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患者突然对正常的知觉体验赋予妄想性的解释);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患者感到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是他迷惑不解,而且对他具有特殊意义或不祥之兆,但很快即发展为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错觉、幻觉、情感因素)基础上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等,见于多种精神病。按妄想的结构将其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系统性妄想: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妄想。这类妄想的产生和系统化,常需一定的时间,常见
19、于偏执狂和偏执状态。非系统性妄想:是一些片断、零散、内容不连贯、不固定的一些病理信念,这类妄想产生较快,变动较大,常缺乏逻辑推理过程,甚至内容自相矛盾,因此很容易被人发现它是荒谬的,不现实的。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活动,如坚信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2)关系妄想: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都是针对他而发的,甚至花开花落,吹风下雨都与他有关。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
20、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同时发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特殊意义妄想:病人认为周围人的言行平凡举动,不仅与他有关且赋予特殊意义。如患者说:“一次被招去烈士陵园,患者认为这是暗示他如何选择前途。”(4)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此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5)夸大妄想:多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患者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后裔。见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及。讨论法、心理剧法通过学生心理剧表演,加深对妄想各种类型的理解。(6)罪恶妄想:又称自罪妄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北 理工 精神病 基础 教案 05 精神 症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2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