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牙周病学教案03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及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docx
《华北理工牙周病学教案03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及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理工牙周病学教案03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及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牙周病学英文Periodontics授课对象20_级口腔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2教学周周二第3-4节上课教室西三教学楼401授课章节笫五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第一节牙石第二节解剖因素第三节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第四节其它促进因素第五节牙合创伤第六节食物嵌塞第七节不良习惯第八节牙面着色笫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第一节牙康的炎症和出血第二节牙周袋的形成第三节牙槽骨的吸收第四节牙松动和移位第五节牙周病的活动性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L掌握牙石与菌斑的关系、料创伤对牙周组织的影响。2 .掌握食物嵌塞的分类,熟悉食物嵌塞的分类,了解呼吸、正畸、不良修复体对牙周
2、组织的影响,熟悉食物嵌塞的临床表现及造成原因3 .掌握牙赧色、形、质改变,龈沟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牙周袋形成的机理,牙周袋的类型、牙槽骨吸收的病理,破坏方式;X线表现教学要求:学生预先复习口腔组织病理、口腔解剖生理等前期课程的有关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牙合创伤的定义,分类,与牙周炎的关系。2.牙龈炎症的临床表现3.牙周袋的形成机理4.牙周袋的类型,5.牙槽骨吸收的机制,牙槽骨的破坏方式,临床表现,X线影像教学难点:牙周袋的形成机理及骨下袋的类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式、自主式等多种方式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
3、、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网络的教学等教学手段教材与教具教材:牙周病学、孟焕新、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时间2012.12、第4版教具:课件、多媒体专业词汇【要求中英对照】附着丧失(attachmentIoSS,AL)探诊出血(bledingonProbing,BOP)牙石(dentalcalculus),龈上牙石(supragingivalcalculus)龈下牙石(subgingivalcalculus),食物嵌塞(foodimpaction)引言部分:问题引入或强调上次课要点、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5分钟基本部分:第五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40
4、分钟第一节牙石10分钟一、概念:,10分钟二、形成与矿化.10分钟三、成分和结构.10分钟四、致病作用10分钟第二节解剖因素.10分钟第三节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10分钟.第四节其它促进因素10分钟与时间分配第五节牙合创伤,10分钟第六节食物嵌塞10分钟第七节不良习惯10分钟第八节牙面着色10分钟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45分钟第一节牙龈的炎症和出血5分钟第二节牙周袋的形成5分钟第三节牙槽骨的吸收10分钟第四节牙松动和移位10分钟第五节牙周病的活动性15分钟结束部分:10分钟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教案正文(讲授
5、概要)讲授内容教学过程设计第五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LoCaICOiItribUtingfaCtOrS)一、牙石(dentalcalculus)1 .概念: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等无机盐沉积而成。1)龈上牙石(supragingivalcalculus)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和龈沟处的牙石。2)龈下牙石(subgingivalcalculus)沉积于龈缘以下,附着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根面,需用探针查到者。3)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的临床特点:部位、色泽、大小、质地、数量、观察等2 .形成过程1)牙石形成的三个基本步骤:2)牙石附着于牙面的方式:
6、A.通过获得性膜附着B.嵌入牙骨质牙本质表层C.牙石无机盐结晶与牙结构结合3)牙石形成的速度:1020天3 .成分:75%-85%为无机物,以磷酸钙为主,其余为无机物和水。4 .矿化机制:1)矿化核心:细菌、上皮细胞、细胞间质2)矿物质沉积:A.环境碱化B.磷酸脂酶升高C.胶样蛋白质逸出5 .牙石与菌斑的关系:牙石是钙化的菌斑、牙石的表面有菌斑的沉积6 .致病作用:1)构成了菌斑附着及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2)牙石中未矿化的菌斑刺激牙龈3)牙石本身坚硬粗糙刺激牙龈4)牙石的存在妨碍了口腔卫生措施一、牙面着色1.来源1)化学物质和食物2)烟草3)色源细菌图示:牙石同学互相观察。讲授内容教学过程设计2
7、.临床意义三、食物嵌塞(foodimpaction)1、概念:在咀嚼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食物碎块或纤维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牙的牙间隙内。2、分类:1)垂直型食物嵌塞:原因:A、咬合面磨损B、接触点异常2)水平型食物嵌塞:原因:龈乳突退缩3)混合型食物嵌塞3.食物嵌塞的危害:1)食物嵌塞本身产生机械性压迫,局部龈组织退缩。2)食物腐败分解产物。细菌等可引发牙龈炎症。3)引发邻面踽、根面料四、合仓U伤(traumafromocclusion,occlusaltraumatism)用时15,1、概念:由于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咀嚼系统的异常功能,造成咀嚼系统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牙周创伤:
8、由于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量不协调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损伤。2、分类:1)原发性合创伤:由于不正常的过大合力因素。使正常牙周组织受到损伤。2)继发性合创伤:由于牙周炎等原因,使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不能胜任正常或过大的咬合力,使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2、造成创伤的因素:D咬合力异常A.咬合力方向:B.咬合力分布不均匀:2)牙周支持力不足:3.病理改变1)损伤期:压力侧的牙周膜纤维受压,血流停滞,发生变性坏死,牙槽骨及根面发生吸收,严重时,坏死区周围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将坏死骨组织吸收-潜掘性吸收。2)修复期:牵引侧有新的牙槽骨形成,以代偿性的增厚变薄的骨质-扶壁骨形成3)改形重建期:牙槽骨呈垂
9、直吸收或角形吸收,牙周膜增宽、硬骨图示、临床病例讨论食物嵌塞的病因、分类讲授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板加厚,无牙周袋4.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单纯的暂时性的咬合创伤仅会造成牙周(骨)组织改形重建,不会引起牙周炎症或牙周袋,损伤也是可逆的。持续的咬合创伤,同时合并有菌斑的情况下,会加重牙周破坏,加深牙周袋。五、解剖因素1 .牙位异常和金昔颌畸形2 .冠根比例失调3 .骨开裂Or骨开窗4 .开合六、不良习惯1 .磨牙症2 .咬粗硬物品3 .单侧咀嚼习惯4 .不良刷牙习惯5 .口呼吸七、其他的局部刺激因素1 .不良修复体2 .设计不良的局部义齿3 ,正畸治疗4 .橡皮圈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第一节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北 理工 牙周病 教案 03 局部 促进 因素 主要症状 临床 病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2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