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牙体牙髓病学教案12-14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病因、病史和诊断.docx
《华北理工牙体牙髓病学教案12-14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病因、病史和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理工牙体牙髓病学教案12-14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病因、病史和诊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牙体牙髓病学英文Cariology,endodontologyandoperativedentistry授课对象20级口腔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2教学周周一第2节上课教室西三教学楼301室授课章节第三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第十二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第十三章病因及发病机制第十四章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方法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 .掌握牙髓的形态学特点和成牙本质细胞结构特点;细菌因素在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病史采集的内容和询问方法,牙髓活力测试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牙髓的功能及牙髓感觉神经纤维的特点;细菌因素的致病机制及
2、宿主的反应;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3 .了解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和牙骨质的生理学特点;物理、化学、免疫因素的作用;锥形束CT和手术显微镜再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诊断中的应用。教学要求: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中,牙体及根尖周组织组织结构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牙髓的形态学特点和成牙本质细胞结构特点2 .细菌因素在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3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4 .病史采集的内容和询问方法5 .牙髓活力测试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1 .牙髓的功能及牙髓感觉神经纤维的特点2 .细菌因素的致病机制及宿主的反应3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教
3、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回顾联系教学法,让学生复习口腔解剖学的有关章节,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各类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与教具教材: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愿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10年5月。教具:课件、多媒体等设施。专业词汇热诊法heattest;牙髓电活力测试electricpulptest;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rtomography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自我介绍,回顾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10分钟基本部分:85分钟第十二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25分钟第一节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第二节牙髓的功能第三节牙髓的增龄变化
4、第四节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第十三章病因及发病机制25分钟第一节细菌因素第二节物理因素第三节化学因素第四节免疫因素第十四章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35分钟第一节病史采集第二节临床检查方法结束部分:总结本部分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教案正文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引言部分:提高学回顾联IOM结合课自我介绍,回顾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生兴趣吸引注意力想法讲授法堂提问基本部分:从微观到宏观联想法讲授法25M以直观图片为第十二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笫一节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L位置、与周围的关系。2 .具有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3 .自身特点:周围无让性;基质富含纤维有粘性;无有效
5、的侧支循环。结果:损伤一般都难以恢复,且易产生疼痛。一、形态学特点分层:L成牙本质细胞层(dentinoblasticzone)4 .无细胞层(cell-freezone)5 .多细胞层(cell-richzone)6 .中央区(centralzone)二、结构特点(一)细胞:1 .成牙本质细胞: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特征性细胞,细胞突伸入牙本质小管。2 .成纤维细胞:牙髓中的主体细胞,又称牙髓细胞,可产生明胶状基质和胶原纤维,未成熟期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3 .防御细胞:巨噬细胞、树枝状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等。4 .储备细胞:原始的未分化的细胞,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或成牙本质细胞,炎症期可分化
6、为巨噬细胞或破牙本质细胞。(二)基质:糖胺多糖,主要包括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两类。包绕和支持各种成分,传递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介质,抵抗感染扩散的屏障防止扩散。(三)组织液:与血浆相似,构成液态胶体系统,炎症时,快速释放出游离的水,组织压升高。笫二节牙髓的功能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血液系统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供营养成分。感觉神经纤维传导痛觉。成牙本质细胞及结缔组织成分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反应。一、形成功能牙髓有不断形成牙本质的功能,形成的速率和形式有所不同。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dentin)再到功能特点讨论法基础进行讲解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dentin)第三期牙本质(terti
7、arydentin)反应性牙本质(reactionarydentin)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dentin)骨样牙本质(osteodentin)二、营养功能牙髓的血液来源于上下牙槽动脉,牙髓周边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动脉端的压力使营养成分进入基质,组织液携带废物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牙髓中有丰富的淋巴管存在,毛细淋巴管起源于牙髓周边,汇入较大淋巴管,出根尖孔后汇入相应淋巴结。炎症时,淋巴管可移走过多的组织液、蛋白成分、细胞碎片和细菌等,具有降低组织压,缓解炎症反应的功能。牙髓丰富的神经分布是其行使感觉功能的基础。仅有伤害感受器,对任何刺激反应都是痛觉,因此,牙髓的感觉功能是产生痛觉O(
8、一)神经分布:来源于三叉神经上颌支和下颌支。牙髓内感觉神经纤维神经元分布归纳:前牙左右牙髓神经可跨中线达对侧三叉神经节上下颌第一磨牙牙髓神经在三叉神经节内有明显交叉三叉神经节内一个神经元可控制两个牙感觉后牙牙豌神经可达到同侧三叉、颈上及耳后神经节内神经元三叉神经节内神经元同时支配上下颌骨以及牙周头面较广泛组织感觉(二)炎性疼痛的机制L组织压升高:局部组织水肿和组织压升高,C纤维对压力敏感。大量白细胞施放的多种酶导致组织坏死,细胞崩解,脓肿形成,局部压力更高。2.炎症介质:组织细胞、血浆成分和白细胞可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可降低疼痛阈值或提高组织压。如5-羟色胺兴奋牙髓A纤维,组胺和缓激肽可兴奋C纤
9、维等。(三)闸门控制学说四、防御功能(一)疼痛反应: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感觉神经向中枢发放冲动,通过肌肉运动和血液变化发挥保护作用。(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牙瓶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保护牙髓。修复性牙本质中牙本质小管少且不规则,有时有较大腔隙。(三)炎症反应:牙髓组织被周围坚硬的牙本质所包围,发生炎症很难引流,较高的粮腔内压压迫神经产生剧痛,唯一的根尖孔通道受压,阻止了侧支循环,限制了清除坏死产物和炎性代谢产物的能力,还阻断了其营养来源,影响牙髓的修复愈合能力。笫三节牙髓增龄性变化牙髓增龄性变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髓在体积、结构和功能上所发生的一些生理性变化。各种不良刺激可加速牙髓的这些变化,
10、因此在考虑牙髓增龄性变化时,要特别将一些病理性因素即导致牙髓早老性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一、体积变化继发性牙本质:牙髓体积不断缩小,髓室由大变小,髓角变低或消失,根管由粗变细,根管走向复杂化,根尖孔变窄。因此,在进行牙髓治疗时,需要拍X线片以了解髓腔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根管的粗细和走向,以利操作,避免髓底或髓腔侧壁的穿孔。修复性牙本质:加速牙髓增龄性变化,使髓腔变小,甚至闭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牙髓这种i早老i土性变化。二、结构变化(I)纤维变性:成纤维细胞大小和数目减少,成牙本质细胞变形减少,基质变黏稠。(2)营养不良性钙化:根管内:弥散性钙化髓室内:髓石。牙创伤和盖髓术常可诱发和加速
11、牙髓组织的钙化,使年轻恒牙的髓腔也会出现钙化性闭塞,增加其根管治疗的难度。三、功能变化牙髓中细胞成分减少,牙髓各种功能会降低。根尖孔变窄和血管数目减少造成牙虢血流减少,牙髓中的细胞因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而丧失防御和修复功能。神经纤维数减少,导致牙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继发性和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使牙本质通透性下降,牙髓暴露机会减少,但一旦牙髓受损,因其修复能力降低,所以痊愈是不可能实现的。第四节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一、牙骨质L基本功能:将牙周膜主纤维附着于根面上。2 .其他功能:根尖1/3细胞性牙骨质不断沉积,补偿牙冠磨耗。3 .不良影响:根尖孔过度缩小,诱发退行性变或增龄性变。4 .根
12、管工作长度与牙根的长度变化i。j。牙本质骨质界与根尖孔间距离增加。5 .解剖根尖孔与组织学根尖孔的变化。牙本质牙骨质界的位置和意义根管预备的深度应止于牙本质骨质界,通常距根尖孔0.5”lmm,老年患牙大于Iinm。牙本质骨质界是根管最狭窄处,是牙髓与牙周组织的分界,可协助根管预备器械在根尖的定位,预防超充。二、牙周膜牙周膜内分布有触觉(压觉)感受器和疼痛感受器。前者可传导压力和轻微接触牙体的外部刺激,发挥本体感受功能(患牙定位);后者可传导痛觉,参与防御反应。三、牙槽骨牙槽骨由固有牙槽骨(皮质骨)和支持骨组成(松质骨)组成。固有牙槽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的连续阻射白线,又称为硬骨板。早期根尖周病
13、损不一定能被X线片检出。固有牙槽骨上有许多小孔,是血管、神经进出的通道,这些孔使固有牙槽骨呈筛状外观,称为筛状板。由根尖周炎压力引发的疼痛远没有牙髓炎疼痛那么剧烈。笫十三章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原因:L微生物因素;2 .物理因素;3 .化学因素。第一节微生物因素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因素。一、优势菌及其代谢产物根管和根尖周的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厌氧菌在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牙髓: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如链球菌、放线菌、孔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根尖周组织:根尖周脓肿内被证实有多种细菌。感染根管:指的是含有坏死牙髓的根管,厌
14、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为主。根管内通常是5-8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以1-2种为优势菌。较常见的优势菌有:吓啾单胞菌、普氏菌(产黑色素菌群)最常见;牙髓吓琳单胞菌只在感染根管出现;粪肠球菌治疗失败根管中易检出。感染与临床体征有关系:吓啾单胞菌、普氏菌、消化链球菌、真杆菌根尖部疼痛、肿胀、叩痛和窦道形成有关;产黑色素普氏菌、牙髓吓琳单胞菌和牙龈吓琳单胞菌i急性根尖周炎和根管内恶臭有关;放线菌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二、感染途径方向:L从冠方经牙体感染,经牙体缺损处感染:深糖、牙体缺陷等。2.从牙根逆向感染:经牙周袋感染i。iZ经由根尖或侧副根管侵入;血行感染:机体菌血症或败血症时,细菌可随
15、血行进入牙髓,i引菌作用。引发牙髓感染的途径: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袋途径;血源感染。根尖周的感染主要是继发于牙髓感染。(一)牙本质小管釉质或牙骨质的完整性被破坏后,牙本质小管暴露。细菌侵入牙本质至牙髓距离:1.Imm时,牙髓可出现轻度的炎症;0.5mm时,牙髓可发生明显的炎症;W0.2mm时,牙髓内方可找到细菌。(二)牙髓暴露踽病、牙折、楔状缺损、磨损、牙Kl裂以及治疗不当等均可引起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使细菌直接侵入牙髓。(三)牙周袋途径根尖孔及侧支根管是牙髓和牙周组织联系的通道,在牙周病时,深牙周袋中的细菌可以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逆行性牙髓炎)。(四)
16、血源感染受过损伤或病变的组织能将血流中的细菌吸收到自身所在的部位,这种现象称为引菌作用。牙髓的血源感染途径即归于引菌作用,这在临床上极为少见。三、致病机制:(一)英膜、纤毛和胞外小泡:耐药性,保护细菌免遭吞噬,组织附着和聚集。(二)内毒素:直接毒害作用,还可激活免疫细胞,调动免疫反应,加重组织损伤。(三)酶:对宿主组织的破坏和感染的扩散。胶原酶、硫酸软骨素酶、透明质酸酶一一组织基质崩解;蛋白酶、核酸酶一一降解蛋白质和DNA,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四)代谢产物:氨、硫化氢、呻味和有机酸,能直接毒害细胞,还可抑制细胞分裂,刺激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笫二节物理因素一、创伤创伤包括急性创伤和慢性创伤,它们是
17、否能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的病变主要取决于其强度。(一)急性创伤交通事故、运动竞技、暴力斗殴或咀嚼时突然咬到硬物等均可导致急性牙外伤;医疗工作中的意外事故:如牙列矫正治疗时加力过猛使牙移动过快,拔牙时误伤邻牙,刮治深牙周袋时累及根尖部血管等,也可引起急性牙外伤。根管治疗过程中,器械超出根尖孔或根充物出根尖孔,均可以引起根尖周的炎症反应;若根管器械将细菌带出根尖孔,也可导致根尖周的感染。(二)慢性创伤创伤性咬合、磨牙症、窝洞充填物或冠等修复体过高都可引起慢性的咬合创伤,从而影响牙髓的血供,导致牙髓变性或坏死。二、温度(一)备洞产热用牙钻备洞特别是未用冷却剂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可复性牙髓炎,有时还会导致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北 理工 牙髓 教案 12 14 根尖 组织 生理 病因 病史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2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