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实践 实例探讨.docx
《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实践 实例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实践 实例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实践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各行业中。当前智能化、信息化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该文重点研究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应用水利信息化技术,探索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在该灌区的具体应用,目的是为国家灌区灌溉节约用水提供参考。关键词: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实践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水利信息技术已应用于灌区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实现对灌区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墉情等实时监控掌握;同时通过软硬件间数据信息交互平台,能根据作物实时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灌溉方式的选取和灌溉水资源的调度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
2、利信息化系统及设备能替代部分人工,节约灌区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灌区灌溉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灌区概述灌区位于省东北部,中游右岸、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两市两县交汇处的三江平原腹地,灌区控制面积66.53X104hm2,设计灌溉面积53.52X104hm2,水源来自和地下水1。该文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探讨水利信息化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中国灌溉方式有传统的地面灌溉如沟灌、漫灌,现代农业微灌如滴灌、微喷灌等2。西方一些国家发展智慧农业较早,具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例如,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国家拥有成熟的灌溉技术3。以色列的微灌技术发展比较早且技术先进,是智能节水灌溉
3、技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当前,以色列基本实现将智能化、自动化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本国农田的灌溉,将水和肥料定期定量地直接送到作物根部4。以色列经历几十年发展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和作物种植模式的特色节水灌溉技术方式5。美国的灌溉控制系统水平也非常高,在因皮里尔灌区(IlD)和科切拉灌区(CVWD)等灌区,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管理,减少输送水流失,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6。SeCkIerD对一项关于埃及节水的研究表明,埃及农业节水可划分为工程、技术和政策节水7。OkamotoH等对苏丹尼罗州传统灌溉与现代灌溉在灌溉效率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现代灌溉应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8-9。S.莱西纳分
4、析了影响西班牙现代化灌溉的水资源状况,认为在用水需求管理上应对现代化灌溉、环境税补贴等进行补贴10。ManuelMartinROdrigUeZ等在研究西班牙旱作区时通过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对比的方法,定量评估节水灌溉对灌区的经济效益川。当下信息化技术正在中国灌区节水灌溉中开始广泛运用,黄治训12提出水利信息化技术在节水灌溉工程中能为灌区可靠运行提供及时精确的信息及技术支持,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信息化管理。盛德民1引指出目前水利信息化在灌区应用不够广泛,其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孙景卫14提出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溉工程中能为灌溉工程的实施提供准确数据,保证灌溉量的合理性,节约灌溉资源并
5、降低成本。郭泽生15建议灌溉用水信息化管理应以当前行业的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按各地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灌溉技术,制定合理灌溉方案,走现代化灌溉之路。袁艳阳16提出推动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技术持续长期发展要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和远程操作实现两方面进行。何志刚17分析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优化策略,强调灌区应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有助于水资源利用等相关工作。盛寿勤18指出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需要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应用信息技术加快灌溉工程建设,努力开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潘磊19提出中国未来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将围绕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吴海燕、闵宇辉20等提出将
6、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管理结合起来,利用光纤网络、Zigbee物联网实时视频监控以及远程操控等,形成一种多网融合的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3水利信息化在灌区节水灌溉中的作用3.1 提高信息数据准确性灌区灌溉工程属于线长、点多、面积大等特点突出的工程项目。现阶段中国大部分灌区仍采用传统的电话模式、人工监测等方式传递数据信息,这些传统方式在数据信息传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延迟,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灌区属于北方灌区,在雨季,北方灌区常出现突降暴雨等极端天气,区域性显著。在灌溉区应用水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在遇到特殊天气等自然灾害时,数据信息也能实现实时传输,准确性相比传统模式也会更高。3.2 节
7、约用水提高灌区灌溉效率目前,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灌区节水灌溉工程能发挥灌区设备效益最大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灌区信息化系统数据实时性强,能精准快速的分析出各类数据,可以有效分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大幅度提高灌区内水资源的利用率,与国家号召的节约用水相呼应。3.3 提高灌区水利灌溉系统管理水平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灌区中,既能够大力增加灌溉力度,也从管理层面重新优化当前水利工程结构,提高灌溉工作管理效率。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灌区灌溉系统,能够实现节水灌溉系统的实时监控作物状态、精准监测作物数据信息、定
8、量调配水资源灌溉作物,在灌溉工作管理上更加透明化、相关灌溉信息能够及时公开、公示化。3.4 创新灌区水利灌溉工程工作方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灌区水利灌溉工程中,能够弥补传统依靠大量人工记录作物各类数据的水利灌溉系统的不足,能使灌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度降低,在智能化、信息化的灌溉平台下能及时掌握灌区最新的天气情况,并分析作物所需灌溉水量,大幅度优化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各类能源的浪费。3.5 降低成本灌区水利灌溉系统在构建初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随系统投入使用后,系统能智能、自动化收集作物相关各类数据信息,替代灌区原本大规模人工采集作物信息,有效减少灌区投入工作人员量,以后只需团队维护、升级灌溉系
9、统的成本,从源头上降低灌区整体成本。4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结合上文对水利信息技术在灌区的运用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灌区灌溉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优化和创新新型工作方式,促进水利灌溉工程现代化发展。下面对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灌溉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4.1 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建设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较为复杂,由多个环节相互呼应构成。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以数据信息采集与动态管理和各类信息管理调度为两大核心。实现两个核心需要建设完善的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主要从灌溉区域数据实时监测管理、灌溉实时预报及灌溉水资源调配、泵站与闸门实时监测控制、灌溉区视频监控管理、
10、灌溉数据存档及备份五大功能模块入手。灌区节水灌溉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4.1.1 灌溉区域数据实时监测管理功能模块数据实时监测管理功能是对灌区内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测,主要针对渠道水况信息监测、作物实时信息采集、气象信息实时监测、土壤墉情监测。通过该功能模块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可以时刻掌握灌区的天气及田间土壤和作物生长等情况,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可以减少灌区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将损害降到最低。4.1.2 灌溉实时预报及灌溉水资源调配功能模块灌溉实时预报主要针对天气、作物灌溉状态、ETO进行预报,根据预报得出的结果进行渠道灌溉配水。灌区灌溉信息化系统中水资源的调配尤为重要,利用该系统可实时监控
11、水资源,并对相关用水数据进行分析,方便灌区工作人员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决策,达到节约水资源目的。4.1.3 泵站与闸门实时监测控制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针对泵站水泵及闸门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根据渠道水资源调配数据,进行相应的水泵及闸门启闭控制,实时监测闸门前水位、开度,水泵流量等信息并向系统传回相应数据。4.1.4 灌溉区视频监控管理功能模块对灌溉区全天候实时视频监控,可及时掌握、记录灌区作物不同天气、时刻的状态,便于工作人员研究工作,智能化的视频监控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灌区情况,当灌区出现极端天气产生危险时能及时预警,保证工作人员下灌区安全。视频监控随着科技的进步,画面清晰度提升
12、能减少工作人员实地采集并记录作物状态信息工作量,降低人力资源浪费。4.1.5 灌溉数据库数据存档及备份功能模块构建系统数据库是灌区信息化系统中不能缺少的一环,它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精准数据,为水资源调配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云平台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将历史数据保存在云端,方便工作人员对比分析,提升优化灌区节水灌溉效益。4.2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灌区灌溉的效率和质量采用信息技术能提高灌区灌溉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大幅度提升灌溉工作效率和灌溉覆盖率。通过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等技术融入到灌区灌溉工程中,实现灌区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减少灌溉废水、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4.3 改进灌区管理方
13、式、建设灌区监督机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灌区后,灌区灌溉系统能智能化进行灌溉调度工作与水资源配置。能改进灌区监督机制体系,可以积极获取灌区基层用水单位的意见,并能调动灌区工作人员参与灌区建设的积极性,灌区各单位间信息交流更方便。4.4 提高灌区灌溉配水、降低灌区运行成本在灌区应用水利信息技术,提高灌区灌溉配水动态化、实时化。灌区工作人员能精准熟悉灌区整体用水量和各作物各时期灌溉用水量,从而大幅度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无效浪费流失,降低灌区运行成本。5结论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应用水利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灌区水资源灌溉工程现代化发展,提高灌区灌溉效率,响应国家节约水资源号召。灌区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对灌
14、溉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收集、分析灌区灌溉数据、有效对水资源进行调度,提高灌溉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灌区的人力和工作成本。未来水利信息化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运用会更加普遍,技术也会更加成熟。灌区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掌握水利信息技术,利用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灌区的灌溉工作。参考文献:1单雪峰,李相莉,岳鹏.灌区灌排结合沟渠灌排反向断面设计方法JL水利科技与经济,2021,27(12):59-61.冶金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J1.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46-14248+14258.刘开坤,韩立岩.中国污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L现代农业科技,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实践 实例探讨 农田水利 信息管理 技术 应用 实践 实例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1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