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言俗语透视和认识中华文化 附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docx
《从常言俗语透视和认识中华文化 附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常言俗语透视和认识中华文化 附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话对我们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是从中华文化传统而言,说话对于中 国人而言意义非同小可。我们不经意脱口而出的常言俗语,经历数千年,成为历 史的活化石。古代文化之祖常言俗语为古代经典之祖。直语补证序言“委巷之谈,动出典训,日用不 知,遂忘其祖”,揭示常言俗语为“典训I”之“祖”,只因“数典忘祖”而被遗忘。在古 代知识体系中,“典”不仅仅为经典,还为典训、典籍、典艺、典礼、典章、典教、 典刑、典范,以及字典、辞典、图典、事典、祀典、仪典等。周礼有“典瑞”, 论器物,表明器物与“典”相关。释名有“男,任也,典任事也”,表明人事亦 与“典”相关。周易系辞言“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2、”, “典礼”具有会通”之义,诉诸文化之整体,因此而有“会典”“通典”,表明其为文 化之统称。显然,“典”包罗万象,囊括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常言俗语不仅为 古代经典之祖,亦为古代文化之祖。常言俗语为古代学问之源。越谚序言“古语流传,大关学问”学问”之“问” 以“口”为中心,王阳明大学问明确指出:“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 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古人强调的“大学问”“真学问”,其实即为百姓日 用之常言俗语,文心雕龙书记所谓“蚕蟹鄙谚,狸首淫哇,苟可箴戒,载于 礼典,故知谐辞耀言,亦无弃矣常语搜弁语言“读书当自其常知者始”,意 谓常言俗语为读书之门径。廖平更指出,“今日之常言俗语,当
3、日皆为切要之说, 故学者对于常言俗语尤当留意推考常言俗语关系古代文化之巨,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赖昌期题常语寻源 言“茫茫叹学海,愿授指南针”,表明常言俗语为学海之指南针:谢墉序直 语补证言“曲学无稽”“不如鄙言为有本“,揭示常言俗语为古代学术之本。淮 南子言“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 以言者,言弗能言也:显然,常言俗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门径,为“百姓日用 而不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工因此,张之洞书目答问将俗语研究如通 俗编咳余丛考恒言录等列为“儒家类考订之属”,认为是“读一切经、史、 子、集之羽翼”。句句含深意语语须推寻常言俗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句句皆含
4、深意、语语皆须推寻。吴炫序谈徵 言“事必寻源,语必究实”“世间无一语无一字无来处也方外山人”自序言眼前 景口头语觉无一事无一字无来历环中迂叟俚言解序言:“乡俗常语多有证 据,听者玩熟而茫无考辨,则古圣察迩言何为哉?余绍昶为常语寻源题词, 言“人不经心独运心,言言语语费推寻”。成一夔跋谈徵言”是谈徵一书, 实堪为稽古者之津梁,考据家之绳墨学术界多认为古人对口语不感兴趣,古代除方言外,有关口语与方言的 书面记载很少,对汉语方言进行科学研究始于高本汉、赵元任。殊不知,中国古 代为方言口语著书立说者不绝于缕,中国第一部训诂学著作尔雅为“缀集异 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表明尔雅根源于“闻
5、”“说”“语”“谣 俗,释诂”明言诂”为“以今言释古言中国第一部字典为说文解字,我们 多注意“文”与“字”的一面,去味曾留意“说”与“解”的一面,说文解字实“以文 字而兼声音训诂”,声音训诂即表明训诂学为解释语言。释名之“名”亦与“口” 相关,荀子正名言“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名”亦为 “说:方言更直接以“方言”为名。中国古代常言俗语研究至明清时期达到高 峰,仅明清俗语辞书集成就收录近二十种,通俗编等则因篇幅太长而未 收入。与训诂学强调语言相应,古代文字之学强调声音之学。顾炎武音学五书 言”声成文谓之音,有文斯有音,比音而为诗,诗成然后被之乐“,并言假借为 义起于声之体现
6、,古人原非假借。黄承吉字诂言古者制字以声为主义之大纲, 字皆起于声,字诂后附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言古字同声则同义。黄承吉 著义府为经传释义,顾炎武著诗本音易音,陈第著毛诗古音考, 其实即以声音解释文字,言常言俗语为古代经传之源头,故戴震强调“由文字以 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为拾阶而上之解经途径,暗示语言为文口耳相传胜于文字相传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常言俗语属于“口耳之学”,“口耳之学”与“文字之学”对 立,前者为民众话语,后者为官方话语。知识即权力,中国古代普通百姓大多不 识字,其实即以被剥夺知识的方式剥夺权力。体现在口语中,“口说无凭”“耳听 为虚”实暗示对民众话语权的贬低与打压;
7、“打听”亦暗示对“听”的“打击”,强调“口 耳之学”的边缘性、次要性。然而,“听天由命”表明,“听”是知“天”“命”的主要方 式;“耳熟能详更表明,耳”是能了解详情的重要途径;“据说”“说明“说法表 明,“说”为依据,通过“说”才能明白;“口令”“口信”“口诀”表明,“口”为“秘诀”“诀 窍”所在,为可信之法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即暗示“话”胜于“书”、口耳 相传胜于文字相传。文史通义原道下言“贤智学于圣人,圣人学于百姓”。“圣 人学于百姓”即“下学上达”“不耻下问,刘师培指出言语与文字分为二途,“宣于 口者为言语,笔之书者为文章”,口耳相传之途径为言语说话,文字相传之途径 为读书识字
8、。刘师培言“讲为口传之学,非身习之学”,“学必赖讲而后明”讲 为口传之学”“学必赖讲而后明”即表明“口传之学”与古代学问之密切关系。“口耳 相传”为“传说”,“文字相传为“传写”,古代文献多见“传写失误”“传写失次”,实 将“传写,与“传说,相对,言“传说”相对于“传写”的正确性、可靠性。说文解字 嗅通也,从耳,呈声”,段注从耳者谓其耳顺”,并引风俗通“娶者声也, 言闻声知情、周礼“六德教万民”,言凡一事精通亦谓之娶娶强调的“从 耳”“闻声知情,实即“口耳相传”。口耳之学为民众话语权表达方式,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之重要性以多种方式显 示,如“娶将口耳”置于“王”之上,暗示口耳之学为民众话语权,且位
9、于帝王之 上;“学问”之“问”亦以“口”为中心;“说法”“说道”而非“写法”“写道”常言俗语之本义“谈何容易”然而,尊文字而抑语言使文字为显学、语言为隐学,故战国策称“鄙语”, 庄子言“野语”,史记称“俗语”,史记更称“谚语”为“野谚”“鄙谚”“民谚”, 以“方言”为名之方言则被别扭地称为“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且”虽 存而说实亡,。由于对“口耳之学”的贬低即意味着对“文字之学,的抬高,本质是以文字与书 面语掌握话语权。因此,蒙文通儒家政治思想发微言“口说”“野言”之间,为 “隐而不宣者之所系”,也就是“口耳之学”为隐言。史微言“自古人口耳相传之 例不明,而古书为后人变乱也”显然,官方话
10、语权不仅以文字之学压制口耳 之学,还改变了古代语言的意义。由于话语意义已被改变,今人把握常言俗语之本义就显得格外艰难,里语 徵实李次山序言:“纵然夫子不语,语岂无稽;虽是老生常谈,谈何容易。能 徵之矣,具实然哉?”暗示常言俗语虽为“老生常谈”,却被统治话语权压制以至 “夫子不语”,因此,把握常言俗语之本义“谈何容易”。“礼失求诸野“,作为历史 的活化石,常言俗语之本义并未消失,而是以隐匿的形式留存于话语本身,诉诸 声音,故有“声讨”以“讨个说法”,有“据说”“传说”以“说明”“说服”。古代绵延不绝的训诂学以及建立在训诂学基础上的经典解释,正是古代祖先 指引我们回归话语本义、重建话语体系之传统,
11、也就是“解说”与话语解释。“不 消说”表明,“说”不能被“写”取代,语言不能被文字消弭。“不由分说”表明,话语 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话语与话语之间的关联与对话分开。“废话少说”暗示,废 话要少说,要多说有益的话。废话是什么? “废话连篇”“连篇累牍”表明文字是废 话。“长话短说”表明,连篇累牍冗长繁杂的文字需要简说;相反,简单的常言俗 语需要考证。“说到底表明,“说”是直达根底、追根究底的途径。“话又说回来 了”则暗示,通过话语能追根溯源,回到源头。这个根底与根源正是我们日用而 不知的常言俗语,所谓“丑话说在前面”“俗话说得好”一丑话、俗话才能真正“说 到点子上”,文字则“说不上”“说不过去”
12、。话语就是权力,古代统治权通过掌控 话语权以文字取代语言,改变语言本义,使语言古义与今义不同,因此需要“退 一万步说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摘要中华多民族谚语指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或一族多群的谚语系 统,它既是一个多元的结构,指称组成中华民族成员的众多民族的谚语形态,又 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一定数量基础上对中华谚语一体性和共通性的综合和概 指。中华多民族谚语内容上具有经验性、哲理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形式上具有口 语性、异变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使用功能上具有俗传性、权威性和教育 性的特征。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扩布,显示了其创作主体多元性与历史悠久 性,其自身发展的辐射性与吸
13、纳性以及调适性和变化性。中华多民族谚语具有文 化认同价值和多民族共有精神的建构价值,潜沉在中华多民族谚语这一载体中的 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和民族精神特性是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 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具有文化价值的“中国经验: 全方位开展中华多民族谚语 的整理与研究,对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发挥语言文化引领风尚使民族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关键词中华多民族;谚语;文化特性;文化价值我国谚语源远流长,历代人民创造了浩如烟海的谚语,这一历程中也形成了 大量丰富的谚语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国内外谚语研 究的历
14、史及成果,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科建设的发展上,都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水平,这些研究工作深刻地改变并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谚语的认识,也为中 国谚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华谚语研究对象大多局限在汉族谚语或某一少数民族谚语内部,未形成 带有全息式的“中华多民族谚语观”,学界尚缺乏对“中华多民族谚语”这一研究对 象的明确界定、对“中华多民族谚语特性和属性的科学总结、对“中华多民族谚 语”系统的准确描绘,对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和中 华多民族谚语蕴含的重要人类文化价值和群体价值认识不足,对中华多民族谚语 文化系统的结构层次研究尚不够完善。鉴于此,本文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
15、 论框架下审视中华多民族谚语,深入揭示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谚语中蕴 含的独特文化价值。一、“中华多民族谚语,概念的提出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谚语担当着重要角色。谚语研究一般是从单个民族、 几个民族或民族间的比较角度展开的,我们认为,中华多民族谚语的研究应该在 中华文化的视阈下来开展,既要研究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多元性,也要研究中华多 民族谚语的一体性、整体性。要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框架下审视中华多 民族谚语的性质,必然会涉及到“中华多民族谚语概念的提出。(一)关于“谚语”名称的辨析对于谚语研究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划定界说,而谚语的界说,乃是一个自古 而今众说纷纭的问题。美国谚语学家阿彻泰
16、勒在1931年出版的谚语中认为 要给谚语下定义是不可能的,是某种“不能言传的特性”使我们认定某句话是谚 语,某句话则不是谚语,因此只好把谚语视作一种“民间流行的俗话20世纪20年代,古典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郭绍虞发表谚语的研究认 为,谚语之所以在民间文化中能流传下来,不仅在于它内容方面的幽玄、深遂, 也在于它形式的奇峭、警拔、整齐而流丽。郭绍虞特别指出:“谚语描写的世态 人情极为深切而显著。它能暴露一时代社会的真相使无所遁其形;而于这精细刻 画描写的中间又含有人生处世于某一时代可以奉行的真理;所以谚语虽是很简单 的形式而亦常具较复杂的内容。”2大型谚语资料型工具书中国谚语集成对 谚语的界定是:
17、“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 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3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 概论指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 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 的民间传言。”41989年版辞海说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 验谚语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说:“谚语 和歇后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成语。大部分是以现代的词汇按照现代 语法规则造成的固定词组。35谚语的这些定义界说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只 是
18、在语义内涵上各有侧重。就少数民族谚语的名称、范围、界限方面,学人们也有过不同的见解。蒙古 族表达汉族“谚语”这一概念,郝苏民认为对应的语词是,可以包括“谚语”“格言” 等。藏语中谚语称作“丹慧(gtam bde) ”,是语言或话语的意思。维吾尔语称 谚语为“m aqal-m sil,意思是“民众创造并广泛流传的、结构精练的、有教育意 义的语句。是维吾尔族智慧的积淀与结晶,是维吾尔文化的浓缩和精华。”7彝 族谚语乘坐“尔比”,是“彝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它形象生动,想象 丰富、词句精炼、短小精悍、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句式整齐、吟咏上口,易于 理解,又易于记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千
19、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在彝 族人民之中。网苗族谚语苗话叫HseidlulhseidghoH 指的是“古话古语9谚语界说众说纷纭,各种提法都指出了谚语的一些特点,但不足以覆盖谚语 的全部特征,不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谚语定义,迄今还没有哪一个能令人完全 满意,也还没有哪一个定义能使我们行之有效地判别一个句子是否是谚语。但不 论怎样定义,谚语是在群众口语中广泛流行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 单位这一基本特性是确定的,旨在找到更为确切定义的探索工作,亳无疑问会继 续下去的。就目前来说,以上文提及的大型谚语资料型工具书中国谚语集成 对谚语所作的界定来讨论谚语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二)“中华多民族谚语
20、”概念的界定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谚语,也有每个民族谚语的界说,那么,怎么来认识 中华多民族谚语并给予界定呢?我们认为,界定中华多民族谚语的理论前提要从 中华民族说起,中华民族的概念是界定中华多民族谚语的理论基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在发展和演变的漫长岁月中形成了各 种各样的民族群体,而且各个民族群体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凝聚为 一体,形成了中华民族。1988年11月,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作“中华民族的 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演说,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它的主流是由许 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 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
21、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 多元统一体。”10这一说法明确肯定了中华民族是由历史上多个民族群体凝聚 成的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民族实体。“中华多民族”是与中华民族概念密切相关联的一个概念。从字面意义上来 说,“中华多民族”是指中华、中国的多种民族,而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中华 多民族”是指对中国各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合称,这是基于过去汉族和少数 民族关系而言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华多民族”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统性和 “包容性”,它“代表对象的开放,体现着在叙说中国文化的民族构成时对过去一 元的,华夏论和二元的,汉与非汉模式的突破。其次,它显示出主体的多元,从而 超越了各民那样
22、的数量罗列,为表述上的多向交流拓展出对话空间。再次,由 于“多民族所构成的是互动和互补整体,从而为从族群与地缘传统的多样性角度 考察古往今来的,华夏和,四夷(乃至周边的东亚与东南亚地区),提供了整体性 的论述视点。11朝戈金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三题一文中提出了“中华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概念,他认为,以多民族文学为出发点,“我们就可以说,汉 族文学与诸多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处理为以一对多的关系,而是充 分强调其多层面交织的、叠加互渗的关系。简单说来,就是不把汉族文学传统与 少数民族文学传统看成是1对55的关系,而是看成这55中的每个1,都是与汉 族的1平等的关系,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
23、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交流和对 话。地域的、族群的、方言区的、以及其他以特定文化尺度标示出来的文化限阈, 都各有内在的生命运动轨迹,当然也都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平等对待。”12明确了“中华多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概念后,我们就明确了“中华多民族谚 语”的概念。中华多民族谚语,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或“一族多群”的谚语形态 和系统,它既是一个多元的结构,指称组成中华民族成员的众多民族的谚语形态 和系统,又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一定数量基础上的综合和概指,指称中华多民 族谚语的一体性和共通性。目前,在中华谚语研究过程中,人们对“多元”的论述比较多,认识比较充分, 但是对“一体”认识不足。使用“中华
24、多民族谚语”这一概念的好处是对过去“大汉 族”和“少数民族”概念的消解,意指中华多民族不是由“大”的、“多”的力”和“小” 的、“少,的“55”来作对比的,数量意义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有了“多”将一般抽 象性的“中华民族,的概念有了更准确更具体的定位。也可以反过来说,这样界定 的好处是既体现了“一体”,又强调了“多元二、中华多民族谚语的基本特征谚语有多重属性。怎样看待中华多民族谚语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或“一族 多群”的谚语形态和系统的属性即基本特征呢?这需要在一般谚语属性和特征的 基础上加以综合概括。关于谚语特点的概括,前人的著述很多。武占坤与马国凡谚语从修辞、 词句使用、语法结构等方面对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常言俗语透视和认识中华文化 附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 常言 俗语 透视 认识 中华文化 中华 民族 谚语 文化 特性 价值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1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