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人民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发展“.docx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发展“.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市杨浦区人民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发展“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产业进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来源: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时间:2012年02月28日【关闭页面】杨府发(2012)26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上海市杨浦区产业进展“十二五”规划已经2011年9月14日区政府第17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上海市杨浦区产业进展“十二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围绕“三区融合、联动进展”的核心理念,杨浦区坚持“优先进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优先进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提升都市型工业,稳固提升基础性服务业”的产业进展方
2、针,初步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工业区转型为知识创新城区的成功之路,形成了以科教为特色、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2010年1月,杨浦区被国家科技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一、“十一五”期间杨浦区产业进展基本概况(-)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杨浦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2010年达到894.69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30%,比“十五”期末提高约0.7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8万元。区级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50.07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长12.4%,20均年达到239.54亿元。表1-1杨浦
3、区“十一五”期间经济进展总体情况单位:亿元m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482.29579.69715.52774.18894.69区级财政收入29.8035.3440.7844.0550.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3163.7185.6212.2239.5全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4.564.645.095.155.30(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进展能级逐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不含烟草业)从2005年的29.6:69.2调整到2010年的22.7:76.5,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7.3个百
4、分点。第三产业完成税收收入比重从2005年的70.8%提升到2010年的78.4%,上升了7.6个百分点。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27.7%提升到2010年的34.0%,上升了6.3个仃分点。传统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呈现制造、加工等环节加速外迁,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集聚进展态势。(三产两个优先“产业成为产业进展亮点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进展,逐步显现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作用。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5%,其中,现代设计产业形成了以大型设计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共生互补、集群进展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
5、9%,其中,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表1-2“十一五”期间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年度增加值单位: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创意设计17.3118.5927.2432.8438.33科技研发7.638.758.9910.2613.95教育服务4.376.121.836.007.60科教商务27.9540.3054.8761.3972.33合计57.2673.7695.93110.49132.21表1-3“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年度增加值单位: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新材料0.300.330.150.350.42电子信息5.
6、668.636.685.476.28节能环保0.010.020.060.100.30光机电一体化1.902.184.754.945.03h7.8711.1611.6410.8612.03(四厂两个提升产业在转型中保持平稳较快进展都市型产业与基础性服务业稳步进展,产业能级不断提升。都市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其中,烟草、纺织、设备等产业不断向高端化进展;基础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五角场商圈与东方电视购物等对全区消费市场带动与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分别实现零售额37.0亿元与42.0亿元。表1-4“十一五”期间都市型产业年度增加值单位: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
7、010年烟草207.90250.20312.80332.40413.02纺织7.995.324.053.723.18设备32.5434.1445.0045.9154.19印刷2.622.832.071.671.19钟表0.570.690.750.330.35合计251.62293.18364.67384.03472.23表1-5“十一五”期间基础性服务业年度增加值单位: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批发零售28.7938.2560.3067.7279.02住宿餐饮8.338.7614.4613.8717.26房地产24.7529.0334.9242.9239.19合计6
8、1.8776.04109.68124.51135.47(五)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进展动力不断加强积极建设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活力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形成对产业进展的强大驱动力。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杨浦获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高校技术市场等国际国内专业要素平台先后入驻;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建立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创中心、1个国家级软件园与9个专业化科技园;金融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引进硅谷银行代表处,建立投贷联盟运作机制
9、;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区域创新孵化体系,已有4390家科技企业集聚杨浦,杨浦区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区”称号。C件)2006年2007年2008年200 拜70.0%60.0%50.0%40.0%30.0%20.0%10.0%0.0%2010年60.0%59.0%53.7%50.0%52.9%4300:3138304o5046403530252015105B专利申请数一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谙数比里图1-12005-2010年杨浦区专利申请情况及发明专利数所占比例(六)产业进展模式加快转变,呈现低碳经济与绿色进展新趋势积极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10、型城区建设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力度,产业进展呈现低碳经济与绿色进展新趋势。以杨树浦路滨江沿线、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重点调整区域,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企业,20072010年,先后完成上海矽钢有限公司、上海乳胶厂等6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减少能耗21.39万吨标煤,腾出土地103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区域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7%,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七)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空间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十一五”以来,按照“聚焦进展重点,聚焦核心项目”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重点区域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五大功能区。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集聚效应明显
11、,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成效突出,2010年总产出150亿元,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建设开端良好,杨浦滨江进展带进入规划开发建设阶段,新江湾城高起点开发成效显著。产业载体建设推进有力,“十一五”期间,科技园区新增商务资源面积28.0万平方米,都市型产业园区新增商务资源面积36.6万平方米,五大功能区新增商务资源面积186.5万平方米。江湾一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杨浦滨江进展带环同济知识经济IS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新江湾城合计竣工商务资源面积79.639.539.520.97.0186.5表1-6“十一五”期间五大功能区建成商务资源面积单位:万平方米(八)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国际化程度有
12、所提升,实现了与美国旧金山湾区等地区的合作交流。区域联动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等地的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在江苏大丰与海安等地建设了异地工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引进大陆、安莉芳、完美世界、波司登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五年合同利用外资31.9亿美元。(万美元)120000Il044760000230152005年2006年200T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图1-22005-2010年合同利用外资情况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本区经济基础仍较薄弱,区域经济持续进展动力还需稳固加强;产业集聚度还不够两个优先”产业除现代设计、电子信息外对区域经济奉献率仍不高,龙头骨干企业还比较缺乏;“三区联
13、动”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仍较突出;滨江土地资源权属多元化,功能转型协调难度大。二、“十二五”期间杨浦区产业进展的内外环境“十二五”是杨浦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关键时期,杨浦区产业进展务必紧紧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进展形势,牢牢抓住战略机遇与重要契机,立足现有基础,将本区的比较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进展的竞争优势,实现跨更加展。(-)国际产业加速转移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加速推进,为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营造了良好环境金融危机刺激了新一轮科技变革,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新变化,导致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结构快速重组,迅速向高技术与服
14、务业转移。同时,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推进,积极促进进展方式转型日益成为推动产业进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各城市不一致的产业定位为杨浦联动长三角共赢进展制造了产业互补的合作基础。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为杨浦产业进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为有效配置产业资源提供了坚实保障市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市科委将杨浦列入“技术创新工程”重点区域,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优化配置产业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上海对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
15、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细化聚焦,并鼓励“先行先试;均为杨浦产业进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H)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有效强化了国际国内创新要素在杨浦的集聚,为区域产业能级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随着功能性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创新服务平台搭建的稳步推进,杨浦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知识杨浦”品牌的建立与推广,将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与企业在杨浦集聚,从而为区域产业能级提升提供强大的进展动力。(四)五大功能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相互呼应,为区域产业进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五角场功能区将基本建成科教特色明显、商业商务发达、交通配套完善的区域性商业商贸中心;杨浦滨江进展带
16、将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现代服务业功能带;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要紧抓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将进一步完成品牌打造与能级提升;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将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形成高端资源、创新主体集聚进展的良好格局;新江湾城将加快打造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社区。五大功能区开发建设为区域产业进展拓展了空间。(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为区域产业内外联动进展制造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一桥、两环、三隧、四线”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12号线、周家嘴路越江工程等重大市政
17、工程将加快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商务配套的逐步完善,为区域产业进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促进了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十二五”期间杨浦区产业进展方针与目标(-)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进展主线,按照国家科技部“四个着力与市政府五个聚焦”的要求,深化“三区融合、联动进展坚持创新驱动,先行先试,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进展的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整合,以加快进展知识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坚持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努力提升产业能级水平,着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科教创新为特色、服务经
18、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二)进展方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先进展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优先进展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培养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转型都市型工业,提升进展商旅文体服务业,保持房地产业稳固健康进展,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五大功能区产业布局。(H)进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区域产业将继续保持又好又快进展态势,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形成一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养进展,商贸、旅游业获得快速进展,
19、五大功能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进展呈现新活力。1、总量规模。区级财政收入与区域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实现500亿元。估计2015年,知识型现代服务业总产出实现67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实现200亿元,都市型工业总产出突破IOOo亿元,商旅文体服务业总产出实现330亿元。2、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左右。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总产出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
20、出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商旅文体服务业总产出实现年均增长10%左右;都市型工业总产出实现年均增长10%左右;房地产业总产出实现年均增长8%左右。3、提高创新能力对产业进展的驱动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年均专利申请数4300件左右;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加快集聚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总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科技服务平台等创新要素,风险投资机构资本管理规模达100亿元,大学生创业企业新增1000家,培养上市公司10家以上,评选市区科技小巨人(培养)标准的企业100家,形成若干在海内外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科技骨干企业;通
21、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高端人才汇合地,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IOO人左右。4、产业进展模式进一步转变。坚持绿色进展理念,加快“两型城区”建设,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转型进展的着力点,大力进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高消耗向资源节约利用转变。到2015年,区域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左右,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5、产业布局调整完善。继续聚焦重点区域建设,加强南北呼应,提升区域融合进展水平。新增商务资源3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五角场功能区新增商务资源面积100万平方米,杨浦滨江进展带新增商务资源面积31万平方米,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
22、表的科技园区新增载风光积46万平方米,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新增商务资源面积37万平方米,新江湾城新增商务资源面积25万平方米。进一步发挥区域楼宇经济效应,新增跨国地区总部8-10个,到2015年杨浦区税收收入亿元楼力争达到10幢左右。四、“十二五”期间杨浦区产业进展的重点领域(-)优先进展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加快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进展,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37%左右。估计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实现总产出300亿元。1、现代设计业全力打造上海“设计之都”的核心功能区与国内一流、国际具有知名度与影响力的
23、现代设计中心之一,现代设计业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总产出达到180亿元。加强环同济国家级研发设计特色产业基地与上海国际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的联动,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巩固进展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汽车研发设计等核心领域,拉长与延伸大设计产业链,重点进展工程总承包、市场运营、咨询策划等产业链环节,推动成熟设计业态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依托上海国际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充分运用滨江沿线近代工业遗产资源,大力进展纺织产品研发设计、服装设计、时尚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业态。2、科技金融服务业深化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努力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科技金融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杨浦区 人民 关于 印发 产业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0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