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工业革命的起步优秀范文.doc
《关于初中历史工业革命的起步优秀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历史工业革命的起步优秀范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初中历史工业革命的起步优秀范文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有关工业革命历史,希望你们能喜欢,初中历史工业革命的起步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2.掌握第一个
2、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3.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及其内容和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框教师由此导入?
3、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教师提问】?阅读教材?18页19页,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上面临怎样的局面?(背景)?(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多媒体出示背景(1)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2)中国、印度、美国的工业的对比表格。(3)毛泽东的话语。?教师归纳背景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背景2:我国工业水平落后?【教师提问】?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当时的经济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学生回答: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多媒体展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图片)?【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第二段内容看一下,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教师要求请大家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
4、容复述一遍。?多媒体展示一五计划的任务?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一般来讲,应该是先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对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一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思考:动脑筋?教材第20页?教师引导对于课本上“动脑筋”栏目中小女孩提出的观点应该怎样看待呢?我们说,看待任何事物,必须放到当时的
5、环境中去,解放牌汽车也是这样,我们应当看它诞生的意义和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而不能拿它和现在的产品去比。?教师过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教师提问】(1)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会议是什么?(2)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3)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的性质如何?【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看书,知道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教师提问】?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师生通过
6、讨论,总结: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初中历史工业革命的起步优秀范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
7、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通
8、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学时重点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工业化的起步。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
9、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学时难点难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这一问题很抽象,对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而将它确定为本课的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工业化的起步请同学们阅读课前导读,“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
10、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我国经济状况如何?”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经济上面临崩溃的旧中国,一穷二白。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合理的工业体系,几乎没有重工业。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但仍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同样发展中国家印度也比不上。指导学生阅读书中表格。师: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活动2【讲授】工业化的起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一五”计划编制目的和它的起止时间。1953年,我国政府开始组织编制“一五”计划,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初中历史 工业革命 起步 优秀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