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绍兴市上虞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2021下半年绍兴市上虞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下半年绍兴市上虞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下半年绍兴市上虞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本文的主题词应为()。A、主题词:水费问题函B、主题词:水费问题答复C、主题词:水费问题复函D、主题词:水费问题答复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题词。公文中标注的最后一个主题词(也即“形式”,此前的都属“内容”)是该公文的文种。只有函是文种,B、C、D三项中的答复、复函、答复函都不属于文种,所以本题答案选Ao但2012最新版的公文规范已经将主题词删除。2、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B、调查预测,拟订方案C、评估优选,确定方案D、实施方案,修正完善【答案】C【解析】行政决策由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2、、拟订方案、评估优选、实施完善等一系列先后为序彼此衔接的环节构成。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评估优选,确定方案。故选C。3、在WOrd中,要将文件进行存盘,可使用的快捷键是()。A、 Ctrl+VB、 Ctrl+CC、 Ctrl+SD、 Ctrl+D【答案】C【解析】“Ctrl+V”是粘贴的快捷键,“Ctrl+C”是复制的快捷键,“Ctrl+D”是字体设置的快捷键,“Ctrl+S”是保存的快捷键。故选C。4、公文的作者是指()。A、撰稿人B、审核人C、签发人D、发文机关【答案】D【解析】发文机关就是制发公文的机关,一般将公文的发文机关作为公文的作者。故选及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
3、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A、爱护公物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答案】A【解析】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爱护公物的要求。故选Ao6、“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O。A、全体一致规则B、少数决策规则C、简单多数规则D、绝对多数规则【答案】A【解析】一票否决指的是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无论赞成票有多少,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体现的是全体一致规则。故选A。7、“名不正则言不顺”体现的是()思想。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答案】A【解析】论语子路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是儒家
4、代表作。8、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发文处理过程的是()。A、拟办B、审核C、批办D、注办【答案】B【解析】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为:拟稿f核稿一审批一审核一会签一发文编号一制作一校对打印一封发一归档。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B、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C、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故选D。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O。A、个人价值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B、个人价值的自我创造和自由发展C、个人主体I生的
5、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答案】D【解析】人的价值可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A、B、C三项过于强调个人价值,都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因此都不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故选D。Ik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J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感知活动要受到意识活动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反映客观
6、对象时总是根据买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类意识反映怎样的内容,由人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这充分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性。故本题选B。12、社会民众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公共行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结构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是。A、行政公共关系文化B、行政运行文化C、行政功能文化D、行政价值文化【答案】C【解析】社会民众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公共行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结构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是行政功能文化。故选C。13、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经济指标是()。A、对外贸易额B、对外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D、贸易条件【答案】C【解析】对外贸易量是
7、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14、下列选项中,包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C【解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反映的是人生易逝。“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反映的是人生在时间上的流逝不可逆转。”沉舟侧
8、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故选C。15、某作家写了一本散文集,他对这本散文集所享有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为()。A、30年B、作家终生C、作家终生及其死后50年D、永久享有【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发表权属于著作权的一种,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故选C。16、王某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下列都健在
9、的近亲属中,不享有继承权的是O。A、王某的父亲B、王某的女儿C、王某的妻子D、王某的哥哥【答案】D【解析】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故选D。17、提出“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罗森斯坦罗丹B、纳克斯C、斯特里顿D、赫希曼【答案】A【解析】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分为“极端的”平衡增长和“温和的”平衡增长两种典型:(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持这一观点的
10、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森斯坦一罗丹。他认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必须在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协调、比例均衡,按同一增长速度向前发展,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因而,他提出了通过“大推进”式的投资来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经济中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同时但不一定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纳克斯。他认为,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的大小来确定其投资比率。斯特里
11、顿等提出,应当以保证基本需要而不以国民收入最大化为增长和发展的目标,即在增长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赫希曼根据自己的“联系效应理论”提出了不平衡增长论,他认为各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效应是不同,有的后向联系,有的前向联系,有的前后联系都强或都弱。18、下列权力中,不属于支配权的是O。A、知识产权B、物权C、债权D、人身权【答案】C【解析】支配权,亦称“管领权”,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如所有权、知识产权等。支配权包括:物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故选C。19、下列关于标题表述正确的是()。A、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B、公文标
12、题中的“事由”的意思是解决问题的原因C、XX市统计局关于开展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的通知D、公文标题由事由、文种组成【答案】C【解析】A项错误。缺少发文机关名称。B项错误。公文标题中的“事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发文,即公文针对的对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C项正确。D项错误。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故本题选择C20、()是法治的生命线。A、公开B、公正C、效率D、公信【答案】B【解析】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13、公平正义。故选B。21、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是()。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答案】C【解析】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主要内容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首要规范。故选C。22、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莫言宣读诺贝尔奖授奖词:“莫言小说的主人公把整个所处时代的角色和性格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也展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状态。”这段授奖词体现的哲学思想是()。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
14、主体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案】A【解析】莫言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角色和性格展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状态,角色和性格是人物意识的表现,通过人物的意识展现当时的社会,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哲学思想。B、C、D选项均错。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与历史的创造者这些哲学思想在题干中均没有具体体现。故选A。23、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的要素是()。A、发文机关名称B、事由C、文种名称D、事由+文种名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格式,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
15、。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所以,其他可以少,文种不能缺。故本题选择C选项。24、儒家经典中的“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A、春秋B、三字经C、女儿经D、弟子规【答案】A【解析】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A项正确,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A项错误,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取材广泛,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内容。C项错误,女儿经大约撰
16、于明代,作者不详,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有些内容是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比如三从四德。D项错误,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内容以儒家道德为主,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选A。25、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B、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题
17、目中所说的两种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同时也就否定了物质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故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而D项揭示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之处。故选Do2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答案】C【解析】A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对应,二者均为唯心
18、主义范畴;B项是唯物主义发展观和形而上学静止观的对应,二者均为辩证法范畴;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应,前者主张物质第一性,后者支持意识第一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D项二者均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同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故选C。27、管理的两重性是指O。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答案】B【解析】管理具有两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故选B。28、“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哲学道理是()。A、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学会具体问题普遍分析D、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
19、】“入山间樵,入水问渔”是说要进山,需要向樵夫询问情况;要到水里去,需要向渔民询问情况。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故选B。29、行政复议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A、自然日,不含节假日B、工作日,不含节假日C、自然日,含节假日D、工作日,含节假日【答案】B【解析】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四十条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30、有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表述错误的有()。A、水循环使海平面上升B、水循环使水呈三态变化C、水循环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
20、、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答案】ABC【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A、C说法错误。B项是水循环的物理意义,而不是地理意义。故选ABC031、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关于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展能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B、发展只指经济水平提高C、发展能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答案】B【解析】B项错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经济水平的提高。故选B。32、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
21、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答案】ABC【解析】温度对沼气发酵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沼气发酵的产气率也随之提高。所以D项正确。故选ABC。33、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对日作战胜利是()。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战役D、豫湘桂战役【答案】C【解析】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故选C。34、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O。A、消除贫富差距B、减少消费需求C、控制人口增长D、发展社会生产力【答案】
22、D【解析】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故选D。35、不同的文书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是()。A、准确、简明、规范、得体B、形象、生动、准确、得体C、严密、准确、生动、庄重D、完整、严密、形象、质朴【答案】A【解析】公文的一般用语要求是准确、简明、规范、得体。不要求生动、形象。故选A。36、光年是O计量单位。Ax时间B、长度C、体积D、质量【答案】B【解析】光年是光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答案为B项。37、人民群众即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
23、的剧作者,这是O的观点。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循环论的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D【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就是“剧作者”,那同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是“剧中人”。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折中主义的观点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历史循环论是主张人类社会的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基础知识 2021 下半年 绍兴市 上虞 事业单位 综合 基础知识 试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0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