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1. 海带中含有丰富得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样品:用托盘天平称取约5g干燥得海带, 放入中。灼烧灰化:在通风处加热灼烧海带,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分转移到小烧杯中。溶解、过滤:向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煮沸2-3min,过滤,并用约1ml蒸馏水洗涤沉淀得滤液。氧化、萃取分液:在滤液中加入12ml 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3-5 ml 6%得H2O2溶液或1ml新制氯水。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将氧化检验后得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将上口塞子打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液。填写
2、下列空白:(1) 步骤空格处得仪器名称为 ,灼烧海带时,除需要该仪器与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得实验仪器就是 (用标号字母填写)。A烧杯 B表面皿 C泥三角 D酒精灯 E干燥器 (2) 本实验多处用到玻璃棒,试写出玻璃棒得作用 。(3)水浸时常常要将悬浊液煮沸23min,目得就是什么? 。(4)步骤得洗涤沉淀得操作过程就是 ;(5) 步骤最好选 作氧化剂,理由就是 ,反应得离子方程式就是 。(6) 要从步骤中含碘得CCl4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与回收CCl4,该步骤得实验操作名称就是 。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得理由就是 。(7)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得水溶液中就是否还有单质碘得简单方法: 。2. ()
3、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与铜离子得实验中,正确得操作就是( )A在滤纸上点样时,试样点以稍大为宜B应沿试管壁小心地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C将滤纸上得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D点样后得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某实验小组拟用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Fe3+ 与Cu2+、实验步骤如下:(1)裁纸:将滤纸裁成约1、5cm20cm得长方形。将滤纸条得一端弯折1 cm后,用弯成直角得大头针横向别住,以便滤纸条能挂在橡皮塞下面得勾子上。(2)点样:将饱与FeCl3与CuSO4混合液按11得体积比配成溶液。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条一端2 cm处点一直径为0、30、5 mm左右得斑点。注意斑点尽可能小。
4、如果色斑颜色很浅,待溶剂挥发后,在原处重复点样。重复点样35次后晾干备用。(3)展开: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mL丙酮与1mL6mol/L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将点过样得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皮塞下得勾子上,不可触及试管得内壁;滤纸条下端浸入展开剂中约1 cm,试样斑点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塞紧橡皮塞。展开剂借助毛细作用逐渐向上移动,样品 中各组分因向上移动速度不同而随之展开。(4)显色:FeCl3与CuSO4混合液经展开后得到不同颜色得色斑。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采用氨熏显色。(5)分离:若要将层析分离物质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得分离物质得斑点剪下,浸于有关溶剂中,可提取纸上得层析物。 根据实验
5、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实验中 做固定相, 做流动相。(2) Fe3+ 氨熏显色得原理 ,现象 ; Cu2+氨熏显色得原理 ,现象 ;(3) 为防止水解,饱与FeCl3与CuSO4可加少量 或 酸化(4)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最终( ) A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B溶液中出现大量淡蓝色絮状沉淀 C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D得到澄清得淡蓝色溶液。(5)在层析操作时,滤纸上得试样点能不能接触展开剂,为什么?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硝酸钠与氯化钾混合,来制取较纯净得硝酸钾晶体,她们设计了如下流程: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1) 操作得名称就是; 操作得名称就是。(2)参照如下左图溶解度曲线
6、,写出固体A、B得化学式: A,B 。欲得到较纯得硝酸钾晶体需用少量得 (填“热水”;“冷水”)洗涤固体(3)在固体A析出时,为了防止B得析出,在操作上采取了趁热过滤得方法,则热过滤应采取得操作就是。(4)固体B中杂质得检验方法。4. 在实验室常用减压得方法进行过滤(如上右图),叫减压过滤,俗称抽滤。下图为减压过滤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A、B、C三种仪器得名称:A ;B ;C 。(2)采用减压过滤得目得就是。(3) 简述用水冼涤沉淀得操作程 。(4) 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B与C或C与抽气泵间得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其原因就是 。5. 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A铝就是地壳中含量
7、最多得金属元素,它既能形成复盐,又能形成配合物B由铝片剪成得铝条在氧气中燃烧得实验中,盛氧气得集气瓶中需放入少量水C培养明矾晶体过程中,应先制得明矾晶核D在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得氢氧化钠溶液与浓氨水,均可形成铝得配合物Al(OH)46. 将铝片(不除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同时产生较多气泡,继而产生蓝色沉淀,触摸容器壁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铝片上下翻滚,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得铝片投入同浓度得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得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
8、发生反应得原因可能就是 A氯化铜溶液得酸性比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强 B硫酸铜溶液水解产生得硫酸使铝钝化 C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而硫酸根不能 D生成得氯化铝能溶于水而生成得硫酸铝难溶于水(2)铝片表面出现得暗红色物质就是 ,产生该物质得离子方程式就是 。(3)放出得气体就是 ,产生得蓝色沉淀就是 ,可以说明该现象得产生原因得离子方程式就是 。(4)请从有关物质得浓度、能量、就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得速率不断加快得原因 。(5)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就是 ,产生该物质得化学方程式为 。(6) 某学生通过一定实验操作,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得反应也能较快进行,她采取得措施可能就是( ) A用砂
9、纸擦去铝表面得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投入硫酸铜溶液中C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投入硫酸铜溶液中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得硫酸铜溶液中7. (1)在1ml1、0molL1得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6、0molL1得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现象为 ,写出发生反应得离子方程式 ;(2)若在1ml1、0molL1得AlCl3溶液中先滴加2ml 10%得NaF溶液,在逐滴滴加3、0molL1得氨水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现象为 ,其原因就是 。(3)能用铝质槽车装运浓硝酸原因就是 ;家中得铝锅不宜用金属材料制成得清洁球清洗得原因
10、就是 ;可溶性铝盐(如明矾等)可以作净水剂,原因就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8. 乙醇与苯酚都就是重要得化工原料,这与它们得性质有着密切得关系,根据验证它们得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比较乙醇与苯酚与金属钠反应得性质,实验室用2 mL(填名称) 作溶剂分别溶解乙醇与苯酚,钠(填“浮在液面”“沉入液体中”) 反应,产生气泡较快得就是 ,请从结构上说明其原因 。醋酸、碳酸、苯酚得酸性由强到弱得顺序就是 ;为比较其酸性,涉及得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为 、 ;所需得玻璃仪器有 (填3种)。(2)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苯酚得某些性质,设计并进行下列实验过程: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乙属于什么分
11、散系?(填序号)。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将白色浑浊液加热至80,可采用得加热方法就是 ,操作a得名称就是 。上述过程控究了苯酚得哪些性质?。 写出丙转化为丁过程中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该同学实验中不小心将苯酚沾到了手上,则应立即用擦洗。(3)为了检验工业污水就是否含有苯酚,某同学分别取小量污水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少量A溶液,溶液变为紫色,则A就是 ;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浓溴水,结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其原因就是。另一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苯酚与溴水发生得反应为取代反应而不就是加成反应,您认为该同学设计得方案就是。9. 乙醇可以被多种氧化剂氧化,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合适得氧化剂选用;将
12、乙醇氧化为乙酸,合适得氧化剂为。AO2B银氨溶液 CCuOD酸性KMnO4溶液 E酸性K2Cr2O4溶液 F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反应生成Cr3+,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为:Cr2O42+ CH3CH2OH+ H+ CH3COOH+ Cr3+ (请配平)判断驾驶员属于酒后驾车得现象就是溶液颜色由变 。证明乙醇能被氧化得最简单实验就是将一段螺旋状得粗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立即移入内焰,实验过程中铜丝颜色得变化就是。铜丝移入乙醇中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就是。反应中铜丝起_作用。10. 牙膏就是生活必需品。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主要有:摩擦剂,用于增强牙膏得摩擦作用与去污效果,主要成分包
13、括 ;用甘油与水作保湿剂,作用就是 ;还有 等氟化物,主要用于预防龋齿;等等。下面就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得检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得实验操作名称就是 ,所需要得主要玻璃仪器有 。(2)在中用pH试纸测溶液得pH得操作方法就是 。(3)写出中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4)将中放出得气体通入澄清得石灰水中时,未见沉淀出现,则可能得原因就是 、 (任答两条)。(5)在中检验Ca2+得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与 溶液得反应来进行。(6) 检验F可用得化学试剂就是 ;已知反应 Fe(SCN)3 + 3F= FeF3(无色) + 3SCN,根据此反应
14、,设计检验牙膏中含F:检验方案: 。还涉及得离子方程式 。甘油得检验所需得Cu(OH)2不宜加得得太多,因为 。碳酸钙检验时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盐酸,为什么? 。11. 安全火柴盒侧面涂有 (发火剂)与Sb2O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得物质一般就是KClO3、MnO2 等氧化剂与S等易燃物。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得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 为验证气体A,按右图1所示进行实验:组装如右 图所示装置,紧接一步操作就是 ,在试管中装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拉动注射器得活塞进行抽气,可观察到 得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2)步骤得实验
15、操作装置如右图2所示,该操作得名称就是 ,其工作原理就是 。(3)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Cl元素得后续实验步骤就是 。(4) 有学生提出检验火柴头上KClO3另一套实验方案:有关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有人提出上述方法中出现白色沉淀并不能充分说明火柴头上KClO3得存在,其理由就是 。(5)该小组猜测滤渣D对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得速率会产生一定得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5次实验。 实验次数H2O2溶液质量分数%H2O2溶液用量/毫升物质D用量/克反应温度/收集气体体积/毫升所需时间/秒30508523、81520、12022、81520、22022、2520、12027、4305055210、5由上表可知
16、,实验与能证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实验 与 证明物质D得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6)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12. 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与食盐相似,容易导致误食而中毒,可通过化学实验加以鉴别。已知信息:NO2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Fe2 NaNO2可以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NaNO2溶液后褪色 AgNO2(白色),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硝酸。亚硝酸不稳定,容易分解。(1)请您根据上述信息顺序,逐一设计鉴别NaNO2与NaCl得实验方案,结合方案1得提示,完成以下填空。(以含有NO2所产生得现象填空,文字简明扼要。)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方案1在
17、两种待鉴物质得溶液中分别加入(NH4)2Fe(SO4)2,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 ,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存在。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2)写出所有上述反应得离子方程式: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3)鉴别NaNO2与NaCl,还可以用pH试纸,其理由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在家里怎样用简单得方法区别NaNO2与NaCl? 。(NaNO2易溶于水且显著吸热,其熔点为271,分解温度为320)(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得能力。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实验 化学 练习题 综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0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