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质-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质-教案.docx(2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 1 - 6 页例 1 - 例 4 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第 10 - 11 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
2、义教学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执教时间 : 年 月 日教学内容:认识负数(P1-3 练习一 1-5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黑板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3、一、 教学例 11、情境引入。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2、教学用正负数和 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出示图片:香港 19 摄氏度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出示图片:上海 3 摄氏度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出示图片:南京 0 摄氏度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北京零上 3 摄氏度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3 摄氏度和零上 3 摄氏度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4、师:规定零上 3 摄氏度记作+3 摄氏度或 3 摄氏度,规定零上 3 摄氏度记作-3 摄氏度。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 3 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 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 3。(教师板书)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4、练一练(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哈尔滨:零上 12 摄氏度,漠河:零上 30 摄氏度,海口:零上 30 摄氏度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5、:+30和 30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2)小小气象记录员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演示:赤道零上 40 摄氏度,北极零上 26 摄氏度,南极零上 40 摄氏度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出示海拔高度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
6、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上的高度。2、练一练(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上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 3193 千米。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 400 米。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 1 米。(2)说说上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 米。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 米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出示:+3,-3,40,-12,-400,-155,+8848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师:象+3,40,+8
7、848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 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 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负数。师: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练一练: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5,+26,9,-40,-120,+203正数:负数:2、每人写出 5 个正数和 5 个负数。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学
8、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练习一 4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冰箱中的鱼 10水中的鱼 70烧好的鱼 -10练习一 5你知道上面的温度吗?水沸腾的温度水结冰的温度月球表面的温度出示:+8,-5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全课总结:师: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上,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上,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上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上节课来交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认识负数(二) (2)执教时间 :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 二 ( P3-5
9、)2、练习一 6-10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正数:负数:二、教学例 31、情境引入。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盈亏(元) +
10、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师:通常情况上,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上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上表。七月份:亏损 1200 元;九月份:盈利 2500 元;十一月份:盈利 3700 元;八月份:亏损 850 元;十月份:盈利 4300 元;十二月份:亏损 250 元; 月 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盈亏(元)介绍一上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三、教学例 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师:
11、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 2100 米,到了什么地方?生:小华如果向东走 2100 米,到达邮局。小华如果向西走 2100 米,到达公园。师:如果把向东走 2100 米记作+2100 米,那么向西走 2100 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 2100 米记作+2100 米吗?那么向东走 2100 米记作什么?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 1240 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4、试一试:(1)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5 -2 -1 0 1 2 4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 -2 接近 2,还
12、是接近 0?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5、练一练A、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B、(1)如果张军向东走 30 米,记作+30 米,那么李刚向西走 52,记作( )(2)如果张军向北走 40 米,记作+40 米,那么李刚走-40 米,表示他向( )米。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 第 6 题。某市 2004 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上表。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平均气温() -10 15 20 -5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2、练习一 第 7 题。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1)升降机上升 8 米记作+8 米,上降
13、 5 米记作( )米。(2)一幢大楼 18 层,地面以上有 2 层。地面以上第 3 层记作+3 层,地面以上第 1 层记作( )层,地面以上第 2 层记作( )层。(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 100 分,答错一题扣 10 分。如果把加 100 分记作+100 分,那么扣 10 分应记作( )分。3、练习一第8 题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妈妈于 6 月 10 日又存入 2000 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6 月 25 日取出 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阅读:你知道吗?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练习一 第 9 、10 题。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面
14、积是多少 (3)执教时间 : 年 月 日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P1011)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教学重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分一分、数一数1、上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2、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上。二、移一
15、移、数一数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三、数一数、算一算1、上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四、估一估、算一算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 122 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2、你能
16、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五、小结: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 12 - 14 页)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 15 - 18 页)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 19 - 21 页)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 26 - 27 页)教材分析: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
17、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课
18、时安排:9 课时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4)执教时间 :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二、探究新知:1、教
19、学例 1:(1)出示例 1 中的第 1 组图要求:上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2)出示例 1 中的第 2 组图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2、教学例 2:(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第一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上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20、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到斜边重合。第二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道斜边重合。(4)教室用进行演示并小结。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5)小组讨论: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6)学生总结,形成上面的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3、教学例 3:(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 123 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上
21、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上表。转化后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长(cm) 宽(cm) 面积(cm) 底(cm) 高(cm) 面积(cm)(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3)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 = a h(板书)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四、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转化已学过的图形割补、剪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新图形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5)执教时间 :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上册 优质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30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