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传热学(研究生学习).ppt
《高等传热学(研究生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传热学(研究生学习).ppt(2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 热 学,第一节 概 述,一、传热学与热力学的区别:(1)研究工质不一样;(热:气体;传:固、液、气)(2)热力学研究可逆过程,无温差传热;而传热学则是温差传热,为不可逆过程。(3)热力学研究热量和功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而传热学则是无做功过程。(4)热力学研究热量在一段时间内总的交换量(J),而传热学着重于单位时间的换热量(W)。,传 热:由于温差而引起的能量的转移。传热学: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二、传热学重要性a 日常生活中:冰箱和电视机放置暖气片的设计保温温度的选择b 工业生产中:输油管道(埋深、保温)换热器 锅炉,三、两种热传递过程 稳态过程: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非稳态过程:,四
2、、传热学解决两大类问题1.计算热量传递速率 a 加速热量传递 b 减慢热量传递2.传热物体的温度分布 柴油机气缸温度分布 电子元器件温度分布,五、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a.解析法 b.数值解法 2.实验研究方法:a.测定有关热物体的性质 b.模型试验,第二节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分析室内热量传给室外的热传递过程(1)室内内墙:对流换热,热辐射(2)内墙外墙:导热(3)外墙大气:对流换热,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导热(热传导)conduction heat transfer,(1)定义: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
3、产生的热量传递。,,tf1,2 tf2,tw1,tw2,Q,(2)特征:a.物体间无相对位移;b.物体间必须相互接触;b.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3)导热量的计算(傅里叶定律)如上图所示的大平壁,若其两侧壁面各点温度保持不变,分别保持为tw1及tw2,且,则热量将从tw1一侧传向tw2一侧。此时通过大平壁的热流量Q可表示为:,2.热对流(convection heat transfer),式中:A垂直于导热方向的截面积,m2 平壁厚度,m 导热系数(热导率),w/(m。),(1)热对流:流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相对宏观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2)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与之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引起的热
4、量传递。,(3)特征:有相对位移;一定伴随着流体的导热;没有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流体和固体壁面相互接触。,(4)牛顿冷却公式,3.热辐射(radiation heat transfer),1)定义:由于温度的原因而导致的能量辐射。(2)特征:有能量形式间的转化:热能辐射能热能不需直接接触T0就有能量辐射与绝对温度呈4次方关系,(3)辐射力的计算公式(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四次方定律),(4)辐射换热,tw1 tf tw2 透明气体,第三节 热阻的概念,热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以后的分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的分析计算,第一节 导热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一、温度场定义:在
5、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集合或总称。一般情况下,温度场可以表示成t=f(x,y,z,)其中,x,y,z空间坐标函数 时间坐标函数如果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称之为稳定温度场稳态温度下的导热称稳态导热。,温度场某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线)称等温面(线)。说明:不同的等温线(面)不能相互相交等温面可以是完全封闭的曲线(面)或终止于物体的边缘,二、等温面(线),用数学表达为:,定义:等温面的法线方向温度的增量与法向距离比值的极限。,说明:因二相邻等温面之间以法线方向的热量变化最显著。温度梯度是一个矢量,也可表示成,三、温度梯度,温度降度:由于传热总是从高温到低温物体,为了便于以后的计算,定义
6、负的温度梯度称温度降度。由定义可知:热流密度的方向与温度降度方向一致。热流线:表示热流方向的线。热流线与等温面处处正交。,四、导热的基本定律付里叶定律,文字表达式: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于热流体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说明:1.此定律是一个向量表达式,热流体的热流密度垂直于等温面,而且向着温度降低的方向。2.适用于固体、液体及气体。,五、导热系数及导热机理,三种状态的导热机理是不同的固体金属(以自由电子的迁移为主)金属T,;合金T,非金属(以弹性波)T,气体 分子间的相互碰撞 T,液体 分子运动、弹性波 T,,1、定义: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流密度。2、导热机理,在一般情
7、况下:固液气;导非导;湿干;多孔实体习惯上把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导热系数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GB4272-92)。隔热材料一般利用气体导热系数小的特点,把材料做成蜂窝状多孔性。,第二节 导热微分方程,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假设:(1)物性参数为常数(,c)(2)材料各相同性(3)物体内具有内热源qv,单位时间体积发出的热量。,根据能量守恒有:(流入控制体能量流出控制体能量)内热源 第 1项 第2项 控制体内内能的变化 第 3项,思路:取一微元体平行六面体 dv=dxdydz,Qx,Qz,Qy,dy,dz,dx,第一项 求沿x、y、z三个方向流入和流出的热量,
8、把1、2、3项代入能量方程式可得到以下的公式,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a 越大,表明越大或C越小。大,表示在相同的温度梯度下可以传递更多的热量;C小表明温度上升1所吸收的热量越小,从而可使相同的热量传递得更远,物体内各点温度更快地随界面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表示物体内部温度趋向一致能力的大小,二、圆柱体坐标中的导热微分方程,三、单值性条件,1 几何条件 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2 物理条件 热物性、Cp等3 时间条件(初始条件)t=0=f(x,y,z)4 边界条件 表征导热体的边界与导热现象有关的特点。,边界条件有三类,a 已知边界上的温度(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tw=f(x,y,z,)特例:壁温
9、为常数tw=const.b 已知边界上的热流密度qW(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t1,t2,tw,qw=0,c 壁面与流体相接触(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1,t2,tf1,tf2,思考题:1、三种边界条件可以有多少不同的组合。2、哪一种组合是不存在的。,第三节 一维稳态导热,一、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1 单层平壁(1)壁面等温已知有一平壁,导热系数为,且为常数,二壁温为t1和t2(t1t2),壁面截面积为A,厚为,无内热源。求(1)温度分布;(2)热流量Q(q),t1,t2,t,x,方法一:利用导热微分方程式,方法二:直接利用付里叶定律,(2)导热系数
10、不为定值,但接近线性变化,2.多层平壁,已知有一二层平壁,厚度为1及2,导热系数为1及2,壁温为t1及t3,墙与墙之间接触良好。求(1)Q;(2)t2。根据单层平壁有:,二、圆筒壁的一维稳态导热,1.单层圆筒壁已知管子总长l;内表面r=r1,t=t1=const;外表面r=r2,t=t2=const;lr1(r2),无内热源。求(1)温度分布;(2)Q。解:等温面为圆柱面,由于lr1(r2),因而可不考虑z方向及方向的导热,为一维稳态传导。,t,r,导热微问分方程式为,求Q,2.多层圆筒壁 设有两层圆筒壁组成。与多层平壁相似有,例题:一块无限大平壁,厚为,左侧绝热,右侧与某种流体进行对流换热,
11、换热系数为,流体温度为tf。平壁本身具有均匀的内热源qv,求平壁中的温度分布t1及t2(传热是稳定的),t1,t2,x,tf,t,3 非稳态导热,第一节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非稳态导热可以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形式。周期性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内部各点温度以一定的规律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更常见的是非周期性热传导,也叫瞬态导热。,x,C,D,A,B,温度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有一无限大平板(右图所示),放于一环境之中,平板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一样。由于某种原因,使平板右侧的温度突然升高到某一温度t1并保持不变。(温度大于环境温度),(1)右侧面换热不参与过程的阶段:温度分布呈现出部分为非稳态导热规
12、律,控制区和部分为初始稳定区的混合分布。(2)右侧面换热参与过程的阶段:物体内各点的温度变化速度具有一定的规律。,Q,Q1,Q2,0 0 Q,开始的一段时间,物体内部温度变化一层层逐渐深入到内部,温度变化速度不一样,反映到吸热量上,吸热量不一样。,从热交换看,两个特点:(1)两个阶段的过程是有区别的;(2)与热流方向向垂直的截面上热流量处处不等。研究非稳态导热的目的:(1)温度达到某一值时所需时间(管道运输、人体测温、蒸汽驱)(2)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温度分布、热应力),第四节 集总参数法的简化分析,分析一个金属球瞬态导热的问题(如右图)若RR,即固体内部的热阻远远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内
13、物体内部温度可以看作是均匀的,这时温度仅仅是时间的函数。称这种方法为集总参数法(准零维近似法),tf,已知有一任意形状的固体,体积为V,表面积为A,初始温度为t,突然放置于一恒定温度为t f的流体中,且ttf,固体与流体间的换热系数为,求t=f(),物性参数为,Cp。解:,3、Bi和Fo的物理意义(毕渥准则),Bi物理意义:反映单位面积的内部热阻与外部热阻的相对程度。Bi越小,说明内部热阻越小(或外部热阻越大),采用集总参数法就越精确。(Bi0.1可用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为一判别依据),Fo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两个时间间隔相除所得的无量纲时间。从边界上开始发生扰动的时刻起到所计算时刻
14、为止。(产生不稳定导热的时间)L2/a 可视为使热扰动扩散到L2 的面积上所需时间。Fo 越大,物体内部温度越能接近流体温度。,例题:一直径为5cm的钢球,初试温度为450,突然被置于温度为30 的空气中。设钢球表面与周围环境间的总换热系数为24 w/(m2),试计算:1.时间常数2.钢球冷却到300所需时间。已知钢球的cp=0.48 kJ/(kg),=7753kg/m3,=33 w/(m)解 首先检查是否可用集总参数法。为此计算Biv准则:,时间常数:,4 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换热,一、对流换热概述,1.定义: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壁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称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是由热对流与热传导
15、两部分组成的。2.牛顿冷却公式对流换热的换热量由牛顿冷却公式计算。,从公式可知,要计算换热量,需要知道对流换热系数、温度、面积。温度及面积比较容易得到,主要任务是如何求得对流换热系数。3.求换热系数的两种基本途径(1)分析法(解析解,理论分析法)a.建立边界层内的微分方程组求解思路:取控制体,利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微分方程组结合单值性条件。b.建立边界层的积分方程组求解(近似解法)c.利用动量和能量的比拟方法(类比法),(2)实验研究方法:用相似原理或量纲分析法,将众多的影响因素归纳成为数不多的几个无量纲的准则,通过实验确定的具体关系式。(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理论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两
16、种方法在解决对流换热问题上起相辅相成的作用。虽然解析解不能求解各种各样对流换热问题,但能深刻地揭示出各个物理量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而且也是评价其它方法所得结果的标准和依据,而实验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具体的表达方式,而且是设计计算的主要计算式,是必须掌握的内容。,4.对流换热问题的分类,对流换热,无相变,有相变,强制对流,内部流动,外部流动,自然对流,混合对流,沸腾换热,凝结换热,5.影响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1)流体流动的起因: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流动的成因不同,流体中的速度场也有差别,换热规律不一样。(2)流体有无相变:无相变显热;有相变潜热(3)流体的流动状态:层流、湍流(4)换热表面的几何
17、因数: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换热表面与流体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换热表面的状态(光滑或粗糙)(5)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密度、动力粘度、导热系数及定压比热容等,6.边界层(附面层)的概念由于流体都存在着粘性,所以流体流过壁面时,在壁面附近区域的流体温度和速度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研究表明,换热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一区域内流体的流动情况,这一区域称边界层。(1)速度边界层(以流过平壁为例)如果流体为没有粘性流体,流体流过平板时,流速在截面上一直保持不变。如果流体为粘性流体,情况会如何呢?我们用一测速仪来测量壁面附近的速度分布。测量发现在法向方向上,即y方向上,壁面上速度为零,随着y方向的增加,
18、流速急剧增加,到达一薄层后,流速接近或等于来流速度,普朗特研究了这一现象,并且在1904年第一次提出了边界层的概念。,a.边界层产生原因:由于粘性的作用,流体与壁面之间产生一粘滞力,粘滞力使得靠近壁面处的速度逐渐下降,最后使壁面上的流体速度降为零,流体质点在壁面上产生一薄层。随着流体的流动,粘滞力向内传递,形成的薄层又阻碍邻近流体层中微粒运动的作用,依此类推,形成的薄层又阻碍邻近流体层微粒运动,到一定程度,粘滞力不再起作用。,流体无粘性时,流体有粘性时,u,u,u,u,形象说明边界层的形成过程,b.两个概念:速度(流动)边界层和边界层厚度速度边界层:近壁处有一法向速度梯度的薄层。边界层厚度:从
19、速度为零的壁面到速度达到u的99处的法向距离,用表示。边界层厚度是随x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一个很小的量。为定量地说明它的大小,下面举例说明:20的空气以uf=10 m/s流过平板时,在x=100mm处,=1.8mm;x=200mm处,=2.5mm。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x(l),在这样薄的流体内,速度从零变化到接近来流速度uf,可见平均速度是很大的。为定性地说明速度的变化,人为地把边界层夸大了。,c.流场的划分从分析速度边界层中知,在边界层外,法向速度已接近或达到来流速度,粘性已不起作用,称主流区(自由区),可看作理想流体。流场可以化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d.流动状态流体的流动可分为层流和紊流,在
20、边界层内,流型也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在紊流边界层中,又可以人为地划分成三个区域:层流底层缓冲层紊流核心,e.边界层发展过程(见上图)f.判别依据(流态)用xc(临界长度)行不通,因为xc随流体的性质、流速、壁面情况及扰动情况有关,可以用雷诺数来判断。,层流,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的相对大小,g.x 的变化趋势(见右图)h.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式:,边界层示意图表示了近壁处流速的变化。贴壁处这以及薄的流体层相对于壁面是不流动的,壁面与流体间的热量传递必须穿过这个流体层,而穿过不流动的流体层的热量传递方式只能是导热。因此,对流换热量就等于贴壁流体层的导热量。,将傅里叶定律应用与贴壁流体层
21、,可得:,二、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由换热微分方程可知,要求需先知道温度分布(能量方程),而速度分布影响温度分布。要求速度分布,需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微分方程。下面就逐个建立这三个方程。先作假设:(1)仅考虑二维问题;(2)流体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稳定流动;(3)常物性,无内热源;(4)忽略由粘性摩擦而产生的耗散热。,一、连续性方程取一控制体(如右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不可压缩的流体,从各个方面上流入、流出为原体质量流量差值的总和等于零。,dy,dx,dz,y,x,z,:,定解条件,方程组为:,三、相似理论(原理),影响换热系数的因素很多,要找出众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实验次数非常之多,以致无法
22、实现。通过相似原理的理论分析: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变量;代表性提高;可减少盲目性。1.物理量的相似 对于几何相似有:几何体各对应边应成同一个比例。,2.物理现象相似的性质要做实验,首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中应测那些量;(2)实验结果如何表达整理?(3)物理现象相似应遵守什么条件。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可以大大减少实验的次数,并使结果反映一类现象的规律性。要解决以上三个内容必须解决物理现象相似的性质,相似准之间的关系以及判别相似的条件。必须知道,只有同类的物理现象才能谈论相似问题。同类现象:有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写的现象。,如: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虽然都是对流换热
23、现象,但它们不是同类现象。点场和温度场也不是同类现象。两个物理现象相似时,其有关的物理量场分别相似。重要性质: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同名准则必定相等。,各物理场应相似:,(c)式代入(a)式:,比较(d)和(b)有:,将(c)代入(e)有:,同样两流体的运动相似,应有,两热量传递现象相似有,贝克利准则,对于自然对流,则须,格拉晓夫准则,则:换热现象的相似要求努谢尔特准则相似。,几个准则的物理意义:雷诺准则:反映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的相对大小。格拉晓夫准则:反映流体的浮升力与惯性力的相对大小。普朗特准则:反映流体的动量传递能力与能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努谢尔特准则:反映实际热量传递与导热分子
24、扩散量传递的比较;Nu越大,则换热越强。Bi和Nu的区别:1、不同。前者为固体,后者为流体2、物理意义不同。,相似准则之间的关系紊流强制对象:过渡区:自然对流:其中:,.判别相似的条件相似的条件:同类现象,单值性条件相似,同名已定准则相似,则现象必相似。5.实验数据的适用整理方法,四、强制对流换热及其实验关联式,1.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流动和换热的特征(1)层流和紊流Re104 紊流紊流的换热效果比层流的好,所以在一般的换热设备中都在紊流范围内工作(但也有例外,因短管较大)。(2)管内对流换热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a.入口效应的影响(入口段的流动和换热情况对于换热系数的影响,主要受Pr和Re的影响),
25、层流,紊流,x的变化趋势,入口效应:指进口段的流动情况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对于紊流,L/d60,称长管,可不考虑入口效应的影响;L/d60,称短管,需考虑入口效应的影响。,b.温度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温度主要是影响物性参数。在一般情况下,流体的粘度和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对速度分布影响也较大,管道安放的方位及热流密度的方向不同而异。粘度随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以层流为例:,恒温下,速度分布为一抛物线分布,如图1所示。1恒温2加热3冷却,变化的原因:当流体被加热时,由于twtf,使靠近壁面处的流体温度较高,中心轴线处流体温度较低,对于大多数液体,t,因而靠近壁处粘度较小,中心轴线处较大,从而粘度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传热学 研究生 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