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时练习题.doc
《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时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时练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资源跨区域调配1、3、6、9、1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2、4、5、7、8、10、11、12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11312页)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结合下图回答12题:1.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A.B.C.D.2.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优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解析:1.B2.D第
2、1题,我国煤炭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产量大,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第2题,电荒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我国大部分耗能工业也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农村能源结构并不以煤炭为主,而是以秸秆、柴草为主。(2011广东检测)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35题:3.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A.能源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4.右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因素是()A.资金B.技术C.能源D.人才5.左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空气污染C.生态环境脆弱D.地面塌陷解析:3.B4.C5.C第3题,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线路表示的是南水北调工程。第4题,右
3、图中水源调出区的能源资源较为缺乏,制约了工业的发展。第5题,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2011汉寿模拟)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 674千米。2010年该工程输送天然气已达120亿立方米。读图,回答68题:6.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运输线路较短A.B.C.D.7.下列关于川气东
4、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8.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出现的变化是()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天然气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A.B.C.D.解析:6.C7.C8.D第6题,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平坦,
5、工程量小;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第7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第8题,读图表数据可知,2010年煤炭仍然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虽然其消费比重降幅最大,但并不代表其消费量会大幅下降。(2011绍兴调研)如图表示中国19782006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回答910题:9.1978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A.西南方向移动B.东南方向移动C.西北方向移动D.东北方向移动10.中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资源 跨区 调配 课时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