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研究.doc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研究.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研究目 录1. 概述12.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和烟道设计压力选取现状分析13. 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的影响因素64. 锅炉炉膛防内爆设计压力研究205. 烟道设计压力研究266. 结论301. 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新建火电机组对减少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愈来愈重视,大力加强了治理的力度。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新建机组同步建设脱硝、脱硫装置,部分机组为达到粉尘排放要求采用了布袋除尘器或电袋除尘器,这些措施使得锅炉烟气系统配置的变化增加,烟道阻力有所增加,引风机压头有所提高。锅炉炉膛防爆压力(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选择与引风机的压
2、头有一定关系,国内外的相关规程规定存在一定的矛盾,近年来随着烟气系统总阻力的增加,各工程在锅炉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选择上不尽统一,且有不断升高的现象;烟气系统设备(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的设计压力,国内现行规程规定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而烟道设计压力与炉膛设计压力和引风机压头有关,当炉膛设计瞬态压力与引风机TB压头不一致时,国内现行规程已不能完全适用,烟道设计压力需考虑各种工况合理选取,目前也存在各设计单位对烟道设计压力取值不统一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炉膛承压能力取值以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对规范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锅炉机组的应用情况,本项目仅针对大容量煤粉炉的锅炉
3、炉膛防内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进行研究。2.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和烟道设计压力选取现状分析2.1锅炉炉膛防爆压力选取现状分析国内现行的锅炉炉膛防爆压力选取的相关规程有:l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以下简称烟规。l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T435-2004),以下简称炉膛防爆规程。上述规程均参考了美国NFPA8502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外爆/内爆标准。原电力工业部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曾出版NFPA8502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外爆/内爆标准1995年版,2001年NFPA85Boiler and Combustion Systems对原NFPA
4、8501-8506进行了整合编辑,经2004年、2007年修订,目前最新版本为NFPA85Boiler and Combustion Systems(2007年版),以下简称NFPA85-2007。2.1.1 国内现行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1) 按烟规,引进型锅炉炉膛防爆设计压力按NFPA8502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外爆/内爆规程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a) 瞬态正压按环境温度下送风机试验台风压确定,但不必要求超过+8.7kPa(通常取+8.7kPa);b) 瞬态负压按环境温度下吸风机试验台风压确定,但不必要求更低于-8.7kPa(通常取-8.7kPa);c) 当锅炉尾部采用的烟气净化设备阻力较大,环境
5、温度下吸风机试验台风压低于-8.7kPa时(如-10kPa),必须考虑增大的设计负压。2) 按炉膛防爆规程a) 炉膛结构应能承受非正常情况所出现的瞬态压力。在此压力下,炉膛不应由于任何支撑部件发生弯曲或屈服而导致永久变形。b) 炉膛设计瞬态压力不应低于8.7kPa,有关说明见附录B。c) 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使引风机选型点的能力超过-8.7kPa时,炉膛设计瞬态负压都应考虑予以增加。2.1.2 NFPA85-2007相关内容NFPA85-2007关于炉膛设计瞬态负压取值的规定如下:当炉膛压力控制系统依照,炉膛设计瞬态负压取值为-8.7kPa,不必要求高于此值。当环境温度下引风机TB点能力低于-8.
6、7kPa,例如-6.72kPa,炉膛设计瞬态负压可按环境温度下引风机TB点能力选取,不必高于此值。其附录中对此给予了说明:由于空预器下游风压损失较大或其它原因(如风机试验台裕度过大)而导致引风机压头增加,当引风机试验台能力高于8.7kPa较多时,应考虑增加设计负压。例如环境温度下引风机TB点能力为-3.7kPa,最小的设计瞬态负压为-3.7kPa;环境温度下引风机TB点能力为-9.9kPa,最小的设计瞬态负压为-8.7kPa。2.1.3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选取现状我国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大多数工程中尚未考虑烟气脱硫系统和脱硝系统的设置,炉膛防爆压力一般均按不低于8.7kPa选取,也有一些
7、进口机组按环境温度下引风机TB点压头选取,低于8.7kPa。在电力工业部1996年出版的内部资料进口大容量电站锅炉及附属设备技术谈判指南中也提出:炉膛结构部件(包括刚性梁、炉顶密封装置、水冷壁与灰斗的联接部分等)进行外爆内爆强度计算时,炉膛的设计承压能力一般按大于5800Pa考虑,瞬间承受能力应不低于8700Pa。随着烟气脱硫系统在火电机组上的应用,烟气系统总阻力有所增加,并对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选取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我国环保要求新建工程预留脱硫空间后,在当时亚临界工程的招标过程中,一些工程考虑了安装烟气脱硫装置后烟气系统总阻力的增加,锅炉厂核算后认为适当减小刚性梁的间距,将炉膛防爆压力设计提高
8、至9.98kPa是可行的,之后很多工程在锅炉机组招标时要求炉膛设计瞬态压力为9.98kPa(或9.9kPa、9.8kPa),也有部分工程仍采用8.7kPa。2000年后颁布的烟规和炉膛防爆规程中也相应提出了“当锅炉尾部采用的烟气净化设备阻力较大,环境温度下吸风机试验台风压低于-8.7kPa时(如-10kPa),必须考虑增大的设计负压。”及“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使引风机选型点的能力超过-8.7kPa时,炉膛设计瞬态负压都应考虑予以增加。”的条款。从NFPA标准和国内现行规程来看,炉膛防爆压力未要求考虑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负压叠加的工况。但当采用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合并设置,或采用设置脱硝装置并选用布
9、袋除尘器等系统配置时,则引风机环境温度下的TB点压头有可能高于8.7kPa。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当引风机环境温度下的TB点压头高于8.7kPa时,国内外现行的规程对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选取有一些不同,NFPA85-2007规定的锅炉炉膛最小设计瞬态负压为-8.7kPa,当引风机试验台能力高于-8.7kPa较多时,可考虑增加设计负压;而国内现行规程则要求按引风机试验台能力选取。对于炉膛设计压力的概念,是将炉膛防内爆设计瞬态压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换算得到的,此安全系数为材料按屈服极限确定基本许用应力时的安全系数。在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中分为引进型和传统型,对于
10、引进型锅炉安全系数取1.67,传统型锅炉取1.5。在进口大容量电站锅炉及附属设备技术谈判指南中规定炉膛的设计承压能力一般按大于5800Pa考虑,瞬间承受能力应不低于8700Pa,取用了1.5的安全系数。美国NFPA的标准中仅对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给予规定,并没有规定安全系数的取值。随着烟气系统配置的多样化以及对国内外标准的不同解读,目前工程中对炉膛防爆压力的选取不尽统一,部分大型机组的锅炉炉膛设计压力和设计瞬态压力的选取见表2.1。表2.1 部分机组锅炉炉膛设计压力的选取电厂名称容量炉型及制造厂 炉膛设计/ 瞬态防爆压力(Pa)盘山电厂2600MW四角燃烧,哈锅5220 / 8718 ns1.67
11、禹州电厂2350MW四角燃烧,哈锅5200 / 8700 ns1.67阳城电厂6350MWW火焰炉,美F.W3894 /6320 ns1.6西柏坡电厂2300MW对冲燃烧,北京B.W4000 / 6000 ns1.5托克托二期2600MW对冲燃烧,北京B.W5930/ 8890 ns1.5宣化电厂2300MW对冲燃烧,北京B.W5980/9980 ns1.67托克托三期2600MW对冲燃烧,东锅5800/8700 ns1.5大同三期2660MW对冲燃烧,东锅5980/9980 ns1.67黄骅一期2600MW四角燃烧,上锅5980/9980 ns1.67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锅炉
12、设备的造价,另一方面也受炉膛结构设计的限制。对于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炉膛截面较大而水冷壁管径较细,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在设计配合中各锅炉厂均表示对于大机组炉膛设计瞬态压力9.98kPa已基本上达到炉膛结构设计的极限,且国外锅炉在增加脱硫系统和脱硝系统后,炉膛设计瞬态压力并没有增加。参数越高的锅炉,提高炉膛设计压力在结构上实现的难度更大。根据某锅炉厂提供的参考资料,600MW机组亚临界锅炉的水冷壁管直径为60mm,而超临界锅炉只有38.1mm,超超临界仅有28.6mm。表2.2是某锅炉厂对600MW亚临界及超临界锅炉本体在炉膛设计瞬态压力为8700Pa和9800Pa时炉膛本体刚性梁重量及最大间距比较
13、。表2.2 600MW机组不同炉膛瞬时压力时锅炉刚性梁重量及最大间距对比表工程名称炉膛瞬时压力为8.7kPa炉膛瞬时压力为9.8 kPa刚性梁重量(吨)前水冷壁刚性梁最大允许间距(mm)刚性梁重量(吨)前水冷壁刚性梁最大允许间距(mm)某600MW亚临界锅炉62633937503200某600MW超临界锅炉1021230512002170注:以上数据均为哈锅的估算值,刚性梁重量仅针对锅炉本体,不含风道、烟道及预热器壳体。对于超超临界锅炉的刚性梁间距更小,如防爆压力再行增加,炉膛结构将难以实现。综上所述,对炉膛设计瞬态压力应进行深入的分析,合理选取,不宜一味增加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取值。2.2 烟
14、道设计压力选取现状分析2.2.1 烟规烟道介质设计压力按烟规附录D烟风道介质设计压力表规定:空气预热器出口至除尘器入口烟道:设计压力采用1.1倍的炉膛设计负压值。除尘器出口至引风机入口烟道:设计压力采用1.2倍的炉膛设计负压值。引风机出口至水平总烟道入口烟道:设计压力采用+2kPa。水平总烟道:对锥型筒烟囱,水平总烟道设计压力采用-2kPa,对直型筒烟囱,水平总烟道设计压力采用+2kPa。目前的工程设计中大多遵循烟规的上述规定。但随着同步建设脱硝、脱硫装置或安装布袋除尘器等因素,使引风机的压头增大,脱硫系统又有是否设GGH、是否设脱硫旁路、脱硫增压风机是否与引风机合并等多种不同设计,某些工况已
15、超出了现行烟规编制所考虑的范围,尤其是高压头引风机的烟道设计压力、脱硫烟道设计压力更加值得探讨和研究。2.2.2 脱硫装置相关的烟道设计压力现状分析对于脱硫烟道的设计压力,目前国内尚没有统一的规定。脱硫系统招标目前较多采用脱硫岛整岛总承包形式,也有工程由总承包商负责整个脱硫岛性能保证,负责整个脱硫岛的基本设计、核心部分详细设计及关键设备和部件供货,其余详细设计由主体设计院完成。各脱硫总承包商由于引进技术不同,脱硫岛各部分烟道的设计压力取值也有所差异,且总承包商本身在不同工程中投标的数据也不完全一样,以下举例为部分投标商在某些工程中投标数据:投标总承包商GGH前原烟道(KPa)GGH后原烟道(K
16、Pa)GGH前净烟道(KPa)GGH后净烟道(KPa)1龙源4,64,64,64,62荏原2,42,42,42,43川崎4,43.62.51.34苏源环保5,55,55,55,55山东三融4,54,34,34,16天地环保4,64,64,64,67博奇4,44,44,44,48大唐环境2,42,42,42,4咨询部分脱硫设计厂家,他们对国外技术支持方的烟道设计压力标准的确定也了解不足,甚至有的脱硫设计厂家考虑烟道的加固肋量太大,钢材耗量太多,而修改国外标准,降低烟道设计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应对脱硫系统烟道设计压力的选取要求进行规范,根据脱硫系统的不同配置合理选取烟道设计压力。与脱硫系统相关的引
17、风机出口至水平总烟道入口烟道及水平总烟道设计压力原按烟规标准取+2kPa及2kPa。当采用脱硫系统时,需对这部分烟道的设计压力和保护控制予以研究。2.3 脱硝装置、静电除尘器设计压力选取现状分析脱硝装置是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近些年开始建设或工程中预留。早期的脱硝装置招标文件并未对其设计压力进行要求,而是由脱硝投标商自行设计,某工程烟道系统及反应器的设计压力为+2.05kPa、-6.8kPa,还有工程采用6.9kPa、6.38kPa。除尘器本体的设计压力按1995年施行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批准的火力发电厂电除尘器规范书(DG-CC-95-40)附件一“电除尘器选型导则”中相关规定,取炉膛承压能力(一
18、般不低于4 kPa)的150%,实际是指传统型锅炉,而对应引进型煤粉炉(炉膛设计压力一般不低于5.2 kPa),材料按屈服极限确定基本许用应力时的安全系数为1.67,则除尘器的设计压力应为炉膛防爆压力,即8.7kPa,或增大至9.98kPa(或9.9kPa、9.8kPa)。但目前工程实际应用中,除尘器技术协议中的设计压力不尽相同,有些工程采用8.7kPa或9.98kPa的炉膛防爆压力,有些工程按烟道设计压力的选取原则来选取。建议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研究中涵盖设备设计压力的选取。3. 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的影响因素3.1烟气系统阻力构成典型的火电厂烟气系统流程图见3.1-3.2。图3.1脱硫系统带旁路的
19、烟气流程图3.2脱硫系统不带旁路的烟气流程除脱硫系统和脱硝系统的阻力外,锅炉烟气系统阻力还包括锅炉尾部烟道、空预器、除尘器前烟道、除尘器、除尘器后烟道的阻力。表3.1统计了部分600MW-1000MW机组在未考虑脱硫和脱硝时的烟气系统阻力。表3.1 未考虑脱硫和脱硝时的烟气系统阻力(BMCR工况)工程1工程2 工程3 工程4 工程5 工程6 工程7 工程8 机组类型亚临界600MW亚临界600MW亚临界600MW亚临界600MW超临界660MW超临界600MW超临界660MW超超临界1000MW锅炉制造厂巴威东锅上锅哈锅东锅哈锅上锅上锅排烟温度114.2115.6131137.5122116.
20、6125124.2锅炉尾部烟道阻力(含自生通风)Pa1575100016421682148015401724.82260空预器阻力Pa1145105510301245105012001150.41100空预器至除尘器的烟道阻力Pa345.7381.8416.4532.7391.6215.1380.1306.3除尘器阻力294.3294.3196.2294.3294.3200264.9300除尘器至引风机的烟道阻力Pa290.7269.1368.3333.8366.2288.2422.9357.9引风机后烟道及烟囱阻力Pa597.9689.21108.7939.8889.31094.1908.6
21、1343烟囱自生通风Pa582.9496.3589.3717.3526.9588.7466.1715引风机进口压力Pa3758.23082.83759.84228.43988.83624.64154.64324.2BMCR工况系统计算阻力(修正后)Pa3773.23275.74279.24450.94351.24182.54597.15090.6TB点压头Pa50324368570159555780521261586888.7折算到环境温度下的TB压头Pa68225942805585877989719785549573.63.2 烟气系统设计压力考虑因素烟气系统设计压力需考虑的因素在烟规,“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 炉膛 防爆 压力 烟气 系统 设计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