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之一一、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二、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教学难点: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1)多音字:扇:shn 扇动shn 风扇(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
4、的问题。四、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走之底”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点,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二、复习字词学习课文这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三、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指读第一自然段。(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
5、的耳朵是耷拉着)(2)练习说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_有_耳朵,像_。(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1)指导读好问句。“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6、。)(4)学习第8自然段。“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4.学习913自然段。(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4)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5)指名读第13自然段
7、。指导读出_的语气。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四、小结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教学板书大象的耳朵耷拉着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虫子飞不进来2.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之二课文内容分析: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有1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并围绕“耷拉着”这个话题推进故事。第2至7自然段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见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后,都说他的耳
8、朵有毛病,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第8至11自然段写大象开始不安并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他“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呢?“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第12至13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大象在经历耷拉竖起耷拉的过程中,“与别人不一样”让他一度不安,直至怀疑自己,甚至改变自己。可当大象真的竖起耳朵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与众不同的耳朵的巨大作用,最后他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继续耷拉着。故事的结尾以大象的耳朵耷
9、拉着结束,这也体现了本文的价值导向听取别人的建议是对的,但是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顺从别人的意见,放弃自己的长处,往往会让事情变得糟糕。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才是最重要的。第七单元以“改变”为主题。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与“讲故事”相关的训练,出现了三次。一个是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第二个是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和“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是大禹治水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句子,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本单元教学要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
10、,按顺序讲述故事。本课课后习题第二题“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既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在提示我们可以借助相关句子有顺序地讲故事,不遗漏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借助大象说的三句话讲故事,并借此提示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浅白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与妙趣横生的叙述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充满童趣,容易让学生走人文本,理解文本。从能力上来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
11、来。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教学时,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领会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2.借助提示讲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教学难点:1.借助提示讲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2.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耳朵猜动物
12、,游戏揭题(一)游戏:看耳朵找动物课件播放音乐。今天,我们要走进森林,和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一起讲故事,做游戏!课件出示:森林图片。瞧,森林里的动物朋友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你能找到他们吗?揭示课题,师生交流找出动物。(二)揭示课题1.根据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认字解词,初识耳朵“不一样”(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二)分类整合识字学词1.学习第一组“扇”和“似”两个多音字(1)出示词语:像扇子似的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什么呢?课件出示词语:扇子指名学生读,教师评价正确读音。(2)出
13、示多音字:扇指名学生读。(3)出示词语:大耳朵一扇大象的大耳朵还会扇呢!指名读、齐读。(4)再次出示词语:像扇子似的词语变长了学生读:像扇子似的。指名读。指导读好“似”翘舌音。出示“似”第一个读音及词语:相似学生齐读。(5)对比读词语:像扇子似的、大耳朵一扇。引读: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学生齐读:像扇子似的。引读:大象的大耳朵可以扇呢!学生齐读:大耳朵一扇。2.学习第二组生字:咦、兔课件配乐出示“捉迷藏”的画面,画面中只出现兔耳朵。(1)结合画面读好“咦”字出示字卡:“咦”。咦,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不见了?谁来读?指名读,学生齐读。(2)追溯字理认读“兔”字课件出示动图:兔子跳出来。咦?谁还藏在这儿呢?
14、原来是小兔子啊!课件出示小兔子图片和“兔”字甲骨文。瞧,“兔”这个字最初是这样写的。观察“兔”这个字和小兔子,哪里很像?指名学生上台讲述小兔子和“兔”字相似之处。教师课件演示“兔”字变化过程(3)教师范写,提示写法撇刀头像头部,扁扁口像身子,撇、竖弯钩像兔腿,站得稳稳的,一点小尾巴。学生练写“兔”字3.学习第三组短语:竖着的、耷拉着(1)提问对话读词语教师出示词卡:竖着的。教师问:兔子的耳朵什么样?指名读,评读。教师出示词卡:耷拉着教师问:大象的耳朵什么样?指名读,评读。(2)对比读词语教师问:兔子的耳朵是学生读:竖着的。教师问:大象的耳朵是学生读:耷拉着。(3)引发生活经验,拓展读词语还有什
15、么东西是耷拉着的?学生反馈:狗的耳朵、马尾辫等。还有什么东西是竖着的呢?学生反馈:小马的耳朵、铅笔、电线杆等。(4)师生合作动作读词:耷拉着、竖着、竖着、耷拉着。教师说词语,学生做相应动作。4.学习第四组词语:竹竿(1)看图猜词课件出示:竹竿图片和词语“竹竿”。指名读。(2)借偏旁解意看,竹字头,竹竿是用竹子做的。指名读,纠正读好前鼻音。(3)读好短语:两根竹竿看图,这里有几根竹竿?谁来读?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5.学习第五组词语:跳舞、头痛、心烦(1)出示词语:跳舞。指名学生读。(2)借助动作认读教师作头疼状,学生读词语:头痛。教师捂心口状,学生读词语:心烦。(3)读好短语出示短语:又心痛,
16、又心烦。教师提示注意中间有个逗号。指名学生读,教师评读。(三)学生自由读全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四)提取信息,了解内容情境引入:午后的森林,大象晃着长长的鼻子出了家门,他扇着大大的耳朵悠然地散着步,享受着温暖而舒适的阳光,他一会儿卷起一根香蕉塞进嘴里,一会儿吸上一鼻子水给路边的花草洗洗澡在森林里,大象遇到了很多小动物。1.提取文中信息他都遇到了谁呢?大家看看课文,用方框画出小动物的名字。指名学生说,老师相机把5种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2.学习整体表达大象遇到了哪些小动物?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学生反馈。教师引导学生用“和”及“有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指名学生反馈。三、角
17、色体验,读好问句,学习1-5自然段,体会大象的不以为然(一)品读对话,感受大象的不以为然课件出示兔子与大象的对话: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情境过渡:阳光温暖极了,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大象慢悠悠地散着步,他第一个遇到了谁啊?指名说:小兔。1.提取对话,找到问句默读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兔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大象的话。2.角色代入,读好问句(1)角色代入读大象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仰着头瞧着高高的大象,他在说什么呢?你就是小兔子,你来读!指名读兔子的话。引导学生自我评读:你为什么这
18、样读呀?学生反馈(2)观察问号,读好问句,学生自由练读课件显示:句中的问号标红变大教师问:这问句该怎么读呢?自由练读,指名读,根据反馈相机指导。男女生读,齐读。3.指导读好大象的话(1)指名读大象的话小兔子这样问,大象是怎么答的呢?谁当大象来回答小兔?学生再次自由练读,指名读。(2)换词体会读句子课件出示:我_就是这样的。“我生来就是这样的。”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指多名学生反馈。小结:大象的耳朵一出生就是这样的,一直都这样,始终是这样耷拉着的。(3)引导体会“这样”的意思那“这样”是怎样啊?学生反馈,教师强调“这样”就是耷拉着。再次指名学生读句子。深入体会“这样”的意思教师引读:我从妈妈肚子里
19、出来就是这样。学生读:我生来就是这样。教师引读:我的爸爸妈妈是这样。学生读:我生来就是这样。教师引读:我的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的。学生读:我生来就是这样。教师引读:我周围的大象,耳朵都耷拉着啊!学生齐读:学生读:我生来就是这样。小结:是呀,小兔问大象的时候,大象不以为然,一点也没在意。4.指导读好兔子第二句话听大象这样回答,小兔又会怎么说?指多名学生读,指导读好“我的、竖着的、你的、一定”。学生齐读。(二)分角色表演,回顾1至5自然段过渡:小兔子认为大象耷拉的耳朵有问题,大象一点没放在心上,没有问题啊!从我生下来,我的耳朵就是耷拉着的呀。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故事演一演吧。试着同桌之间演一演,
20、一个当小兔子,一个当大象,待会请你们上来演。同桌表演。指名上台表演。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1.情境过渡:小兔子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大象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他扇着大耳朵,慢慢地往前走,他又遇到了谁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读故事。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扇、慢、遇。指名读三个生字。2.了解字的结构、比例(1)引导观察学生反馈:“慢”是左右结构,“扇”和“遇”是半包围结构。(2)观察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寻找不同这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反馈:“扇”是左上包围,“遇”是左下包围。教师小结:“扇”字是左上包围,应先写外再写内。“遇”字是左下包围,要先写里再写外。(3)学生书空练习3.教师范写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象的耳朵 部编版二 年级 下册 大象 耳朵 教学 设计 反思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8050.html